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价值为导向下的历史街区保护
2019-09-10张敏付林江谭松齐海萍
张敏 付林江 谭松 齐海萍
关键词:旅游;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158-02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受政府保护的街区,能够比较完整的展示历史存留下来的痕迹,较为真实的表现出过去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一些民风民俗也会伴随着传承。国际现代建筑学会(CIAM)于1933年8月在雅典召开,雅典宪章的制定,“历史街区”这一名词在此间首次提出,它的概念是“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记忆,体现着城市与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是过去的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社会生活习俗、生产能力、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的载体,[3]是城市形象和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且有着超高的艺术精神。
从旅游的角度去关注历史街区,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以旅游为手段,保存历史街区的原始风貌,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历史街区是旅游者以特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对象,通过旅游去寻访、了解历史上前人的活动、创造和文化。
1 郎岱古镇现状问题
1.1 街区内功能布局混乱
郎岱街区内的主要商业、行政办公和居住都集中布置在老城区,导致老城区的功能布局混乱、用地混杂交错,整个老城就像一块毫无规则可言的拼图,丝毫没有考虑使用的合理性及便利性。
1.2城区内交通拥堵
老城交通疏导主要由一条东西向道路承担,间或夹杂着小巷用于纵向与新城连接,由于居民的主要
商业活动和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老城区,再加上近几年由于社会车辆急剧增加,道路网主框架缺乏规划,交通性道路和商业性道路相互混杂,导致道路交通负荷过重,交通不流畅;车流、人流、货流的无序流动,无形中给城区交通的流畅性带来了阻力;由于城区内乱停乱放、商业摆摊、私自占用现象严重,导致老城区的交通壓力更是雪上加霜。
1.3消防隐患大
居民的消防意识薄弱,商业与居区混杂,许多易燃易爆的成品或半成品随意堆积,甚至混合堆放,极易引起火灾事故发生。在建造房屋时,没有考虑到消防间距的要求,建造后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以及自身缺乏消防观念,消防设施安装不够规范,甚至没有设置消防设施,大街小巷纵横交错,不少街道内消防车辆难以通行,车辆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点进行扑救,一旦火灾事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1.4居住环境差
由于老城区内违章建筑、商业占道、居民私自占用公共活动区域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居民的卫生意识较差,特别是赶集后,烂菜叶、污泥、瓜果皮随处可见;同时居民的生活污水随意乱排,脏、乱、差现象无法彻底根治,导致老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老城存有大量的小巷,这些地段基本被经商的小贩占用或者成为“停车场”,甚至被就近的居民搭建违规建筑私自占用,导致卫生管理难度增大。
2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随着生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地区都在以旅游开发的形式来对历史街区进行开发保护,所以在开发保护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避免出现旅游产品开发的盲目性,同时在开发设计引导时应当遵循:
1)注重地方特色,突出地方文化主题的原则;
2)塑造良好的形象,引导消费的原则;
3)系统开发,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原则;
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5)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兼顾物质形态和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特点,进行历史街区地方文化表现的新形势。
2 郎岱镇旅游开发方案和开发建议
2.1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方案
1)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案
郎岱古镇的先天条件不同于其他地区,商业化的开发模式并不适合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商业开发是以大型的商业机构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所选区域进行大面积的改造,这与我们郎岱镇历史街区的保护背道而驰。对于郎岱镇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种“原生态”的、渐进式的、缓慢更新式的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开发模式,是以当地居民为主导、政府力量为支持的开发模式。[9]文化历史街区首先得满足当地居民一个生活服务,其次才可能是一个历史文化旅游区。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前提必须保证当地居民在生活区域的功能与质量上不受旅游开发的影响。因此,历史街区的开发在保证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成为当地旅游观光、休闲游憩的地方,再此基础上,才可以在历史街区的外围逐渐发展商业旅游区。
2)调整旅游产品结构
现如今,我国许多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都属于单一的观光结构,这种观光旅游,游客停留的时间很短,对当地的文化感受不深,或者说对当地文化的感受只能是肤浅的体验。当外来游客前往历史街区进行旅游观光时,他们只是短暂的停留,放松身与心得疲惫,他们身上并没有承载着对当地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的责任与义务,客观上会对历史街区的生活环境、地方性文化造成破坏和影响。因此,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必须调整郎岱古镇历史街区的旅游产品结构,打造属于郎岱古镇的本土特色文化旅游。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郎岱历史街区对外来人员有着的特殊吸引力,若想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郎岱古镇的后续发展有精准的定位。这需要在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恢复并调整其现存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活动等功能,将其旅游服务的价值提高,担任特色观光、特色旅游、特色体验的职能,成为整个郎岱镇历史街区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主要有机组成部分。根据郎岱古镇的区位及周边环境,可以将郎岱新建的古建一条街、土司庙、岱山书院定位为旅游特色观光职能,开发历史观光旅游,同时开拓影视拍摄、婚纱庆典、生活体验、特色旅店等新兴产业,以传统老街为基础,布局一批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观光、娱、购物、住宿、餐饮、劳动等一系列体验经济,综合旅游职能,融入体验式和互动式场景体验,营造文化观光街和商业一条街。
2.2郎岱镇历史街区的开发建议
1)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观光不是不能参考成功案例,而是要在成功案例中寻找成功的因素。再结合郎岱古镇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适行政策。
2)保存文化、注重传承。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吸引客流的根源所在,没有文化底蕴的衬托,做的再漂亮的历史街区不过是有形无神的仿冒产品,无法对人们输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情怀。郎岱古镇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至今仍保留有纺织、酿酒、传统耕种手法、以及各种壁画、石刻等富有考究价值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在加强对当地文化保存的同时,应加强对郎岱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文化的传承。同时进行相对应的游客流量、游客类型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优化郎岱古镇历史街區旅游业开发假设,制定相应发展目标及规章制度,以提升郎岱镇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和形象,从而促进郎岱古镇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3)主张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保护。居民是历史街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鼓励和大力支持原居民对历史街区主动进行维护更新,保持其当地居民的特色民居生活,将被动保护转变主动保护, 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方式。市民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充当参与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最大限度的对当地文化进行原汁原味的还原。
4)严禁无节制的开发。不论是古镇还是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都属于小区域文化,不管是环境容量、还是环境的承载力,吸引的客流量的一定的限度,且不可对未来发展做出过度评价,胡乱开发,使得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过度过大的投入的同时,由于对未来的不科学预测造成“空城”的现象。
5)制定多方赢利的保护机制。郎岱古镇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涉及广泛,利益相关者众多,其中不乏有当地居民、私营企业、当地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各方利益关系复杂,影响着郎岱古镇的科学保护与旅游开发。因此,建立一套属于郎岱古镇的多赢利保护机制,平衡各方相关利益,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对郎岱古镇的保护和旅游管理开发,结合市场运作对郎岱古镇的旅游开发进行市场化的经营和管理。使郎岱古镇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2] 潘纯琳,肖庆华.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都市文化景观建构[J].中华文化论坛,2013(1):132-137.
[3] 姚雯.历史名镇名村视觉元素整合对提升文化形象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
[4] 廖春花,明庆忠.旅游开发与城市历史街区保护[J].城市问题,2015(4):17-22.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