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活动 构建深度课堂
2019-09-10周佳甜
周佳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理性思维的提升一直是科学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作为科学教师,笔者时常思索:如果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实验材料帮助学生学习科学,但是达到的目的仅仅是教学生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那么学生的收获就太过浅显了。倘若我们能对教材再深思熟虑一些,对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设计再精心斟酌一番,是否能让学生的收获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至思维呢?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活动过程的设计安排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课堂所能达到的深度,从而影响学生从中收获的价值。建构深度课堂,需要我们注重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倘若我们能对教材中的活动进行巧妙的分割和合理的扶放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那么学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根据地预测”和“及时修正”的思维意识,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进而拥有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在整个活动中的收获将会更大。基于上述思考,笔者以执教《抵抗弯曲》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构建深度课堂的尝试和感悟。
活动巧分割,有助于学生有根据地预测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一定的预测,而学生的预测有时候是没有任何依据地乱猜,这样的预测是否真的有意义呢?如何让活动前的预测变得更有价值,笔者觉得可以将教材编排的活动做适当调整,比如将原来整块的活动进行一定的有機分割,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有根据地预测”并“及时修正”的意识,他们带着这样的科学思想学科学,会更加有效。
在执教《抵抗弯曲》一课时,我们会让学生对不同宽度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进行预测并检验。在教学中,我们一般会先请学生测试一条长25厘米、宽3厘米的纸横梁的抗弯能力,然后直接让学生同时预测当宽度变为原来2倍和4倍时的纸横梁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最后让学生完成两个预测是否正确的检验。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预测往往缺乏一定的依据,而是凭感觉猜测。如果我们把整个活动进行适当的分割,学生的预测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每组学生在测试完1倍宽纸横梁能承受的垫圈个数后,根据实验结果对2倍宽、4倍宽纸横梁的情况做出预测。
师: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我们用实验来检验一下,但这次实验只测量2倍宽纸横梁的情况。
(学生实验后汇报数据。)
师:请大家观察各组的数据,与你们之前预测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里?
生:预测好像都偏少了。
师:那现在根据2倍宽的纸横梁的测量结果,是否需要重新修正你们之前的预测呢?
生:需要。
师:好,请重新修正对4倍宽纸横梁的预测。
(学生重新预测4倍宽的纸横梁抗弯曲能力。)
师:这次大家根据之前实验的数据再次修正好了自己的预测,修正后的预测是否正确,让我们用实验进行检验,请同学们测一测4倍宽纸横梁的情况。
(师生一起完成实验数据分析。)
师:大家对比修正后的预测值与最初的预测值,哪个更接近实测结果?为什么?
生:修正后的。因为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正预测的话,可以让我们的预测更接近实际结果。
师:说得很好!预测要有依据,才能更好地体现预测的科学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编排,学生根据1倍宽纸横梁抗弯曲能力的测试结果,对2倍宽、4倍宽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进行预测,并在测试2倍宽纸横梁后,根据其结果对4倍宽纸横梁的预测进行修正。如此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尊重证据的重要性,以及预测是要依据一定的实验结果进行的,同时也可以在自己的原有认识与实验结果产生冲突时,及时进行有根据的修正,使预测值更接近实测值。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修正,当学生的预测值不断向实测值靠近时,他们的兴奋与欣喜不可言喻,这将促使他们逐渐内化这种科学的探究方式。可见,将整个活动进行巧妙分割之后,有助于使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与发展。
扶放巧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内涵,对教材中的活动安排做到合理的扶放结合。
在执教《抵抗弯曲》一课时,如果教师能先“扶”着学生,引领其用科学的方式完成一种因素的探究,再大胆放手让学生仿照着这种科学探究模式去自主研究另一种因素,学生的收获将不仅仅停留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层面。
师:刚才宽度因素的研究实验是老师引领着你们一步一步进行的,我们初次接触了“修正数据”这种科学的探究方式,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研究纸横梁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实验前,老师还是请大家预测一下原尺寸的纸横梁2倍厚、4倍厚的纸横梁分别能承受多少垫圈?
(学生填写并汇报预测结果及预测理由。)
师: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我们要用实验检验。参考上次实验的方法,这次实验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呢?
生:我们要先检测2倍厚的纸横梁,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去修正4倍厚的纸横梁的预测,最后再检测4倍厚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师:我们为什么要修正对4倍厚的横梁的预测?
生:因为有根据的预测才能更准确,如果能根据2倍厚的纸横梁的测试结果去修正4倍厚的纸横梁的预测数据,这样预测的数据会更准确。
师:嗯,能够应用前面实验中“修正数据”这种探究方法,把它运用到新的探究活动中,举一反三,非常好。接下来就请大家抓紧时间开始实验。
(学生有了前一个实验的操作经验,此项实验探究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序、高效了。)
在研究“宽度”因素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了“有根据地预测—实验检验—有根据地修正—再次检验”的研究方式,有了这样一步一步“扶”着走的基础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模式。此时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横梁的“厚度”因素,并在实验前引导他们相互交流,适时启发,学生自然而然会去仿照并运用研究“宽度”因素时的探究方式,从而将对这种科学的研究模式更加熟悉并逐渐内化。如此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思维习惯,在这种思维习惯的指引下,他们在日后处理其他科学问题时,也能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由此可见,对一些活动进行巧妙的扶放结合,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延伸巧增设,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学生能探究的科学活动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求。当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了相应的活动后,如果他们的研究也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结束,那么他们的收获就只能止于课堂。于是,这就需要教师能巧妙地增设一些延伸活动,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形成主动探究學习的科学精神,从而促使其科学思维的发展。
在《抵抗弯曲》这节课中,当学生完成“厚度”因素对纸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实验后,我出示了一根8倍厚的纸横梁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都测出了2倍厚、4倍厚的纸横梁分别能承受多少个垫圈,老师手中这个8倍厚的纸横梁又能承受多少垫圈呢?”问题一抛出,学生纷纷迫不及待地根据自己刚才的实验数据做出预测,根据之前的实验数据:1倍厚的纸横梁能承受2个垫圈,2倍厚的纸横梁能承受大约18个垫圈,4倍厚的纸横梁能承受大约130个垫圈。于是大部分学生预测8倍厚的纸横梁可能能承受600个左右的垫圈。但是对于这个预测,很多学生又产生了疑惑:8倍厚的纸横梁真的能承受这么多的垫圈吗?于是,在大家满是好奇的目光下,我在8倍厚的纸横梁上不断增加垫圈个数,结果当我放了大约750个垫圈后,纸横梁仍然纹丝不动。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课后,很多学生表示回家后一定要亲自测一测8倍厚的纸横梁到底有能承受多少个垫圈,还有些学生表示还要去探究一下16倍厚、32倍厚甚至更厚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到底有多强,与8倍宽的纸横梁相比又是怎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情况?
从学生的这些想法中,我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个延伸的实验已经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着他们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揭开更多科学现象的神秘面纱。倘若我们能在延伸实验中多做些思考与努力,适时地呈现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反复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探究欲望将逐渐被强化并转化为一种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的形成正是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学生的科学思维也将在科学精神的培养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著名教育学家斯腾伯格曾经说过,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深思熟虑地打磨教材中的各项活动,对活动做出合理的安排与延伸,那么我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出小学科学教学不可估量的长效作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