APP下载

立足地域特色,薪传丝绸文化

2019-09-10魏玉晓王文慧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丝绸校本课程

魏玉晓 王文慧

丝绸是柳疃的文化名片,学校顺势而为,立足地域特色,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丝绸文化校本课程。

一、环境文化浸润

结合地域特色,营造浓厚的丝绸文化氛围。浸润每一位学子。1.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多个综合实践基地,如万亩桑园、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华信丝绸公司、华裕丝绸、华宝印染、华达织造等,并且打算在校园北面开辟小农场,建立桑树种植园,让学生亲身体验。2.根据柳疃特色的丝绸文化,提炼出勤、诚、和、勇”的丝绸精神,确立“筑牢生命成长的每块基石”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习惯和人格的培养下,每位学生能做到“勤诚和勇”,并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办学理念体系,制作出高标准的造型版面,摆放在校园内最显眼的位置。3.正面楼梯丝绸精神“勤诚和勇”的版面依次张贴于墙,一至四楼每层楼一个主题。楼梯两侧,张贴着学生的与丝绸有关的书画作品。四楼楼道上布置了小展示厅,陈列着孩子们的布艺手工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美好的名字,是孩子们创作灵感的体现。4.综合实践活动室西墙“丝绸之艺”版面,运用文字和图片简要介绍柳疃丝绸的制作工艺,室内陈列一些古老的丝绸制作工具,让学生对柳疃丝绸的工具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南墙是关于丝绸的学生书画作品;北墙则是孩子们对柳疃絲绸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展示。

二、课程文化践行

(1)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不可能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因此结合学校特色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呈现出学校鲜明个性。在国家课程中着力开发并利用丝绸文化资源,渗透丝绸文化元素,创生新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充分体验丝绸文化的内涵,提升课堂的文化品质。如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拓展有关柳疃丝绸的知识,出示“柳疃丝绸海上贸易辐射图”,让学生了解柳疃丝绸上北邦、下南洋的历史,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校本课程特色化。编写具有柳疃特色的校本课程——《彩练当空舞》,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①内容融合式。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保证全体学生受到丝绸文化的普及教育。《彩练当空舞》共分8大板块——源远流长的丝绸历史、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等,每个专题都以专题内容和探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利用研、讲、写、画、做等形式表现,交叉融合,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②目标螺旋式。同一课程资源,如何在不同年龄的学生间合理利用?利用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学习能力,确立了分年级活动目标,呈现螺旋上升的目标要求。③主题长短式。研究主题分为长短式,长线主题由具体的短线主题串联而成。如 “源远流长的丝绸历史”这一长线主题,分支出“掘源篇”“察今篇”“探索篇”等主题,“掘源篇”又分支出“柳疃丝绸文化发展的独特条件初探”“古代丝绸的织造工艺”等短线主题,这样长短结合,相得益彰。

三、研学活动延伸

校本课程的实施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研究,做好课堂的延伸,让课程魅力熠熠生辉。一是参观了解。借助参观万亩桑园、柳疃丝绸博物馆,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以及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提升艺术素养,感知丝绸文化。二是社会调查。借助华信丝绸公司、华裕丝绸公司等当地传统企业、丝绸市场,感受柳疃丝绸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对柳疃丝绸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柳绸工艺大师进行采访,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人格发展。三是仿学技艺。邀请本土丝绸技艺大师前来授课,让学生了解丝绸纺织技艺,培养他们对本地丝绸技艺的兴趣;提供简单便捷的工具,让学生动手尝试实践,体验制作工艺等。四是实践创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设手工制作课,以丝线、布绸等为原料,进行布贴画、编中国结、缝制沙包、给布娃娃设计服装等活动。

猜你喜欢

丝绸校本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