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问题的研究

2019-09-10戴云丽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学校实效性德育教育

戴云丽

摘要: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学校需要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生处于叛逆期,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全面渗透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重大,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其言行举止需要满足德育工作开展要求,进而带给学生正面的影响。因此,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提高其工作实效性,进而确保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中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形势在不断进行改革,针对社会道德问题,我国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要求高中学校将德育工作纳入教育开展的重点,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而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率。高中属于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班主任需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進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可以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修养,促进了高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唯有提高班主任德育实效性,才能使得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由此可见,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可以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观,进而有效的缓解我国社会道德问题。但是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际开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阻碍,主要是由于我国德育教育处于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现代学生的自身问题,阻碍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水平发生改变,多数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十分溺爱,导致学生的思想性格傲娇。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的标志是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学生生活离不开网络,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网络具有及时性与广泛性,其传播的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筛选,诸多不良信息会通过网络传达给学生,社会、家庭、学校在网络不良信息管理方面比较薄弱,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会导致学生思想观、价值观发生错误,不利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的难度,降低了德育工作实效性。

(三)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问题

诸多高中学校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现象,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导致高中德育工作未能有效的落实。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会给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施造成阻碍,导致德育教育形同虚设,未能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高中不重视德育工作开展,不仅会降低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而且会降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率。此外,家庭教育本身问题会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造成阻碍,进而降低德育工作实效性。家长对于学生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学生想要的立刻满足,给予学生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却忽略了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为了提高班主任德育实效性,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得学生可以顺利地渡过叛逆期。高中生的思想比较叛逆,对于新的事物比较好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教师需要创新教育方法,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思维,再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改变,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进而获得学生的认可与支持。高中生虽然叛逆,但是思想是正义的,从学生的角度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性的要求学生进行改变,是提高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学生需求,多采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与科学性。

(二)强化网络管理、大力开展德育教育

网络对于高中生的影响较大,若是不加以对网络进行管理,会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班主任德育实效性,首先需要消除网络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高中学校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检查,剔除不良网络信息,将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进而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用网管理,使得学生认识到不良网络的危害性,纠正学生的思想道德观,使得学生可以用道德的标尺进行自我管理,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具有双面性,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发扬网络的积极性,消除网络的负面性,进而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三)学校与家庭协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德育工作实施的实效性,需要学校与家庭合作积极开展协同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家庭教育的开展需要配合学校教育,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制定德育教育方案,进而为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于学生思想具有较深影响,家长需要注意自身言行,客观的对孩子进行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的品格。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德育开展的实效性。

四、结语

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可以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观,进而有效的缓解我国社会道德问题。文章从学校与家庭协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强化网络管理、大力开展德育教育,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三方面,论述了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策略,进而为高中德育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会有太大的问题。《小河淌水》的演唱要求有良好的呼吸方式来进行演唱,这样才能使圆润优美的音色得以发挥。民族唱法的演唱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嘴巴张圆、共鸣充分,这就要求歌唱者在演唱中注意普通话的学习。《小河淌水》亦要求歌唱者吐字清晰分明而不失流畅,这样才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所以必须在咬字吐字上充分发挥魅力特点。民族演唱法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法就是共鸣,多数民族曲由于演唱的内容和演唱者人数的原因,会使用共鸣的手法,这要求演唱者身体充分放松,以实现口腔、鼻腔、咽腔和胸腔的整体共鸣,演唱《小河淌水》亦如此,要想表达出歌曲的那份感人画面就必须把共鸣发挥而运用。音色是声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色好的歌唱者往往使得听众眼前一亮,使人倾倒在歌曲的诗情画意中,这就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充分发挥个人声音的特色,充分发挥音色的作用,让音色来弥补自身的情感表达以获得最佳状态的声音。《小河淌水》是一首甜美的表达爱情的舒情性歌曲,这就要求歌者把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地去表达那种优美的诗中画卷。

四、总结

声乐表演的艺术精髓再于表露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日常的语言再现,而是以一种音乐创造的视角,将情感和日常生活进行加工和升华,加工后的情感是是艺术、音乐、诗、美的情感。在当代,文化创造风行,很多具有高品格和风雅的音乐产生。演唱者在演唱《小河淌水》的时候,要想把握和演绎其中所体现的情感,必须要合理的把握这首民歌的情感风格,还要充分的利用自己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这样才能将生活和音乐充分的融合,将音乐中最深层次的情感通过演唱释放出来,以达到共鸣,感动他人。

猜你喜欢

高中学校实效性德育教育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开展高中生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讨
高中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经济下高中学校管理制度探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