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0董怡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前教育应用分析

董怡

摘要: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发展机遇,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视程度也自然得到提高。幼儿阶段是个体语言和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幼儿阶段适当开展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对提高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英语思维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校学前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本文以此为基础简要分析了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学前教育;英语课堂;应用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班级授课制过于突出,内容与实践脱离

实际上,当前多数的学前专业英语教学都会以教师作为核心,所有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以及教师团队负责研发,不会注重对学生的意见进行采集,班级授课制的特征过于突出。而教学目的也并未围绕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层面上,仅为“传授英语知识”。针对此,多数学校给出的解释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属于其短板,因此教师需要传授大量的基础知识以夯实其英语能力。这一目标从就业应用的角度来看,并未具有绝对的针对性,甚至会无效占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令学生在校所学的英语知识直接与实践应用相脱离,继而降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高校并未重视英语教学地位

在学校开展的专业教学,其教学质量一定会受到“重视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学校重视某一专业内的教学课程时,其教育模式就必然会拥有较高的质量。但实际上,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包含各项技能培养类的课程,因此英语教学始终都并未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同时多数学校为学前教育专业准备的教学模式也都以理论为主,并不注重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其他专业教师也不会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练习,如此一来便造成了学生实践脱节,理论知识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2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及分类

参与式教学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把学生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体,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具有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参与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较好地掌握了专业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讲故事、辩论、自我设计、自由畅想等。著名礼仪培训师吕艳芝老师在培训教学中广泛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她针对礼仪教学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语言表达类。第二类,动作表达类。第三类,实物分析类。“语言表达类”包括讲授、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提问等;“动作表达类”包括角色扮演、人体雕塑、情景模拟、游戏等;“实物分析类”包括案例分析、图画、视频音频等。

3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專业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具体教材内容有效选择参与式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对策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3.1改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将所选的案例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给学生,开始自我陶醉地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的讲解,由于学生层次差异,以及对案例背景的陌生,学生很难做到紧跟教师的思路,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将学生的思维严重限制,一堂课下来根本不记得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为了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成为参与者,把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行为变为主动学习,采取有效的方法逐渐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分析,结合老师的理论知识的指点,让学生实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案例问题的目标。通过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意义和目的,彻底搞清楚英语对生活、交流和社会的影响。

3.2巧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创设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创设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知识的魅力,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来,提升学习的水平。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情景模拟的形式,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通过情景的分析进行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采用表演情景的模拟,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3.3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讨论的问题源于身边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品质;讨论的问题提在课前,课上展开讨论,这样更合理高效地利用了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可以集思广益,这样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则穿插其中,参与学生讨论。在学生对问题初有结论时,教师组织交流,逐步深入讨论。在讨论期间,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尖锐、激烈的意见,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中开阔视野,发展思维,这时创新的亮点也许就闪现在其中。学生借助于讨论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尝试思辨。

3.4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参与学习的习惯。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根据成绩分为五个小组,确保每一个小组中都有成绩好的和成绩坏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分工合作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可以让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坏的,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4结束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推动教学效果提升,促进教学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时候,英语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学前教育应用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英语课堂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