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平阳中小学本土民间美术教学必要性

2019-09-10王涵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

王涵

摘要:新课标和新课改提出美术课程要重视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情感体验过程的感性美术教育。平阳中小学美术教育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但局限于传统的美术课程的思维框架,笔者认为应结合民间美术形式,将本土民间美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理性美术教育; 感性美术教育; 情感体验; 平阳民间美术

美术教育是一门特殊学科,它不仅培养艺术技能,还能使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审美创新能力。针对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国家新课改提出美术教育应由技法学习、重学科独立门户而轻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向注重培养学生思想感情,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其综合艺术素质的方向转变。

纵观近年平阳美术教育,正是国家整体美术课程教育发展的缩影。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美术地位不断提高,每年吸收大批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定期进行论文、案例评比;个人、团队教学评比……形式上更显专业化。

但这种发展过于“理性”。新的教学大纲中就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美术教学的过程是重视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正如艾斯纳在《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中认为,美术的功能在于给予人类想象力:美术不仅能把难以言传和幻想的东西形象化,它还能培养我们透过美术看世界的能力。因此,当下平阳美术教育更要重视感性美术教育发展。

如何实践感性美术教育?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例如北方民间美术的剪纸、皮影戏、泥塑等艺术形式,它们都扎根于民间,承载着其独有的地域民俗文化气息。由此,笔者想到了本土民间美术,何不将平阳民间美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丰富学生美术情感认知体验?

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阳民间美术种类繁多,例如蛋画、木偶戏、太平钿、漆器等。学生自小就生活在这种独有的文化氛围中,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平阳民间美术有着天然优越性。

笔者试以在以下几方面论述将平阳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美术课程结构体系的完善

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在宏观上确定了其作为纲领性地位的思想对美术学科开放性指导作用,平阳民间美术在知识结构上属于细分學科知识,相对应地属于微观知识序列,这一序列的加入,可以有效地与新课标形成互补。同时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中,平阳民间美术可以解决教科书无法涉及的地方性内容,有效保证美术教学中涉及的生活实践性内容能够让每个学生理解运用。

二、有助于美术综合课程的开发和研究,重建“知识、儿童、社会”三者在美术课程中的关系

将平阳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有利于推进美术综合课程探索。教师根据本土民间美术形式,请学生调查、讲述、参与本土民间美术的创作,融合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体验美育教学的独特魅力。当前平阳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学科知识维度较强,而关注学生、关注社会的维度较弱,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引入平阳民间美术教学可以在强化美术学科核心知识的前提下联系民间美术形式和文化,这既是对美术学科知识的一种补充,又是给学生体验平阳优秀美术文化的过程。它既有确定性的美术学科课程,又有不确定性的课外美术课程引入,以此重建美术课程的“知识、儿童、社会”均衡性。

三、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及品鉴的能力

平阳民间美术是本土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它来源于生活,又存在于生活之中。将它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自发研究身边的民间美术形式。在强大的兴趣激发下,更有利于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发挥,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而这种艺术创造力的灵感同样来自生活,用于生活,为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同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本土民间美术的作品造型、结构、色彩等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蕴含了我们平阳本土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例如小小的蛋画中,可以绘制出别样的山水、人物画,体现出平阳人生活中的艺术;薄薄的太平钿,通过简单的剪纸纹样和吉祥文字,给予生活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可见,平阳民间美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本土人物风情的窗户,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感受家乡优秀民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进而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品鉴的能力。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相对受到了冷落,我们的学生在“日潮韩流”的影响下忽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本土民间美术更是后继无人。但学生一旦接触到造型生动、色彩艳丽且贴近生活的民间美术作品,很快就会被它其中蕴涵的趣味、情感和意义所吸引。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教授学生美术基础学科知识,但我们更应该关注本土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因为这是与学生生活最贴近的艺术存在形式,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席卫权. 谈以学科本体为起点的感性美术教育 [J].中国美术教育, 2014,(3):04-07.

[2]姚少强. 浅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J].中小学教育, 2011,(12):35-38.

[3]金伟民. 构建美术核心知识课程 [J].中国美术教育, 2014,(3):08-12.

[4](美)艾纳斯. 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 [M].李雁冰,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杨月萍. 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与价值[DB/OL]. http://www.jxsyxx.com/cjl/Detail.aspx?NewsID=14221#,2015.03.17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探索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