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旅游公示语的日译现状及分析

2019-09-10范莉婷

度假旅游 2019年3期
关键词:公示语一带一路

范莉婷

关键词:“一带一路”;公示语;日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017-02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全球化战略方针,实施这一战略对于我国的旅游业将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将会围绕并且服务于这一战略,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旅游特别是入境旅游已经成为西安这座城市的名片。公示语是旅游业宣传的重要窗口,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播和我国涉外旅游的形象。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往今来中日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特别是唐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可谓是空前绝后,这也是日本文化受中国影响最深的历史时期。毫无疑问,日本吸收文化最多的地方就是当时的大唐帝国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所以很多日本人对西安情有独钟。

近年来,日本赴中国旅游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据陕西省旅游局统计,2017年西安入境游持续扩大,接待海外游客175.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6%,外国游客占据入境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美国、韩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成为西安市外国人客源前十的国家,由此可见在西安入境游客中,日本仍是一个重要的客源国。并且随着“大西安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和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的旅游业如火如荼,目前西安已开通至东京、大阪、名古屋的直飞航线,札幌等多个日本城市与西安还开通了包机业务,这些便利的条件促使日本游客人数持续增加。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可以预见,未来西安将以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底蕴成为入境旅游的新亮点,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那么,针对较大客源国的日本,向日本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引导日本游客顺利旅游的公示语就显得极其重要。

1 西安旅游公示语的现状

1.1 日语旅游公示语使用不普遍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西安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线旅游服务机构携程旅行网发布的《2016年入境游趋势分析报告》中称,西安是入境旅客在入境以后最喜欢去的三个旅行目的地之一。为了让入境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西安的旅游景区已经在宣传中注重外语的使用,但目前旅游景区的宣传仍然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很少有景区使用第三语言。由于西安和日本的距离优势,再加上西安与日本奈良、京都、船桥、小滨都是友好城市,这也就是说,在西安的对外旅游宣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宣传对象,而在旅游景区的公示语中日语的使用不太普遍,缺乏日语宣传。

1.2 日语旅游公示语时有时无

在有些旅游景区的公示语中虽然使用了日语,但也不完整,有的公示语有日语翻译,有的则无日语翻译,特别是景点的说明性文字则很少有对应的日语翻译。如青龙寺遗址公园是西安的一大著名景区,日本著名留学僧空海曾在此受学,后回到日本创立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因此青龙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是许多日本游客神往的观光胜地。并且1982年西安市同日本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协议在青龙寺遗址共同修建的空海纪念碑落成。1986年,青龙寺从日本引进千余株樱花树,种植于寺院,就是这样一个与日本联系紧密,见证了中日友好的著名景区里,有关青龙寺遗址的简介却只有对应的英语翻译。此外,像华清池、钟鼓楼这些著名的旅游观光地,有关景区的简介也都只有英语翻译。

1.3 旅游公示语日语翻译不规范

1)日语书写不规范

中日两国语言中有很多同形词,虽然有些只是细微的差别,日本游客也能够读懂这些与日本汉字大同小异的汉字,并不影响日本人的理解,但毕竟还是中国字,多多少少总会给日本游客留下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在华清池景区中有关“海棠汤”的介绍中,将“俗呼贵妃汤”翻译成了“贵妃汤とも呼ばれています”“贵妃”的“贵”在日语中应是“貴”,但在日语译文中被翻译成了中国字“贵”。还有将“唐代汤池殿基遗存”翻译成“唐代の宫殿の遗迹”,其中“唐”“宫”“遗迹”都是中国汉字,这些字在日语中应为“唐”“宮”“遺跡”。像这种将日本汉字和中国汉字混淆的错误在公示语的日译中很常见。

