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0李丽梅
李丽梅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学科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外语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逐渐的体现了出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摆脱工具主义带来的恶性循环,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成为了众多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纵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手段的单一,都成为阻碍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思维导图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能够较好的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着手,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中阶段;思维导图;应用
一、初中英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和小学阶段接触的英语知识不同的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会较为系统的接触英语的语法等知识结构,而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讲解,忽视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使英语阅读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法等知识的媒介,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对文章的词汇、长难句、语法等内容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建立系统的学习结构,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实际过程中,教师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只是会在涉及到听力问题时播放听力录音,如果学生没有听懂,会采取一遍一遍重复播放的形式直到学生能够听懂为止,对听力缺乏系统的教学,没有向学生传授如何进行听力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听力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体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过于注重学生对选择题的正确回答,而忽视了写作部分的培养和训练,甚至有教师忽视写作部分,只要求学生能够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在答题结束后,也只是匆匆对试卷进行简单的讲解,因此,写作部分就留在了课后。同时,教师针对写作部分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技能指导,学生虽然能够看懂文章,却不知道如何去写一篇英文的文章,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程度低,都是阻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能够基本的理解英语句子,阅读基本的英语文章,但是开口说却成为了学生的一大难题。哑巴式英语也成为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口语进行培养和训练,学生英文发音的不标准,无法流利的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都是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维导图更像是一种工具,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清晰明确的了解到所学知识的递进关系以及所属关系等,尤其是在词汇的衍生和记忆中,思维导图更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和效能。因此,本文针对性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前,教师就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英语知识。同时,要想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利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和巩固英语知识。在一篇英语文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陌生的词汇和短语搭配,这些词汇和短语都会阻碍学生理解文章意思,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语的形式,让学生猜测文章意思,不要一直纠结在不会的词汇中。比如,可以从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找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当然,也可以从题目着手,通过这些关键词去猜测文章的大概意思,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整合文章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
(二)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英语学科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过于单调枯燥的话,也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得到提高,而思维导图则可以改善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熟记于心,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并利用这一关键词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探讨和总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在对“Festival”这一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我们熟知的节日,然后用框架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教师选择熟知度较高的节日让学生进行联想,无论是和节日有关的食物还是人物都可以作为联想知识来对这一节日进行描述,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思维导图本身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因此,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并不断的加以完善和更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借助思维导图,加强巩固英语知识
在初中英語教学中除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强巩固英语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结构,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学习。单元训练目标实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复习,并梳理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整体所学内容,在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总,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听说读写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工具主义造成的恶性循环使得学生普遍存在哑巴式英语的学习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能够看懂一些文章,但是却无法自主的进行英文写作,也无法开口进行英文表达。而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框架,便于今后的英语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加强巩固英语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艳.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9(11):82.
[2]马海侠.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9(03):22-23.
[3]江巧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英语教师,2016(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