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云冈说

2019-09-10史龙跃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19年2期
关键词:云冈拓跋云冈石窟

史龙跃

二零零四年春,爱人杨俊芳和她同学闫琰,随着导师张明远回同考察云冈石窟,我随行。那日天气很好,但石窟里却冷似冰窖。张明远教授多带了一什灰布外套,提兜里装了两个馒头,一瓶水,在第18窟一呆就是一整天。我是颇耐不住枯寂的,见她们一个专注,两个迷惘,也没人说话,便悄悄勾了爱人和同学出来。随便看了几个窟之后,三人到外面的削面馆吃了一顿午餐。消遣够了,才又返回18窟。张老师还在原地没动。

晚间吃饭的时候,张老师批评爱人:你这不是做学问的态度。随后接着就谈石壁上两个比丘的头像,好像是发现了些什么。如今我已记不确切。当时我对张老师的认真很不以为然,对于学者不厌其烦的考证,往往头晕。大学毕业后我居留大同,拉拉杂杂到云冈十几次,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我看的是后山的堡,天上的云,山野的马,石窟内风化的纹理,最多在第10窟的爱奥尼亚柱式前盘桓几圈,找些很古的诗意。总而言之,并不以自己的无知为羞愧。

但实际上,发现自己是艰难的。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恐怕也如此。因为发现自己的同时,恐怕也在放弃自己。

让我放弃一些浅薄认知的,是在二零一一年之后。当时,大同古城重修,云冈石窟山堂水殿再建,爱人有感而发,创作了一幅长七米,宽两米的国画作品《魏都》。为了尽量尊于历史原貌,爱人做了很多功课,我也跟着做了一些知识的梳理。作品杀青后,在云冈石窟陈列馆展出。此时,云冈的山堂水殿也完工。昙曜广场立起一尊黑色昙曜雕塑,是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高僧面容如刀砍斧劈,瘦容嶙峋,历史的凌厉与含混好像都在里头。受此触动,我在二零一二年动笔写了一首近三百行的长诗《拓跋》。在这首诗里,我第一次在精神层面,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云冈。

不是我想要写它,而是武周山这一块大石头,横在拓跋氏入主中原的路上,让我不能忽略。因为在这里,拓跋鲜卑氏遭遇了在文化命运上的一次大选择。拓跋氏的这个选择,最终也成为我写作上的选择。

在这选择之中,我注意到两个少年,一名老僧。第一个少年是拓跋珪,也就是北魏道武帝,平城的缔造者。

二零一一年,我陪诗歌启蒙老师栗洲森游览云冈,在第三窟窟内窟外,他流连甚久。栗老师是个诗人,对历史并无兴趣,为什么偏偏钟爱于此?我记得栗老师貌似说了句,他感受到一种“模糊不清”的东西。

返回之后,我脑补了这一课。在李恒成先生编著的《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一书中,有着两句醒目的黑体字:“云冈石窟的第一斧,便是从这里开始开凿的。”“北魏皇窒云冈石窟的创造,始也第三窟,终也第三窟。”指挥凿下这第一斧的人,是法果和尚;指使法果和尚开凿云冈石窟的,便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而第三窟,终北魏平城时代,也未能真正完工。这里面那些有血有肉的存在证据,已随着石头的风化,变得模糊不清。巧合的是,指使开凿石窟的道武帝拓跋珪,本身也是个模糊不清的人。

关于道武帝,我感兴趣的不是他的赫赫武功,而是自代国灭亡到重兴代国、开创北魏之间的这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在史籍中几乎是一个空白,而空白,偏偏是最值得思量的。代国灭亡时,拓跋珪年仅六岁,据称与母亲贺兰氏流亡部中。而我宁愿相信史学家李凭的说法:拓跋珪是先被迁往长安,学习汉家典籍,接着流亡蜀地,受到了良好的汉文化熏陶。

因为逆转拓跋氏命运的重任,最后落在了这个少年的头上。因此,他的经历绝不会是苍白的。拓跋珪的身世也模糊不清,他到底算拓跋什翼键的儿子还是孙子,史学界也有两种声音。他身份的这层恍惚色彩,与整个鲜卑族的尴尬处境何等相似。家恨国恨,都在一个人身上。他的流亡命运与部族的命运同等迷惘。遥想当年,鲜单人从大兴安岭逶迤而来,历经九难八阻,似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终极探寻。这种探寻是命运的探寻,也是文化的探寻。

