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2019-09-10赵海涛
赵海涛
摘 要: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消化所学知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议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必须从对生物知识的被动接纳转换成对知识的主动获取,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优化初中生物试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一、巧用情景式教学
青春期的学生处于一个身心变化较大的时期,对于很多事物抱有好奇心,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分散注意力。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将生物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好奇点中,那么会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通过推荐情景化教学,也就是说把实验课堂情境化,把生活元素融入到以书本为主的实验课堂中。比如,在教学《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时,教师可以事先从菜市场买来海带、蕨菜、玉米这些比较常见的植物,把学生带入带日常生活的饮食环境中,并要学生观察这几种不同植物的特点,然后再要学生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给出这几种植物细胞形象的不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从面到里全面的了解到这几类植物的区别,帮助他们记忆。不仅如此,这样的课堂能把生物课本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巧妙地通过实验连接,更利于学生对于生物学体系化的学习。
二、采用虚拟实验
在生物学教学中,真实实验虽然直观,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根据中学阶段对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规划,学生每周不会超过3次课,如果每一次课都用真实实验的方式讲学,那么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会带来巨大挑战。虚拟实验是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对于实验的呈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完成实验。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虚拟实验的网络平台或者小程序。比如,“同步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虚拟实验室平台,里面总结了课本中主要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开始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到实验结果,以七年级生物上册为例,平台就开发了18个虚拟实验资源,学生通过登录学号即可登录进行实验,实验资源除了有教材上的实验外,还拥有考试备考实验,实验结束有实验测评和自我测评两项,学生可以通过测评结果对自己进行自查。另外,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基于手机开发的学科app,这些app中大部分是以教学和说明类主题,近年来基于初中生物教学开发的虚拟实验app也是有初步发展,例如,有一款app叫做“土豆生物”,这是一款专门针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程序,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虚拟实验和测验题库,帮助中学生能够在有趣的虚拟实验环境下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App中采用课件+插件小实验+例题+分析的方式将课本知识呈现出来,简单生动,更适合于中学生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在家巩固课堂知识。
三、加强课外实验
生物课中课外实验是对课内实验的补充,把一些耗时较长、操作困难无法在课堂中进行的实验转移到课外,是巩固生物知识点的必要方法。可惜的是,我国目前对于课外实验这种方式的引用并不乐观,教师应该通过以下几个小方式提高课外实验的效果。基于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是在家,教师可以跟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设立家庭实验室,因为生物是一门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把实验室搬到家中,不仅取材方便,而且能够帮助家长与孩子互动学习,增进家庭感情。比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这颗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家长共同制作馒头、甜酒的小实验,帮助孩子理解发酵,还可以建议学生与家长在家里共同养一些小植物,并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的小实验需要融入自己的劳动,也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生物的魅力。另外,课外实验也鼓励学生做一些科技小發明,小创造。如利用家中的废旧纸盒制作收纳盒,用空瓶制作花盆等等,主要是要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小工具的制作中开发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课外实验对于学生探索思维的发展极具效果,是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四、创新实验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验方法还停留在实验室教学,旧模式的实验方式对于学生和教师会产生厌倦情绪。创新出新的实验方式,设计更大胆的实验能够激发学习活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大赛就能够讲实验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还是以真菌学习这课为例,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发酵实验大赛,鼓励学生和老师制作面包、馒头、泡菜等产品,做自己的品牌和包装,在校内进行试吃评选出优秀的产品。创新的实验方法能够发掘一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这才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
五、采用探究性实验
在生物实验课程中以问题为导向,融入探究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自主获取生物知识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将学生分成5-8人每组的探究性学习小组,课前抛出课题要求小组自主去探寻答案,然后在下次课堂组织小组之间的探究实验成果展示,评选出优秀的课题小组。例如,在教学《被子植物的一生》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被子植物是什么?他们怎样生长?生长周期又如何?种子有什么特点?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小组通过合作和分工利用课后时间找到生活中常见的被子植物并自主研究找到答案,这种探究的形式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重视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简单易懂的实验中,通过课内外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互联网工具换发课堂活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君霞.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
[2]韩国娟.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