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学辅助系统的开发研究

2019-09-10梁晶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数据库

摘 要:教学辅助系统已经走入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在高职和本科院校当中。大量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教学辅助系统的开发,可以将这些工作通过网络和辅助系统完成,从而简化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本文就教学辅助系统的主要开发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软件技术;在线答疑;排课;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2-0096-02

Abstract:The teaching assistant system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view of people,especiall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 lot of teaching and student management need mor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By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to develop teaching assistant system,these tasks can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network and assistant system,thus simplifying teaching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the mai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eaching supporting syste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Keywords:software technology;online question answering;scheduling;database

1 教学辅助系统发展现状

1.1 教學辅助系统的作用

1.1.1 简化工作环节

以客户服务器模式进行教学辅助系统的开发,可以大幅度简化高校教学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时间,节省人力资源。例如排课与选课,传统的选课需教务处下发统计表与课程对照表,然后回收学生的选报结果,并根据学生选报结果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一学科选报人数过多,超过教学容量,就需要进行二次调配。这样一来,耗费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教学辅助系统的使用,可以简化流程,并对选报数量进行限制,可以使学生根据实时选报情况及时进行选报调整,大幅度提升了选课和排课效率。

1.1.2 增进师生感情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局限于课堂,而在这有限的交流时间内,教师教授知识就占用了很大部分,这不利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而教学辅助系统可以使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增进师生感情,提升教学效率。

1.1.3 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教学辅助平台的打造,教师可以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料分类上传到平台的教学资源库,素材除文字材料之外,还可以是音频、视频、幻灯片、电子文献等,从而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1.2 教学辅助系统开发现状

1.2.1 教学辅助系统已经有相关系统问世,技术方面具备可行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初步使用了类似的教学辅助系统,用于简化教学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开发模式的开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台数据库有多种稳定产品可以选用。同时模块的初步原型也已经进行建造,所以,从软件开发技术角度,完全具备开发的条件。

1.2.2 教学辅助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辅助系统存在静态管理状态:所谓静态管理,是教学辅助系统,实现了基本的学生信息管理和简单的排课功能,但并没有实现真正地动态平台作用,没有真正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学辅助系统如同几个简单软件系统的堆积,而不是有机搭配,形成动态的管理与互动。其次,教学辅助系统工作稳定性各不相同,很多辅助系统没经过压力测试,在大量学生同时在线时,服务器的临界压力点不明确,有时会出现服务器崩溃现象。再次,教学辅助系统,没有针对性,任何系统都应该以满足院校自身的需要为主要目标,针对实际需要进行灵活拓展,但很多系统为了节约开发资金,大量套用功能模块,造成功能与需求脱节。最后,一些教学辅助平台与教务平台脱离,各执其能,但是教学辅助系统是对教学工作的辅助,而教学工作很多都需要教务部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辅助系统开发时,应该对与教学相关的平台进行系统的整合。

2 教学辅助系统的功能开发

2.1 教学辅助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 教学辅助系统工作流程说明

本系统的可登录用户,除管理员之外,主要包含教师登录用户和学生登录用户。教师登录用户可进行如下操作:布置作业、进行在线答疑、设置在线考试、考试结果查询、成绩分析、报表统计等等。学生登录用户可进行如下操作:选课、成绩查询、信息查询、学习状态查询等等。不同用户登录后,可根据目的进行相应的操作。这种操作会以浏览器的方式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并传送给服务器端口。服务器端口接收到操作请求后,根据请求的类型,调动相应的功能子模块,完成操作并反馈给浏览器端,一个简单的操作周期完成。针对不同的操作给予不同的反馈。

2.3 教学辅助系统模块功能开发说明

2.3.1 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

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要针对相应的用户,教学系统需要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进行完整的保存。同时其要允许用户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例如在教师职称方面,当其职称发生改变后,系统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更改。也要根据需求允许学生进行信息修改,甚至提供自动修改功能,例如在入学一年后,入学信息自动更改为2年,年级更换为大二学年等。这些功能都需要信息的基本管理模块提供。

2.3.2 排课子模块

排课子模块主要包含选修课排课、必修课排课。两者的工作并不完全相同。必修课排课要根据教师能够教授的班级数量进行安排,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同时还需要对班级人数进行自动统计,系统根据班级人数限制,对空置教室与实验室进行选择。例如某实验室只有40个座位,而班级学生达到43人,这在必修课排课时就不能选择该实验室。而选修课排课,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严格规定人数并提前对符合人数要求的教室进行随机选择。另一种是固定人数大致范围,当得到具体人数后选择教室。

2.3.3 考试功能子模块

考试功能子模块,是利用教学辅助系统的网络平台,实现在线考试。学生不再需要在教室内,在监考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考试,而是通過登录浏览器的方式进行网络在线考试。网络在线考试可以实现无纸化考试,弱化监考过程,实现自动化评分以及考试状态的自动分析。同时本子模块功能可以多次循环利用,适用于多种考试需求。当然在线考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系统自动阅卷的智能化水平较低,题型主要停留在客观试题层面,并且主要以选择和判断的方式呈现。

考试系统的特点:(1)弱化了人力的监考。若需要对考试纪律进行严格要求,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借用国外认证类考试的思路,通过建立海量题库,使试题方式各不相同,让每个学生的试卷都不完全相同,从而实现无人可抄,自动提升考试质量。另一种是利用硬件设备(如摄像头等)实现无人化监控监考。第二种方式更加适用于选拔类的考试,因为选拔类考试更注重考试的公平性,试题相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减少监考人员投入,可通过物理设备完成,在特定的实验室进行考试,并设置摄像头,对考试状态进行实施监考和录像,从而实现无人监考的高质量测试。(2)试卷组成要具备策略标准:试卷组成要设置总分项目、类型题目、具体题型数量、对应分值等选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拓展。具体为:试卷的总分应该确定,例如满分为百分;题目分为单选、多选、判断三种题型;每个题型的具体数目和分值需要明确。这样才能生成符合要求的试卷。若试卷是在考前提前生成,且内容统一,那么可进行批量生成,并以选用的方式完成。若需要在线生成题目不完全相同的试卷,那么需要提前进行模拟考试验证,确保试卷的生成和发放可以完整无误地进行。

2.4 在线答疑与作业布置系统

根据功能需求,可以将这两个功能模块合成为一个功能模块,在线答疑无疑是互动功能模块的功能的体现,在线答疑时,可以采用教师轮换值班的方式,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进行网络在线答疑,如果咨询学生数量较多,活动开展效果好,那么可以安排多名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在线答疑。同时对于一些无法直接简单进行回复的复杂问题,可以通过作业布置模块,以文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同样,作业布置是指教师将学生要进行的工作,以网络预留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并通过网络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文件批复。作业布置功能更加适合任务教学法,对任务模式教学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2.5 安全验证子模块

安全验证功能,是密码登录的具体体现,通过用户名注册以及数据库中对应密码字符输入的方式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果为正确时,获取对应的权限。不同的身份对应的操作权限也不同。同时安全验证模块要提供密码更改、旧用户删除等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旧密码的验证,来实现新密码的设置。而用户删除操作,一般则需要具备管理员权限才能执行。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盛群力.教学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方敏芝.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6] 张娜.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建构研究 [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7] 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及其分析系统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梁晶(1981-),女,汉族,黑龙江五大连池人,专业部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技术。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数据库
信息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析
Thinking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