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体系构建研究

2019-09-10周中明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态情境

周中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056-01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关系学。当前“生态”作为一个环境的概念,逐渐被社会科学广泛引用。现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逐渐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行为,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1.关于语文生态课堂的理解

1.1语文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它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学科。教育生态学运用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的方法,从结构和功能上分析和研究一定的教育生态系统,探讨寻求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合理结构及其最優化教育生态结构和功能规律。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促使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使其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

教育生态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前者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领域内的教育系统的问题,后者主要是研究学校、教室、课堂、教学设备、课程等对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微观问题。

1.2语文生态课堂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教育生态学来看,语文生态课堂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在课堂中,知识、情感态度、道德、技能等的传递和发展过程是一种信息流动过程,它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在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重视师生生态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透视文本生命以引起共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体验,提高语文素养,在满足师生生态主体的共性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推动语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语文生态课堂的特征

传统的生态就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语文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堂形式,对传统的课堂有继承,同时也有自己的引申,主要强调了学生与课堂环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语文生态课堂的特征表现为教学环境的生态化、教学要素的生命化、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性。

2.1教学环境的生态化

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是师生完整生命得自由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语文生态课堂的环境包括自然、设施、时空等因素构成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人际、信息、情感等因素构成的精神环境。第一,语文生态课堂的情境是和谐自然的。第二,语文生态课堂的人际交往环境是和谐互动的。

2.2教学要素的生命化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生态因素,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都服务于三个基本生态因素。语文生态课堂中三个基本因素各有其特征。从教师方面看,教学要素的生命化表现为要体现教师的智慧。从学生方面看,教学要素的生命化表现为要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要素的生命化表现为体现教学内容的生命性。

2.3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有话语权的生命对话过程,这里的“对话”并不是狭义的语言的交流,而是一种新的课堂范式,是作为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因素——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问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并作为对话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和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为了构建和谐平衡的语文生态课堂,协调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素之间、各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根据语文生态课堂的特点,以教育生态学为基础,提出相关构建策略。

3.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

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一是利用现成的教室环境中的因素,如对座位、光线、温度、设施等方面进行布置,创造出一定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音乐或图画元素,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营造某种氛围,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习者感受、体验,使学习者通过内化而真正掌握语文知识,获得情感熏陶。如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布置,在墙上挂些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古代画卷,幻灯片所使用的图片也要具有古风古色,还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这对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会有帮助,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绘声绘色的朗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所以,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加深体会。

4.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它贯穿于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与教学主体有着广泛的教育联系和文化联系。从生态化教学的视角对语文教学资源加以界定:语文教学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参与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使系统稳定不断地有序地进化升级的各种因子的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是语文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语文课堂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

本论文将“生态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有利于语文教学良性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语文课堂的可持续发展。语文生态课堂的研究正处于探究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把生态思想真正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立志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参与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探讨研究,让语文生态课堂更加完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生态情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