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新型烟草制品国内研究进展

2019-09-10高向华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发文制品学报

摘 要:为了探究新型烟草制品文献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本文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的期刊数据库、《烟草科技》官网、《中国烟草学报》官网和《中国烟草科学》官网这四个网站上,通过关键词检索得到了符合条件的103篇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新型烟草制品文献在2010年出现了第1篇。发文量最多的刊物是《烟草科技》和《中国烟草学报》;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郑州院,云南中烟和上海烟草。5组关键词中,电子烟的文献量最多,验证了h指数可以作为一个可行的指标来反映作者的学术水平。

关键词:新型烟草制品;文献计量分析;电子烟;h指数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2-0175-06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new tobacco products in China,the official web sites of Tobacco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Tabacaria Sinica,Chinese Tobacco Science,and the journal database of CNKI were searched. And then 103 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keyword retrieval.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citation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were carried on to these docu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paper on new tobacco products emerged in 2010. The journals,Tobacc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cta Tabacaria Sinica,had exhibited the most publications;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Ltd.,and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had reported the most papers. The reference number on e-cigarette is the largest among the 5 groups of key words.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h-index could be used as a feasible parameter to reflect the author’s academic level.

Keywords:new tobacco products;bibliometric analysis;e-cigarette;h-index

0 引 言

近年來世界各国控烟力度逐渐加强,在一系列控烟法律、政策和行动的影响下,烟草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烟草制品结构正朝着多样化和无烟化方向加快调整[1]。传统燃吸式烟草制品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这对于新型烟草制品来说意味着一个走上历史舞台焦点的机会来临[2]。

新型烟草制品是相对于传统的卷烟产品而言的,类型比较复杂,并且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其类型也相应增加。一般认为主要有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又称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或低温烟草制品)、无烟气烟草制品等[3]。口含烟(即湿鼻烟、Snus)是目前世界上较为主流的无烟气烟草制品,是一种湿或者半湿的粉末烟草制品,可包装在一个类似茶叶袋、但比茶叶袋小的烟袋里,放在嘴唇后面与牙龈之间,可放半个至一个小时。

与传统烟草制品相比,新型烟草制品大大减少了吸烟对消费者及周围人群的危害[1],具有以下特点:(1)对吸烟者的危害小。这是由于吸烟者在吸食新型烟草制品时不需要燃烧,极大减少了因燃烧产生的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相比传统卷烟危害性较小。(2)对环境的危害小。新烟草制品不会产生二手烟气,减少了传统烟草制品对公共环境和他人的危害。(3)安全性高。传统烟草制品燃烧残留的烟蒂很容易造成火灾,而新型烟草则避免了这一隐患。(4)具有传统烟草制品的某些特性。新型烟草制品含有烟碱,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

鉴于此,本文对新型烟草制品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进行了整理和统计,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以了解新型烟草行业的发展方向,了解行业内各单位的研究动向,了解行业内各专家的研究进展,对新型烟草行业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烟草行业公开发行的期刊共有4本,分别为《中国烟草》、《烟草科技》、《中国烟草学报》和《中国烟草科学》。除《中国烟草》外的3本均为科技类期刊。本文旨在检索国内公开发行的关于新型烟草制品的中文文献,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可以弥补部分的检索遗漏,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4]。

由此,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的期刊数据库、《烟草科技》官网、《中国烟草学报》官网和《中国烟草科学》官网这四个网站上,检索“关键词”为电子烟、口含烟、无烟气烟草、加热不(或非)燃烧/电加热型和新型烟草制品等,通过精炼检索结果,剔除重复、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征订、启事、通知、投稿须知、声明等非期刊文献,共获得103条有效记录,检索日期为2018年7月20日。

1.2 处理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03条记录逐一记录相关信息,并利用Excel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5,6]。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文章题目、全部作者、所有作者单位、关键词、发表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和被引频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历年发文量分析

从检索结果中可以发现,国内第1篇新型烟草制品文献是201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的刘亚丽等在《中国烟草学报》上发表的《基于专利数据分析的无烟气烟草制品研发趋势研究》[7]。该文主要讨论了国际大型烟草公司申请的无烟专利情况,并说明了当时国内市场尚无自主研发的无烟烟草制品。所以本文检索结果涉及的时间是2010年至检索之日,下文中2018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作是2018年半年的量。

