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层次研究

2019-09-10许爱华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许爱华

摘要:现如今,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同样也是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主流的一项目标。我们要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融合程度进行分析,本篇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简单的论述了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并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究相关支持理论。

关键词:层次探究;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115-01

前言:信息技术对现如今的小学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教育行业人士务必非常重视此类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更多的高科技逐渐融合到小学的教学中,随着教育和设施的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也应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所以本篇文章简单的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征。

1.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小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特别是在小学的教学课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经常使用在线多媒体辅导学业。只有少于百分之十仍然很少或根本没有使用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主要是因为父母不使用这种技术,父母觉得网络电脑会傷害小朋友的眼睛,是不允许这种教学方式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感兴趣采用信息技术,学生们认为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内容可视化,特别是新的课堂上,有助于形象的理解新知识。学生们也特别感兴趣这种新兴技术,喜欢利用这种网络技术分享成果以及观点,可以更快的吸收知识,一起学习,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并更加清晰巩固学习成果。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2.1开辟了小学数学教育新模式

近些年来,大部分的小学教师都具备信息教学的理念,百分之九十五的小学老师对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持积极态度。大部分老师也发现了现如今教学的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并且它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发广泛,许多老师习惯于在教室里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再只用于开放类教学课上。近些年随着信息环境的改善,移动学习终端以及交互式白板等更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化环境为教学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培养小学师生信息素养

对现在的大部分老师来讲,他们的信息素养需要提高,大多数老师仍然使用PPT进行教学,尽管很大部分数学老师已掌握了几何艺术板、视频亭等教学软件的使用,且诸多学校也建设了交互式白板以及交互集成等教学设施,但因为各总各样的因素,许多老师仍不愿使用,或使用很少,造成浪费资源的现象发生。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能力的缺乏、教学要求高以及缺乏相关技术训练等。所以,部分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已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限制因素。

2.3形成资源共享意识

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已有了共享资源的意识,但共享深度以及方法有待提升。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看重教师间共享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总结以及归纳相关教学知识,努力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一体化融合的现阶段,还有必要加强学校的资源开发,完善以及提升学校的设施,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上课教学。另外,学校还应该从多方面为学校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整理、归纳以及收集学校老师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方便自己以及别的教师学习以及共享。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层次探究

3.1信息技术在课前预习中的作用

在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他们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再加上,小学生的思想发展还不成熟,自学能力薄弱,他们也很难独立理解新知识,更不用说如何掌握知识了。所以信息技术融合在课前预习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将成为学生上课前预习的一种启发,使学生生动形象地预知课本中枯燥的知识,使得知识跃然纸上。例如,当预习负数时,学生可能会想:“为什么-3<-27?”“3是比2大的呀?”或者“在3和2之前的横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数字越来越大,结果却越来越小?”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课前知识链接,比如天气预报的视频,海拔高度的图片等。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错误的想法扼杀摇篮里,可以轻松接触和理解正负数。

3.2信息技术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

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大致了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二,同时也掌握了三角形找高的方法,但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要除以二,或者仅限于锐角三角形内找高。而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生可能会发现不对,高找不到,甚至不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收集学生对三角形高的一些想法,然后通过播放视频,动态演示如何找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并借助切割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视频,让学生把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融合贯通,形成知识结构图。这样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更加加深了同学们的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3信息技术在课后复习中的作用

对于课堂所学新知,学生在课后复习阶段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升华,而借助信息技术的融合手段能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深刻。例如,在学习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知识后,老师可以利用班级群对于平均数统计的操作过程做详细的说明和要求,然后后给学生们一个统计任务,让学生们分组完成。学生们自由组成不同小组,第一组收集班上同学们的身高并求平均值以及条形图,第二组收集班上同学们的体重找到平均值并制作条形图,第三组可以整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等,最后通过在线制表,完成班级群内上传共享。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语:现如今,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同样也是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主流的一项目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要点是实现老师教学行为的改善,而教学行为的改善对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具有重要帮扶作用,两者的融合为教学与信息技术一体化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