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

2019-09-10李群

南北桥 2019年2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中生活化

李群

【摘    要】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强调掌握知识技能,更要强调人文性。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教师要将“生活化”的教学切实导入传统教学中去,将政治知识作用于生活中去。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81

为了新课改的推进,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将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行为上的获得,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体验生活、感知生活、体悟生活,使学生提前感受生活的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可促进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积累经验。学习在一定情境中开展,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活化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促进国际意义和个人意义相结合

政治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关乎国家、社会和个人。在我们的政治教学中,如果只强调国家意义、民族意义,那么对学生而言,他们会觉得政治的学习太抽象,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过于遥远,只有空洞的道理灌输,他们是感知不到政治学习对自己的意义;如果政治教学只强调学生的个人意义。因而,既要服从国家方针政策,也要有个性的灵活发展,强调国家意义和个人意义的相统一。

(二)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理论

长期以来,政治一直都是在指导学生引导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进而他们对政治知识的感知只停留在书本的表面。教学的生活化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政治的重要性,促进其政治行为的进步,提高道德素质、情感修养。

(三)评价强调“知”导向,淡化学生行为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将政治学科与生活贴合,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但是,受到高考这个“高压线”的影响,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无非关注的就是高考,学政治就是为了高考,政治教学评价也只重视学生掌握了多少政治知识,以“知识掌握”为评价导向,忽视了“行为”的积累和养成,形成了一种只要求学生学好学科知识,行为水平高低不重要的现象,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无法达到“知行合一”。这样的政治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是一群有知识的机械式人才,忽视了道德品质、道德素质、情感修养,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社会可能出现较多的“高智商犯罪”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是目前教学“生活化”急需整改的问题。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中的限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大部分的政治教师都会一定程度的执行教学的“生活化”的,但是却无法良好地将“生活化”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育的局限性限制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大部分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太过于深远,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存在不同。有些知识的理论性太强,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繁忙的高中生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繁重,增加其学习压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降低了教学效率,进而降低了高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与创新。不少教师还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未采用良好的情景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不能理解政治知识的内涵,他们还是要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学习来说,会使学生更加疲惫,学习更加乏味。

面对高中的学习,教学“生活化”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知识获得评价方法,也要改变传统以考试为核心的评价手段。教师应促进教学发展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育可为政治服务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文化。

三、完善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要有一种基于学生的过去生活,发展现实生活,实现可能生活的状态,要以提升学生生活品质为目标,实现可能生活为抱负,不断发挥和激发教师的教学创造性,用创新性想法制造出更多的适合的生活化资源,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乐学政治,不要将政治纯政治化,不顾及教学对学生生活有无作用,要面向的是学生的长期生活发展,而非短暂的功利目标。

比如:我们在讲授经济生活中《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课时,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理财知识,一味地教化学生应该学会理财,一味的强调慎重理财等等,这样的政治课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乏味的。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用一种议题式的教学,使学生看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和生活性,那么效果必然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议题,贯穿课堂始终。假设给每个人一笔虚拟资金,他们会如何进行自主理財?同学们经过一节课的热烈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投资方案。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股票、储蓄、债券、保险等各种投资理财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了如指掌,同时对于政治的知识点有了自己感知和建构,这样一来便使得学生记忆深刻,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政治学习,而且也进一步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下一定程度的基础。这样的政治教学需要优选教学生活化的资源,才能不断增强课程吸引力。而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不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发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四、结语

关于教育的生活化,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的整个过程,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家杜威先生的启迪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活教育。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孕育教育,生活可以是教育的老师,以生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学生对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史福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9.

[2]徐芳婷.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董小锋.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J].学周刊,2019(13):10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高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