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9-09-10吴鸭珠
吴鸭珠
摘要:研究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推进校企合作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然后基于此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商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简要地分析了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多数传统企业主动向电商转型升级,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亟需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应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的动态,精准掌握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本文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地阐述了校企合作视角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
1.1 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出一批具有开创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才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方式不断调整的客观需要。
1.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只有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企业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获得社会信任和经济效益。根据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杭州赢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近三年联合发布的《***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可知,电商企业认为电商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电商企业特别关注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反应出电商企业变化快的特征。因为员工的学习能力是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间拉开差距的法宝。
1.3 学校塑造品牌专业的需要
2015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 32号)中强调“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 95号)中明确指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號)中明确强调“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 48号)》中明确提出将“就业质量”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考核的核心指标,并且将“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高职校为了提升专业的品牌知名度,必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分析“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科学制订出既符合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又适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1.4 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然后以持之以恒的耐心、自我革新的勇气、吃苦耐劳的品质等职业精神作为内驱动力,才能适应知识更新和企业岗位变化的要求,这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5 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引导和帮助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来,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不仅能圆自己的“创业梦”,同时也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多个环节将企业需求融人到人才培养中,努力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人才培养体系。
2.1 校企共建“一主线、双课堂、三级孵化、四阶递进”四维度的育人体系
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始终贯穿创新创业教育“一主线”,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培养全程化。
教师以“双课堂”为载体,通过第一课堂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一些创业活动的策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我校与南通多家电子商务企业长期合作,共建了“三级孵化”产教融合平台,以“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专业技能习得-创新创业实习实战-挖掘自己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梯度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个性化教育体系。 “前孵化”在低年级实施,主要以参观企业、听企业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电商企业的发展动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次级孵化”在中年级实施,主要是利用短期实训周引进企业的具体项目,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店铺推广、网页美工、客服等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高级孵化”在高年级实施,主要是针对创业潜能较大的学生,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形成合适的创业项目,在我校的创业园进行实施,让学生在实战中积累创新创业能力。
搭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的认知一创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外包服务”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体验创新过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初步形成如图1的畜人体系。
2.2 校企协同开发“素质+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创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合理开发“素质+技能”兼顾的综合型课程,实时引入实用型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教学系统的开放性。首先,构建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其次,构建电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最后,根据电商企业岗位的具体专项技能要求,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技能模块,最终形成如图2所示的课程体系。
在上述课程模块体系中,根据目前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岗位,我们将《电子商务运营综合技能实训》课分为网店架构、网店推广和网店客服三个方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合作企业设计,教学过程由校内外老师共同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强化自身的特长,培养电商行业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3 三方联动,构建多元校企合作实践平台
在学院“三方联动” (学院为主体、政府为推手、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合作办学体制的基础上,电商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了“产学合作中心一短期实训周一创业园一综合实训中心一工作室”等多元校企合作平台,如图3所示,形成了从单一企业到多个企业,从垂直细分到综合行业,从校内到校外的支撑平台格局,稳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2.4 校企共建多维度、开放式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
在双创背景下,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只停留在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而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养成。因此,我们校企合作探索构建多维度的、开放式的评价体系。我校与合作企业围绕课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如:专业课程大型作业设计、电子商务运营沙盘、创新创业设计大赛、顶岗实习等,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评价结果,又评价过程。该体系弱化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
3、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
3.1 实现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聘请企业导师承担相关模块的教学任务,融合创新创意思维原理和创业技能,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无缝对接。通过设置开展创新创业类公选课、第二课堂或创新创业大赛,如课程设计、顶岗实习、创新项目设计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考核当中,实现学生的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3.2 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我们定期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与校内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共同分析电商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为一线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校内教师利用节假日到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教学理论。除此之外,我们还聘请企业导师承担创业项目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不仅能够收获专业知识的指导,更能汲取到宝贵的实践经验。
3,3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近几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获南通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5年获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等奖;2015年和2016年成功申请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均已结题;2015年“嗡嗡创新工作室”和“斯拜show映像”两个项目经过层层筛选成功人驻校创业园,止前己成功出园,在校正常营业,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焕然衣新”和“E农合作社”又成功人驻校创业园,目前运营状况良好;2017年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7年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中教畅享”杯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三等奖。
4、结束语
加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適应“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高职电子商务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l]司聪,陶正高,高岳.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256-257
[2]许应楠,陈福明,基于协同理论的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及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43-48
[3]周捷信.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