图1是按照发表年份分布的新型烟草制品文献数量。由此可见,2010~2013年是国内新型烟草制品的萌芽期,文献量比较少;2013~2016年期间,文献量逐年翻倍递增;2015年6月6日,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成立,国家局党组做出发展新型烟草制品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新型烟草制品开始进入全民的视野;从2016年开始,文献量进入平稳期,同时伴有小幅增加。

2.2 发文刊物分析

图2说明了新型烟草制品文献所在的刊物分布。

《烟草科技》和《中国烟草学报》刊登的文献数量最多,均为29篇,其次是《安徽农业科学》和《云南化工》。《中国烟草科学》仅在2016年刊登了1篇综述《新型烟草制品发展现状及展望》[1]。其余期刊都只刊登了1篇,此处不一一罗列。

依据图2的结论,将103篇文献所在的刊物分为三大类:《烟草科技》《中国烟草学报》和其他期刊。图3是2010~2018年历年文献所在的刊物分析。《烟草科技》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一定的相关文献发表。《中国烟草学报》在2011年和2013年没有相关文献发表,但是在2015、2017、2018年内每年刊登的相关文献量均高于《烟草科技》。2014~2016年内《烟草科技》和《中国烟草学报》刊登的文献量合计均小于其他期刊,而在2017~2018年则明显大于其他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烟草科技》和《中国烟草学报》在逐步提升对新型烟草制品的关注,文献作者也更倾向于专业类的烟草期刊。

2.3 发文机构分析

科研论文的产出量及产出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以及在整个科研领域的影响力,是其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之一[4]。

图4显示的是2010~2018年发文机构分析。为了简化表述,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各工业公司或直属机构均使用简称,“上海烟草”包含了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郑州院”是指郑州烟草研究院。

由此可见,发文总量前三位分别是郑州院28篇,云南中烟25篇和上海烟草14篇。

发文总量前三位的文献数量随年份的变化,如图5所示。其中云南中烟从2015年开始发表相关文献,并且每年都保持一定的数量。郑州院在2010年发表了国内第1篇相关文献后,每年都有文献发表,而且2016年发表的数量达到最高,超过了云南中烟和上海烟草当年度发表文献的数量之和。上海烟草则在2011和2012年分别发表了1篇文献,接下来在2016年和2017年的發文量分别超过了云南中烟和郑州院,达到了当年度的第二。

这组分析可以帮助学者寻找有价值的研究机构,全面了解该机构在全国的合作部门,显示研究成果在全国的全局分布,掌握其科研影响的广度,跟踪重要研究机构的成果,也是选择文献的重要手段[8]。

2.4 电子烟文献发文量分析

将5组检索关键词按照年份进行统计,所得的数据如图6所示。2016年含这5个关键词的文献量都到了阶段性的高点,而且电子烟的文献量是其余关键词的3~4倍。由此可见,电子烟是中国烟草行业过去3年的研究热点。

图7为电子烟文献的发文刊物分析。与图2明显不同的是,《中国烟草学报》刊登的电子烟文献明显比《烟草科技》的多。也就是说,《中国烟草学报》刊登的新型烟草制品文献29篇,其中20篇为电子烟,而《烟草科技》刊登的新型烟草制品文献29篇,其中13篇为电子烟。类似的《安徽农业科学》刊登了4篇,其中3篇为电子烟。

图8罗列了各中烟公司或直属机构发表的电子烟文献。对比图4和图9,发文总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院28篇,云南中烟25篇和上海烟草14篇,而电子烟发文量前三位的是云南中烟18篇,郑州院11篇和上海烟草5篇。由此可知,云南中烟的发文总量中大部分是关于电子烟。郑州院中只有一半不到的数量是关于电子烟,其余的文献则是专利分析(4篇)[7,9-11],商标统计(1篇)[12],域名注册(1篇)[13]等,涉及的范围更广泛。

2.5 发文作者分析

按发文作者分组可以帮助读者跟踪已知学者的发文情况,从而发现或跟踪潜力学者[4]。结合图4和图5,发文作者分析如图9所示。云南中烟的陈永宽(博士),作为其新型烟草制品所的首席研究员,署名发表的文章最多,高达18篇。其次分别为云南中烟的朱东来13篇和杨继12篇。

图9的总体趋势显示云南中烟作者的发文量明显高于郑州院,其次是上海烟草,这样与图4的结论有些不同。究其原因,郑州院的发文作者有:中国烟草科技信息中心,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烟草行业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个部门,而云南中烟的发文作者均属于新型烟草制品研究所一个部门。因此,云南中烟发文量集中,郑州院的发文量比较分散。

