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2019-09-10李益明
李益明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斷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问题设置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所谓有效性提问,实际上属于提问教学法的一种,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提问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其中通过教师提问,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提问的方式,往往不是有效的提问方式,很多问题都不适用于教材内容的推进。因此,在教师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结合一定的教材内容,让提问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更好开展。
1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
1.1激趣生疑,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课由于教师重视基础,背诵记忆,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参与度和兴趣普遍不高。存在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堂以教师单纯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度低,教师仅以自己和教参的建议解读教材。可是,改变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模式,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推进的各环节,科学的、恰当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将重难点内容设计成课堂问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初中语文成为学生感兴趣有魅力的学科。
1.2提问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掌握的一把标尺
提问是为了有效的课堂互动,有技巧性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状态得以全面展现,还是教师对学习效果情况的掌握与检验。新课改后的初中语文课教学更要避免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语文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让课堂和课文知识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媒介。语文教师通过多种的提问技巧,可以在对学生学习情况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有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又可以对教学进行反思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优化和高效。
1.3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思维
自古以来,中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的教育思想,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的教学。稍加研究,中西方的这两种启发式教学的相同之处都是问题引导,孔子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训练,而苏格拉底是通过递进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总之,这两种教育方式都说明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
2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措施
2.1注意提问的有趣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有效性提问教学,首先教师就要知道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说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学习的自觉性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转变,但是这毕竟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完成,因此,初中生还是会比较喜欢一些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运用提问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采用比较有趣的提问方式,从而才能真正实现提问的有效性,促进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在教授《消息二则》的时候,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里会看电视吗?”,“会”学生回答,“那么你们一般看什么电视节目呢?”教师接着问,这个时候说什么的都有,像娱乐节目、电视剧等等。接下来,教师可以说:“那么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新闻么?”,“吃饭的时候会。”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就可以说:“那同学们,想知道新闻稿是怎么写的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从而吸引学生更好的进行课程学习,实现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运用。
2.2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不能随意设置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问题很多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提问意义,教师随口提问,导致的结果便是要么超出了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学生回答不上来;要么是难度过低,不具备思考、探究的意义,学生回答的兴趣泛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要格外注重所设置问题的难度,切不能贸贸然设置问题,以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科学的方法为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以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实现对所学语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2.3结合教材内容展开提问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运用提问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问题中的内容,大部分内容都不是围绕教材内容而展开的,没有办法达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也不是有效性的教学提问。例如,教师在教授《藤野先生》的时候,这篇主要是给学生介绍了藤野先生这一个人物形象,针对这样的课文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出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前后左右分为四人小组,针对主题展开探究。具体来说,假设教师给出的主题是“藤野先生”,教师就可以围绕主题,先让学生寻找“课文中所描绘的藤野先生的人物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在问题提出时,教师先不忙着要学生回答,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然后在内部选择一个小组成员都认可的答案告知老师,然后教师再问:“课文什么地方讲到藤野先生的人物性格,或者是品质?”,同样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文章内容,然后小组内讨论,最后再由教师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将问题和教材内容实现有效的结合,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结语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好的提问方法却并不仅仅只有上文所提出的三种,但无论怎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相信随着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会越来越多,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也会随之不断提高。若能如此,相信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将随之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与显著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先波.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提问的质量[J].考试周刊,2016(97).
[2]杨德智.问亦有度———初中语文提问的艺术[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