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发现“美”
2019-09-10张磊
张磊
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大自然之中,更存在与严谨的自然科学——化学之中。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觉得学科教学中美育渗透不是目的,而是让美育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体现其美育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情感,从而激发学生“求真”和“向善”。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化学老师,我要把化学美传递给我的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
善于引用“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现在的学生缺乏的就是主动性(原动力),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需要“长鞭”在侧,这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本身意义。一个积极向上爬的人远比一个被推上去的人学的轻松,学的扎实。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用“美”吸引着学生,抓住他们兴趣的翅膀,遨游于化学世界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类的双手,拓宽了人类的视野。正如通过化学实验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的俄国著名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所说,首先揭开自然界内部殿堂帷幕的,就是化学实验。我会把这段话读给学生,同时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逐一介绍实验仪器,每一件仪器就像一件精美的作品,小巧的试管内变幻出蓝色的沉淀-蓝色的液体-红色的金属铜,学生在这小小的试管世界中看到了美丽的颜色变换,充满了好奇心,跃跃欲试;第二章的制备氧气演示仪器的组装,“由下而上,由左到右”,各种注意事项的讲解让学生在有序和对称中感到协调美;氧气的性质实验硫燃烧的颜色变换,铁丝燃烧的壮观更是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燃烧条件的探究演示“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生火”趣味实验,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化学美,“以美激趣”,引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能,增强学化学学习的无限美的愿望。
巧于利用“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是研究物质并创造物质的科学,每一项真理的得出,每一种产品的生成,都融入了科学家无限的心血,体现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的形成都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好素材。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我让学生重温了历史过程,设计了三个环节:从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的探究分析完善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再通过另一个实验质疑最终完善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让学生体会化学科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每一个重要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这一重要工具,即都是由感性到理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难变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真”的评价,感受以美启真,进而培养学生“求真”与“向善”。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科学家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体会真理的得出是曲折复杂的,最后由学生展示课前搜集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史资料,在小老师的讲解和体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化学成功发现的喜剧美,丧失发现机会的悲剧美以及科学家们表现出的崇高美,真正的感悟正是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付出千辛万苦,才给人类留下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形式简洁、包容博大的化學理论美——质量守恒定律之美,在多样中能够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又能演绎出多样,秩序和谐且统一,这才是人类永恒的美,进而达到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到“量”的过渡。
乐于发现美,培养学生科学情感
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传授知识,但知识本身是枯燥的。对于学习能力差,主观能动性差的学生来说,一节传授知识的课堂,尤其是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更是长长的“催眠曲”。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有一种在大自然中散步的感觉呢?思考了好久,直到一次偶然。大课间无聊,学生犯困,我便播放了许多现象壮观的化学反应图片,配上优美的曲子,学生纷纷抬头观看,此时此景——积极,和谐,优美的意境中许多小主人公在不断地探索着。自此每节课前我都会播放一些这样优美的图片,尤其是化学反应,化学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美,化学反应过程的实验现象,除了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展开思维,在美的情景中展开一节课的学习。除此我积极的发现化学美,如讲解氯化钠时,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克服重重困难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英国一家公司对我国制碱业的垄断,而名震中外,让学生谈谈感想,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大自然之中,更存在与严谨的自然科学——化学之中。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不是目的,而是让美育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美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值得重视,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完善自己的健全人格;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地去寻找化学美,渗透化学美,创造化学美,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发现美、欣赏美的课堂。
(作者单位: 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