五胡乱华时代的北方,是历史冷却不了的屠宰场。车辚辚马萧萧之中,是一种什么力量,给了一位少年选择的勇气?只能说,是他在史书中消失的那个十年,在汉家土地上流离失所的十年,给他注入了新的文化基因。这之中,有儒家的影响,也不乏佛教的影响。

公元386年,刚满16岁的少年拓跋珪重兴代国。此时的他,心理年龄恐怕已远远不止16岁。他像一个老者一样,重新审视这片故土。对他而言,此刻并非元叙事时代。因为他遇到的不是一片新大陆,而是一个历史负担极重的区域。更重要的任务不是新建,而是消解历史的负担。他建号北魏、迁都平城、离敞部族,部分地放弃游牧。消解的同时,他也必须找到道义和正统。他的眼光瞅准了一个地方,来安置鲜卑拓跋氏的生命之根。

这个地方,就是武洲山北崖,今日的云冈。拓跋氏的发祥地,是兴安岭的一处名叫“嘎仙洞”的石室。想当年,拓跋珪的先祖们一路南迁,拔出的根带着伤,在匈奴故地颠沛,几成无根之木。而武洲山北崖的这个天然洞穴,正是北魏朝野及僧俗人等心目中的西来灵鹫。游牧者的图腾,几经周折得以安置。

我总觉得,云冈石窟第一斧的开凿,礼佛并非拓跋珪的本意。今后的灭佛兴佛,几次运动,云冈石窟之所以屹立不倒者,全在于,这窟,象征着拓跋氏的第一次涅檗重生。

让北魏的早期帝王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重生,即将开启一个大文化时代,不仅仅是关于拓跋。

在說第二个少年之前,我想谈谈一名老僧,昙曜。因为他的名字是跟云冈石窟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他跟拓跋珪一样,也是谜一样的人物。

昙曜的面容,无论实际上是怎样的,我还是十分认可吴为山对他的塑造。透过吴为山的这尊昙曜雕塑,我总能想到西域的风沙、龟兹的壁画、丝绸之路上的杀伐。这样风雕雪刻的头颅,才符合那样的时代。

关于昙曜,史籍记载颇为简略。我只知道他原在凉州修习禅业,“摄行坚贞,风鉴闲约”,后来不知为什么受到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的礼遇。太武灭佛的时候,很多沙门还俗,但昙曜依然“独坚固道心”。正因这种坚守,才有了后来文成帝“马识善人”的故事。也就有了武洲山大规模雕凿石窟的真正开始。

至于昙曜生于何年何地,何族,早年有何经历,貌似没有人能说清楚。这正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感兴趣的不是昙曜本人,而是他身后,那些托钵而行,踉踉跄跄,步人平城的整个西域僧们群。

公元四、五世纪,整个中国北方响彻着两种声音。一种是五胡诸国的厮杀之声,一种是掺杂其间,由西向东而来的传经诵经之声。这后一种声音,让冰冷的历史多了几分暖意。历史十分幽默,魏晋南北朝的皇帝们爱动刀兵,动刀兵的同时又常常崇尚佛法,甚至为了一位大师争来争去(比如鸠摩罗什),干戈不休。北魏太武帝灭北凉后,也曾将凉州僧徒三千人,宗族、吏民三万户迁到平城,其中不乏长于造像的工匠和著名的高僧。在这样的乱世,僧侣们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想来着实让人头疼。

昙曜是这些僧侣中的一名。他们从龟兹、克孜尔、敦煌,到远在丝绸之路最东端的平城,往来频繁。他们与王公贵族打交道,也与普通的善男信女打交道。他们出世,也入世。他们奉小乘,行的却是大乘。他们传播佛教,却不小心将整个亚欧大陆置于一种艺术文化的统一体之中。而这个统一体,在云冈石窟的宏大巨制上得以体现。

以昙曜为代表的僧侣们从西而来,他们带来了亚历山大东征时,马背上携着的地中海风格,带来了犍陀罗风貌,经过西域诸国的同时,顺道带来了古丝绸之路的风情。对这些东西,兼容并蓄的北魏王朝一概收纳,再加点中原气象,便成就了云冈石窟。

