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磁铁》一课中学生“玩”出精彩
2019-09-10汤首双
汤首双
在一次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上,毛倩倩老师执教了一年级《认识磁铁》一课。毛老师精心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玩”中收获,在“玩”中发展,“玩”出了精彩。
毛老师为学生准备了能引发“争议”的材料:外形相似,分别用铁和塑料做的钥匙、串珠,以及用铁、铝做的瓶盖等。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学生果然出现了争议。学生争得不可开交,并提议用磁铁去试,老师立刻给他们提供磁铁,学生立即投入科学探究中。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毛老师善于把握“火候”,先让学生动脑,引导他们争议,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才让学生动手“玩”。这样做,学生探究的目的性强、效果好。
在实验中,学生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如:为什么有的钥匙、串珠、瓶盖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有些钥匙、串珠、瓶盖从外表看明明是铁做的,为什么磁铁不吸引呢?它们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
新的矛盾和疑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在强烈的探究欲望的驱使下,想出了各种方法:把钥匙折断、把串珠砸破、把瓶盖剪开……当学生折断、砸破、剪开材料后,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并发现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铁做的、磁铁能吸铁的特点。
这种让学生在“玩”中产生争议和疑问,在“玩”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发现奥秘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水到渠成。
当学生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点后,按照教材编排,还要进行其他相关内容的教学,如: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物体吗?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这时,毛老师充分相信学生,采用开放式教学,放手让学生“玩”,在“玩”中激发思维,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玩”法。学生听到可以用磁铁“玩”,立即来劲,动手“玩”了起来。他们不仅用磁铁找到了身边铁做的物体,还有了新的发现:
“我用磁铁吸铁沙,隔老远就吸起来了。”
“我用磁铁吸大头针,不挨着,隔一段距离也吸起来了。”
“老师,我用磁铁吸回形针,还没有挨着,回形针一下子就蹦起来被磁铁吸住了。”
“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物体”的概念就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得以建构。
有的同学还“玩”出了新花样:“老师,我的磁铁隔着一张纸能把回形针吸起来。”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其他学生“玩”出的花样越來越多,惊叹声不断涌现:
“我把回形针放在纸的上面,把磁铁放在纸的下面,能把回形针吸得跟着磁铁跑。”
“我的磁铁隔着塑料片也能把回形针吸起来。”
“我的磁铁隔着铜片也能吸回形针。”
“我的磁铁隔着一本书也能把回形针吸起来。”
“我的磁铁隔着桌面也能把回形针吸起来。”
“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物体”在学生大脑中逐步形成表象。
还有的学生脑洞大开,想出了更妙的玩法:
“老师,我把硬币放到装有水的杯子里,用磁铁也能把它吸出来。”
“老师,我把大头针埋在沙里面,用磁铁能把它找出来。”
此时,学生已经在应用“磁铁能吸铁”的性质了。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奇妙的玩法,真了不起!从这些玩法中,你能比较全面地说说磁铁有什么特点吗?”学生通过讨论,思维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他们自主地进行了归纳:
“我发现磁铁不挨着铁也能把铁吸起来。”
“我发现磁铁隔着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吸起。”
“我发现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我发现用磁铁可以帮我们找到用铁做的东西。”
磁铁的性质在学生精彩的“玩”中被发现,他们亲身经历,感受真切,兴趣深厚。在课结束时,学生意犹未尽,围着老师问:“老师,下一节课还上科学吗?”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教研室(4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