2.6 h指数分析

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高发文量作者才是高水平作者,故需通过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和h指数三项指标来衡量高发文量作者的学术影响力。总发文量是指作者发表文献数量的总和。总被引次数是作者发表所有论文的引用次数总和。篇均被引次数是指作者的总被引次数与发文量的比值[14]。h指数是20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提出的[15],其核心思想是一个作者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16]。近年来,h指数由于能够同时反映作者的学术产出和影响力,而被作为一项较为认可的指标应用于作者或者期刊学术水平的分析中[14,17,18]。

表1说明了总发文量在前20位的作者相关指标。可以发现,h指数为4的作者共有8位,分别是陈永宽,杨继,杨柳,段沅杏,缪明明,郑新章,宗永立和孙世豪,分别属于云南中烟和郑州院。这8位的总发文量不全是排名前面的,但是他们的总被引次数排名是靠前的。比如,云南中烟的缪明明,h指数是4(排名第1),总发文量是7篇(排名第13),总被引次数是36(排名第8),篇均被引次数是5.1(排名第3)。云南中烟的朱东来,h指数是3(排名第9),总发文量是13篇(排名第2),总被引次数是30(排名第10),篇均被引次数是2.3(排名第14)。由此可以验证,h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文献的学术水平,从而间接的表示了作者的学术水平。

3 结 论

本文在CNKI和3个烟草科技期刊网站上,通过关键词检索得到了符合条件的103篇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

(1)新型烟草制品文献从2016年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并保持了一定的稳步增长。

(2)总发文量最多的刊物分别是《烟草科技》和《中国烟草学报》;总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郑州院,云南中烟和上海烟草。

(3)5组关键词中,电子烟的文献量最多;电子烟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刊物分别是《中国烟草学报》和《烟草科技》;电子烟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云南中烟和郑州院。

(4)发文作者分析和h指数分析验证了h指数可以作为一个可行的指标来反映作者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窦玉青,沈轶,杨举田,等.新型烟草制品发展现状及展望 [J].中国烟草科学,2016,37(5):92-97.

[2] 李磊,周宁波,屈湘辉.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发展及法律监管 [J].中国烟草学报,2018,24(2):100-110.

[3] 张兴伟,邢丽敏,齐义良,等.新型烟草制品未来发展探讨 [J].中国烟草科学,2015,36(4):110-116.

[4] 孙宁宁,陈文勇,马丽华.CNKI作为评价科研产出能力与影响力的应用研究 [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1):112-114.

[5] 马成成,贾侃.《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2003-2017年载文、引文及H指数等指标统计 [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99-105.

[6] 丁博锐,李佛琳,刘敏惠,等.中国烟草营养与施肥研究现状——基于1998-2007年文献计量分析 [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133-139.

[7] 刘亚丽,孙世豪,郑新章,等.基于专利数据分析的无烟气烟草制品研发趋势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5):35-38.

[8] 李黎,唐亮,高凡.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技巧 [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4):39-42.

[9] 刘亚丽,郑路,洪群业,等.加热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专利技术统计分析 [J].烟草科技,2013,46(7):16-19+42.

[10] 刘亚丽,郑新章,洪群业,等.国内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专利分析 [J].烟草科技,2016,49(12):40-45.

[11] 洪群业,郑路,程多福,等.国内加热不燃烧型卷烟专利技术统计分析 [J].烟草科技,2017,50(11):66-74.

[12] 洪群业,郑路,郑新章,等.新型烟草制品中国商标统计分析 [J].中国烟草学报,2016,22(6):104-113.

[13] 洪群业,郑路,邱纪青,等.新型烟草制品相关域名注册现状及探讨 [J].管理观察,2016(17):57-59.

[14] 杨添安,阮学平,孙灵芝,等.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高水平作者分析 [J].情报杂志,2011,30(2):29-32.

[15]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16] 邱均平,周春雷.发文量和h指数结合的高影响力作者评选方法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的實证分析 [J].图书馆论坛,2008,28(6):44-49.

[17] 赵基明,邱均平,黄凯,等.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应用述评 [J].中国科学基金,2008(1):23-32.

[18] 孙莉群,蔡洪齐.基于h指数的全国高职院校科研评价分析研究 [J].教育现代化,2018,5(24):258-259.

作者简介:高向华(1979.10-),女,汉族,江苏人,编辑,中级职称,硕士,研究方向:期刊出版工作。

猜你喜欢

发文制品学报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联合发文算不算协办机关发文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
木头制品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