起源于佛教哲学或信仰的一系列活动,最后成为了洲际间的大文化交流。而哲学本身,在这之中也得以证得。那便是:众生平等,无我无他。什么胡,什么汉,什么正统,什么蛮夷,什么王公贵族,什么平民百姓,最后终归丁一。

我想说的第二个少年,当然是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宏5岁登基,23岁亲政,直到驾崩时才32岁,算得上是一个少年皇帝。

拓跋宏是对整个中华文明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因为他的迁都改姓一系列措施,避免了汉文化在横跨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大迁移大征服中断裂,直到衍生出大唐。这一点,余秋雨在《从何处走向大唐》一文中有令人信服的阐述。

而我关心的是他的少年时代,以及一位少年皇帝与一个王朝、一座石窟艺术宝库之间的关联。不用多讲,开凿于拓跋宏时代的云冈石窟第5-15窟,已经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繁华与思考。那是一个文化、艺术、宗教、民族的大融合大狂欢时代。东方的廊檐结构、方形的窟制,希腊的柱式、西域的风情,以及石壁间或消瘦、或圆润,或高鼻深目,或面阔目细的形象,无不展示出一个自信、开放、自由的乐土。

这祥和,是亦真亦幻的。对于拓跋宏来说,这是一个大狂欢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迷惘的时代。拓跋成就了北魏,但北魏,仅仅是拓跋吗?我是谁?我又能成为谁?

我相信,当少年拓跋宏站在平城的一座山头,他能够感受到历史吹来的凉意。这凉意,一半来自祖先,一半来自未来。

作家侯建臣在《平城,曾经的历史风尘》中写道:“争夺、残杀、仇恨、贪婪……这些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祖母、父亲、兄弟、臣民……这些人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周围消失过。挣扎与死亡、恐怖与陷阱、出路与胡同、亲情与阴谋……这些东西从来就没有远离他的视线。他远离了凡琐与低俗,却肩打着责任;他登上了顶峰,却承受着更大更强的风尘。”

这就是拓跋宏在后宫渎书、在民间探访,在与祖母、群臣较量的时候,掠过心头的雾霾与挣扎。

好在,拓跋宏还是一个少年。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为什么强,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他的勇气和精力,远远高于老年人。他不故步自封,甚至莽撞。但历史偏偏反复证明,这种莽撞又常常会成为一种刚健,比如秦皇,比如漢武。拓跋宏亲政的时候,拓跋旧部势力和守成思想已尾大不掉,它们就像锈迹,腐蚀着北魏这个刚刚壮大的王朝。这时候,需要一种刚硬的东西,也需要一种胆略,就是勇敢地放弃自己:

南下吧,让胡和汉的血液流在一起。让我变成你,让你成为我。

勇敢的放弃自己,这是一种智慧。拓跋宏的这种智慧,很可能就是来源于盛极一时的佛教。

所以我这样以为:少年帝王,身在还处于少年期的王朝,又遭遇了佛教传播力极强的少年时期,成就了少年的云冈。

鲜卑的魏王朝,要等到公元557年北周代魏,才算真正结束。说孝文帝时期是魏王朝的少年,应该不为过。佛教自汉开始传人中国,南北朝时期进入极盛,也正好处在少年期。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巧合,而这个巧合,在云冈石窟的千凿万斧中得以印证。克孜尔石窟还是早期的拿来主义,多少算是牙牙学语。龙门石窟成熟到完全汉化,其瘦骨清像多了点儒家的迂弱。而处在少年期的云冈石窟却是大胆、刚健、包容、自由,允满了一种按耐不住的生命力。

它像一个亚欧大陆各民族艺术的大派对。这场派对,已狂欢了1500多年。这种自由开放,无我无他的包容,达到一种真正的,精神层面的大一统。

而这种精神,一直传到大唐。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空,才能发现自己。一个人如果真正发现了自己,也许就会放空自己。

一个王朝也如此。艺术亦然。

猜你喜欢

云冈拓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冈舞: 以艺术之美推动“云冈学”建设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云冈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大同举行
我和云冈的缘分
静静的云冈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化蝶
领导是咱老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