2)译文不一致

在同一个景区内,同一个景点的翻译应该保持一致,否則就会给游客带来误解或困扰。例如在翠华山景区中,一个有名的景点“夏之春”在不同的指示牌中被翻译成了“夏之春”和“夏の春”,虽然这两个不同的译文不会影响日本游客的理解,但是在视觉效果上有些混乱,会给日本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此外还有一些日译资料和公示语的日译不统一,比如在有些日译资料中将华清池景区里的“莲花汤、海棠汤、尚食汤、星辰汤”翻译成“蓮花湯、海棠湯、尚食湯、星辰湯”,而在景区的介绍文中翻译成了“蓮花の湯、海棠の湯、尚食の湯、星辰の湯”,虽然不管哪一种译法都能够理解,但却不够统一。

3)语法错误

在公示语的日译中还存在语法错误较严重的现象。以大兴汤院遗址公园景区中李世民雕像的译文为例:

秦王李世民,挖塘建池,亲民爱民,创建民间九财,开创大唐盛世,后被人们雕像供奉。

秦王李世民は塘を堀り、池を建てて、庶民を親しみ、愛していたため、民間の九財を創立し、大唐の盛世を開き、その後、人々に彫像を立てて、奉します。

在该译文中,“后被人们雕像供奉”翻译成了“その後、人々に彫像を立てて、奉します”,而“人々に彫像を立てて”是为人们立雕像的意思,这跟原文意思大相径庭,很明显属于翻译错误,应该翻译成“人々に彫像を立てられ”,而“奉します”不仅印刷错误,而且意思也不正确,可以改为“偲ばれた”。

4)用词不当

中日两国语言有各自的语言习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种习惯的不同。仍以李世民雕像的介绍文为例,其中,“挖塘建池”翻译成了“塘を堀り、池を建てて”,“堀り”是名词,是“沟、渠”的意思,所以应该改为“掘り”,“挖掘的”意思;“池を建てて”的“建てて”为“盖、建造”的意思,搭配不当,并且笔者认为“塘を堀り、池を建てて”过于追求字面上的对等,翻译成“池を掘り”就完全可以表达该句的意思了。

再比如,在华清池景区中关于“尚食汤”的介绍文中有一句“其他内官也可入浴”,翻译成了“皇帝の生活を面倒見る人たちが使った風呂場です”,在这个译文中“面倒を見る”是“照顾别人”的意思,但限定的照顾对象是下级后辈之类的,原文中是照顾皇帝,显然是用词不当,可以译成“皇帝の世話をする人たち”。

5)语体不统一

日语中有多种语体,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保持前后语体统一。在李世民雕像的日语译文中有多句短句,但有的句子是用动词的“て形”作为中顿形式,有的句子却是用动词的“ます形”作为中顿形式,按照日语的表达习惯一句话里前后应该保持一致,使用较正式的“ます形”作为中顿形式比较好。

2 原因分析

通过对西安部分景区的公示语日译的几种错误的分析,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第一是对日本汉字理解错误造成的,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其字形与现代汉语的字形类似有的甚至是一样的,很多情况下,把中国的汉字直接当作日语的汉字使用,刻意追求字面上的对等,但有时意思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是印刷的时候出现错误,在印刷之前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做好校对工作,导致假名漏掉或字形错误,从而产生歧义。第三是翻译人员多为中国人,并不完全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往往用中国式的思维去翻译,甚至有时会造成“中式日语”。第四是相关研究滞后,纵观有关公示语的研究,所涉及的语种极其不平衡,幾乎都是关于公示语英译的研究,研究成果颇丰,但日语公示语的出现较晚,与其相关的研究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内容上少之又少,并且相关部门缺乏重视。

3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其旅游业将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公示语作为外国人了解西安的“窗口”,其翻译及应用的规范程度体现了西安的整体文化素养和国际化程度。而日本作为西安旅游的重要客源国之一,公示语的日译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还有一定的紧迫性。尽快普及西安旅游景区公示语的日语翻译,规范景点的日语翻译,不但有利于日本游客更好地了解西安、认识西安,从而吸引更多的日本人来西安旅游,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展示西安的多元魅力,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馨华,王文贤.青岛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J].科技世界,2012(3):76-80.

[2] 王静.日语公示语翻译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64-65.

[3] 宫伟.公示语日译策略研究——基于日语及日本文化特色[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5):104-110.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公示语一带一路
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发展城市软科学建设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