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率意拙稚

2019-09-10刘其让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武艺表现水墨

刘其让

摘 要:武艺,1966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1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卢沉教授研究生,199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武艺于1992-1993年绘制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辽东组画》一经面世,便因其作品的构成图式之新颖险峻、选题之胆魄与玩味、技法的率真和拙稚而产生的视觉与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力而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他从那时起就勇敢跳出“徐蒋体系”下的光环而大步向前,同时也挣脱掉了自小影响他的传统束缚,拎起了大毛笔头继续开始了他在宣纸上的加减法。而武艺本人亦是在历经八五美术新思潮的洗礼后和社会大变革后,第一批破茧成蝶的优秀水墨艺术家。

关键词:武艺 辽东组画 水墨 语言 表现

《辽东组画》系列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是一个大浪潮退却后的片刻宁静的黎明,社会的发展与思想上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当时还是青年学子的的武艺身上,那时他正就读于我国著名水墨人物画家卢沉先生的门下。武艺自幼便打下深厚的绘画功底,再加上中央美术学院优良并扎实的学术氛围,使其在本科阶段就已具备了相当的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因此在其研究生阶段,造型问题就已经不是其要考虑的主要方面,如何表达对自我的认知是摆在武艺桌面的一道现实问题,是继续舒适的走熟悉的“徐蒋体系”老路,还是硬着头皮经历阵痛后努力创新。武艺思考许久,决定追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认为中国画尤其是水墨艺术是可变的,更是能用多种方式所描绘的,不只能是一种“勾,皴,点,染,擦”的传统模式,亦不能是拿起毛笔表现一种纯粹的西式素描光影效果。终于武艺在多次的写生实践中逐渐体会并寻觅到他所想表达的绘画中朴素与拙稚的元素。

一,观念与意识——在创作之先

自徐悲鸿引入西方绘画理念改良中国画之后,再到赵望云等开创的农村写生艺术模式,写生是一个画家尤其是中国画人物方向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方式与艺术创作手段。武艺在写生方面也是颇下功夫,这对其之后的艺术创作大转变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后来在各大美术院校中国画人物课堂上堪当范本去供同学们临摹的《老头肖像》等知名代表作。因此可见,在武艺的艺术创作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是要有一个相当扎实饱满的专业基础,否则没有根源的所进行再多创造亦或是改变,既是盲目的也将是停留表面的空中楼阁。而武艺的《辽东组画》便是在他于辽东半岛写生时把所经历的场景与时空想象进行了拟人化,在这三两张的四尺尺幅的水墨创作中,观者无法分辨出画中人群的具体特征亦或是一个具体的动作与一种故事上叙述,他们就是那样孤零零或三两一组的站立甚至是在武艺笔下被刻意的排列重叠组合,在这一系列的创作中,他早已不再拘泥于写生中和老式传统把式创作的具象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上与意象化的直抒胸臆。像不像、似不似是抛开的问题,如何表达出自己心中对于那个时空下辽东半岛某天某刻某个印象的特殊记忆是他在这系列组画中要着重给予表现的。

二,找寻自我——武艺的表达技巧

在表现手法上,武艺放弃了使用传统的纪念碑式的主题性创作构图和水墨表现语言,就是平铺直叙的拧开毛笔尖,以苦拙入味,以略显伤痕的形象释出其对辽东的印象,也是表达了他对当时艺术创作的认知。从中国画传统艺术审美来看,武艺的《辽东组画》无疑是对“生、拙、老、辣”这亘古至今的笔墨追求有了较为出色的当代性表达。然而武艺在构图与画面关系的处理上和创作意识上的转变则更是具有突破意义的,同时在笔墨的表现语言探索上,武艺自发且勇敢的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当时的水墨人物画家技法语言探索做出了榜样。

(一)用笔

武艺选择用更多的表现性用笔技巧去塑造人物形象和渲染画面氛围,这样的笔墨语言直抒胸臆且目的明确,表达的效果率意而为并且真情流露。例如在图中的人物形象脸部的塑造部分,武艺则完全摒弃了传统素描的结构塑造和光影式表达,他就是简简单单的似儿童一般的减弱技巧上的修饰,然后用笔沉着的勾勒出苦涩入味的线条去表达面部的轮廓,其中多散峰用笔,用笔且灵活多变又不显得滑腻。其中的线条也是粗细得当,另有墨点的浓淡区分来做以点缀,再加上作者高超的技法理解与运用,所以整张画面显得轻松且有深度。

(二)设墨

在整张作品的墨色把握控制上,武艺做到了淋漓尽致,他把浓、淡、焦、湿的墨色关系运用的恰到好处,其中大量的使用了“泼墨”和“破墨”等技法,这样的处理手法,运用大块的水与墨在宣纸上的特殊融合关系来表达作者对辽东印象及当时场景的生动描述。

(三)造型与构图

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武艺还是把人物造型进行了适当的夸张与变形,其没有依照传统的人物画处理方式,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既有统一的观感气象的同时能找到不同的特点,把人物的手脚以及衣物进行了夸张的“简单”处理,显得整体画面即富有表现力的同时,又有足够的学术与技法层面的支撑。

三,另一种言说——《辽东组画》的精神气息与学术意义

《辽东组画》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水墨画转型时期的一系列重要创作,也是武艺本人的代表作之一,这组画的意义不仅是在技法层面对中国人物画有了一个新的突破,也在更深远的精神气息层面对之后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水墨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同时期及后来逐渐涌出来的作品形成了一股浪潮,掀开了当代水墨艺术在中国当代美术史的宏伟序幕。

西安美術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猜你喜欢

武艺表现水墨
水墨
李兰娟
水墨人物
武艺 沈月是很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女生
男人的较量
多般“武艺”于一身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