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地理课堂中图像教学的应用
2019-09-10陆玉
陆玉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课程改革各阶段、各地区地不断深入,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也越发多姿多彩,得到众多初中生的青睐,而图像作为自然景观的客观反映,人类视觉的基础,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能更加直观、更深刻全面地反映教材内容。因此,要提高初中生地理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图像教学,发挥其优势。针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提出了用图识图、归纳图像信息等几种图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引言:地理作为一门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自然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知识还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初中地理作为地理知识学习的入门阶段,更需要教师细致地讲解及指导。而初中阶段接受能力水平的有限,因此利用图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法类型
(一) 统计图教学
地理数据是地理事物“量”的表现,统计图是地理数据的直观表现形式。初中阶段利用统计图主要是直观地表达地理环境变化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初中地理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采用统计图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数量与性质的分析结合,提升科学研究定量分析方法的能力,注重其专业性精神。 统计图教学可根据:“读图名——读坐标、图例——读数据的大小及变化——分析数据——文字揭示联系或规律——图标、图图转换”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引导过程会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有利于学生更加认真仔细的去观察统计图,从而有效地推导出相关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特征,最后经过学生自己的认真思考得出相关结论。
(二)景观图教学
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景色和外貌直观表现,是地理环境的一般属性,是认识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在形成地理概念中起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初步以及表面的认识。描绘图和摄影图是初中阶段地理教科书中最主要及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景观图。摄影图更具真实感,面貌简明清晰,描绘图则是突出整体的重点部分。地理景观图是是图像系统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和最直观的教学工具。因此,直观的景观图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广袤性,学生无法形象地想象,各种不一样的地理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景观图,将景观图与教材里的知识有效结合,直观形象地给学生表达地理环境的特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示意图教学
初中地理教材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认识地理、学习地理,因此,教材书有较多的示意图,而示意图也是教材书和试题中最为常见及常用的的图形之一。地图示意图样式繁多,其中有成因示意图、地理模式图、过程示意图等,而初中地理教材书中多为成因示意图。这类示意图主要概述的是地理部分现象、事物的形成的原因以及形成的过程,通常与统计图相结合方便教师与学生对其的认知。教师在进行示意图课堂教学时要先教学生了解示意图所转达的信息、意图从中知道所需的信息,明确地理事物要素,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分析,让学生明白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的发展原由,以及进化过程,最后总结知识点。
(四)地图教学
由于地理特殊性的存在,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最先要学会的就是掌握和使用地图,明白地图图例的各种表示符号。地图是初中地理课本中最多使用和最为常见的插图,地图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现象的基础工具。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自身在进行地图课堂教学时要先清楚理解并掌握课堂内容的地图知识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并引导学生读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借助课堂一切可利用的情况让能学生识别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符号,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根据这些地理符号,了解掌握地理各种位置以及地理现象,通过这些位置和现象理清地理事物间的关联,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明白地理知識的特点。
二、图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用图识图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地理这一门学科的要求中就有强调:引导学生掌握和使用地图以及图像的基础技能,因此,用图识图的学习能力是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重点,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用图识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用图识图习惯,对今后学习更深层的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运用好看图识图的能力,主要看教师如何让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抓住机会,利用学生的新鲜感,在讲述课堂内容展示图片或地图前,先利用信息设备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设计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结合图像导出课堂教学知识点。这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根据问题产生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二)归纳图像信息
在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基础技巧后,还要培养学生在识图过程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每一张图像所传递的知识、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涵的信息也是学习相关地理知识点的关键。因此,学会归纳图像信息是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图像学会观察,发散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要点总结能力,有利于初中地理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调动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只停留于教授与受授的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要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接纳老师。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个人的风趣以及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都会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积极性和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生动性艺术性讲述图像的特点以及图像地理事物的复杂性吸引学生,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调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对地理图像的思考分析,相互交流讨论,使课堂学习效果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习惯。
(四)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让现代教育也变得现代化,因此,如今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也多是用多媒体来学习和分析。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图像信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不断地使用图像,并进行详细地分析,但也要注意自身的讲授方式,切记硬性地灌输图像知识点。教师要明白教学主导地位,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作用,所以为了培养学生更好的识图技能、自主识图能力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思考、探讨。
(五)注重学以致用
识图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光会看不会用也达不到新课改教学目标。把学习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才是对知识的最大化运用。因此,图像学生不但要会看会用更要会画,动眼,动脑更得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让学生把章节知识的图像画下来,通过绘画加深印象,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做到心中有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结语
地理图像涵盖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事物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图像能将地理知识更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应用有利于知识内容的简化和直观,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教学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深化新课程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娜. 初中地理教材图像分布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
[2]黎丽霞. 课堂观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3.
[3]蔡广征.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图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陈志勇,曾志彬. 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1):66.
[5]苏小兵. 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