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9-09-10荆怀芳
荆怀芳
摘要:模拟导游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证的相关课程之一,本文主要从模拟导游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114-03
1 课程概述
1.1 课程性质
模拟导游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是全国导游证考试现场讲解的相关课程之一。模拟导游课程对学生资格考证、就业以及参加导游服务类技能大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在学生修完旅游法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导游服务方面的职业素养。本课程按照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要求,结合导游服务的工作流程,重组教学内容。
1.2 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两大教学任务为导向(导游讲解服务和导游生活服务),通过校内,校外两个教学环境,逐步经历模拟导游的三个阶段:理论阶段(教室、多媒体)—仿真模拟阶段(实训室)—全真上团讲解阶段(景区见习,旅行社实习),使学生真正实现在仿真与真实环境中学习导游、体验导游;在导游中学习,在学习中导游,最终达到考证和就业的双目标。
2 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本课程共分为6个学习单元。
4 教学实施建议
4.1 教学策略建议
本课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等教学理念,主要采用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情景模拟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线上线下互动学习、仿真学习、模拟学习等学习方法,依托3d模拟软件、云课堂等网络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教学。
4.2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过程的开放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注重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考核以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强化过程考核、实践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其中平时考核占50%(其中课前预习5%、课堂考勤5%、课堂互动5%、小组讨论5%、作业布置10%、单元测验20%),期末考试占50%。
4.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主要使用纸质版教材、教案、电子版课件、教案、多媒体教室、3d模拟导游实训室等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开发电子课件、微课、讲解视频等课程资源。
4.4 师资条件建议
1)取得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学合格证书;
2)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
3)具有旅游管理专业或学科学习背景;
4)具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企业实践经历;
5)具有双师素质教师资格;
6)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
4.5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课程主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导游服务技能实训,需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理实一体教室设置、3D模拟导游室、咸阳职院校园导游等。校外实训选取陕西省东线、西线、市内等旅游精品路线的主要旅游景区进行现场实习,包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池、乾陵、茂陵、法门寺、大雁塔、明城墙、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馆等。
参考文献:
[1] 赵娜娜.高职院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旅游纵览,2015(8).
[2] 陈萍萍,钱正英.智能理论在模拟导游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5(3).
[3] 苏咏梅.就业导向的高职《模拟导游》教学探究[J].旅游纵览,2016(5).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