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9-10方祥生
方祥生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初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对于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课题研究,我们明确了初中化学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并在课题研究中,结合农村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尝试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教育部指出了中学生化学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的培养目标。2017年,我们学校九年级化学学科组申报了合肥市级课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我们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指导课题研究,在聚焦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课题研究的“如何结合课堂实验教学,有机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養的内涵
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明确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初中学生化学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为了明确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我们结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探究” “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
二、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做法
1.立足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宏微结合”的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中要求,“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在教学物质的变化、分子与原子、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形成等知识时,我们可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宏观现象,找出规律,再从微观分析其原因。
例如:在教学第九单元“溶液的形成”时,我们可以先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再让学生分组实验,配制溶液,观察溶液,找出溶液均一性与稳定性的特征,然后进行振荡、静置实验操作,并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对比,进一步认识溶液的均一性与稳定性,最后用动画演示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形成溶液的过程,让学生从微观上了解溶液形成的过程。
2.立足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变化守恒”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中要求,“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例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先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步骤,再让学生分组实验。第一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第二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结果第一组得出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这个规律,第二组则一头雾水,感到困惑。老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到哪里去了?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受到启发,提出将装置密封,再做一次结果天平平衡。接着再引导学生从微观分析理解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的原因,最后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来。这一过程中渗透了对“变化守恒”与“符号表征”素养的培养。
3.立足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素养
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反思评价等多方面能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蕴含了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1)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反思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完成实验后,我要求学生评价同伴的实验操作有何不当之处时,学生往往无话可说。即时传输软件的出现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抓手,使学生反思或评价有了直观典型的情境,学生在反思评价时变得有话可说,并能抓住重点。
例如:在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我注意关注学生不规范的实验操作,把学生做实验时的不规范操作或实验设计用手机拍下来。学生完成实验后,我让这个小组没有操作的学生评价同伴的实验操作,在他答不出时将拍摄的照片利用软件传到大屏幕上,引导他与规范操作进行对照,在分析对照后,该学生准确地说出同伴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设计做出中肯的评价,同时也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反思评价能力不断提升,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培养。
(2)改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培养为目标,在实验教学中不仅注重教师演示的规范性,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将验证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从宏观上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学习氧气的性质时,为进一步巩固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在演示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时,我提出问题:在前面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你知道木炭燃烧是什么变化?学生会回答说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我追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我接着追问:你怎么知道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学生回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要立足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基于体验式的、合作和探究的建构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