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需要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观
2019-09-10田广王娇
田广 王娇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历史性经济社会工程,需要全体国人为之努力奋斗。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修补缺陷的策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实现中国梦,需要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观,进而创建一个综合国力更强的新型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关键词]泛市场化;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发展观;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F092
1 引言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中国梦”战略构想,这个构想的实现将成为中国编年史上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巨大飞跃。[1]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思路,“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一项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2]中国梦在本质上并非孤立的、不与外界联系的,而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共通的。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国奇迹的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则是新时代政治经济建设中的重点。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世界范围内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加激烈,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道路问题、理论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是最核心的几个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处理众多复杂且多变的事物,不断吸收古今中外思想,创新出更高、更加智慧的引导艺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实现“方向对”“效率高”“结局好”的效果[3]。努力攻坚克难,方能完成中国梦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实现中国梦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4]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对各种社会形态进行过具体描述,他预言社会将会为人全面提供施展创造性才能的机会,而不是将人的发展限制在狭小范围内。而事实上,人类也通过社会实践中多方面、多层次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各种顺应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对“四个文明”的认识尤为深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体现为,“四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5];其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旦形成后,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就必须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必须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體地位,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2006—202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中国人民既面临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又面临着难得的世界和平发展机遇。“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艰苦奋斗,使得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并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保障国家安全,为全面建设美好幸福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要求我国要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核心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7]。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自主创新是基础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军事文化水平为代表的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详见表1)。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的发展就难以突破各种知识产权壁垒的限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发展和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创新前面的限定词“自主”两字,强调的是我们自己是创新的主体,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科学技术创新的过程,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国家产业技术水平,并能够掌握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曾强调自主创新,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强调实体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不能缺少的生命线。只有具备从广阔的世界眼光出发,增强全面创新的能力,才能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胜出一筹,将关键技术提高和使核心竞争力加强,提升综合国力以形成强大的实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2 共同富裕是目标
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8]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硕果累累,已鲜明地证实了这一正确认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不仅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历史转型重任在肩,要有“愚公移山”式的开拓精神,要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制订改革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吸收来自民间的创新想法和新鲜动力,清除一切阻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左”和“右”的言论干扰,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勇攀高峰。就目前的经济社会局势而言,有喜悦也有忧愁。人民大众已经亲身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用喜悦之心真诚拥护改革,同时也存在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南方与北方,西部与东部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城乡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在继续拉大(详见表2)。
除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之外,在其他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共服务缺位所带来的不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医患纠纷层出不穷等,这些情况也是以往经济建设中所未遇到过的问题。因此,要用创新的思维、探索的方式,寻找解决难题的答案。归根结底,提高民众的幸福感,让人民真正感觉到幸福,才是凝聚我国力量的真正纽带,是社会的安全阀。通过积极改革实践,推陈出新,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一些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好,保障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改革成果集体共享[9]。
2.3 新农村建设是重点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从农村开始,不久便席卷全国至今。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0]。”该规划强调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大力建设发展新农村,实行精准扶贫政策。目前,中国农业不仅承担着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人口提供生存的商品粮、油等,而且农业自身还承受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更大竞争压力。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分析问题,用适宜中国农村的新技术、新方式、新政策去引导和推动农业发展,创造绿色GDP,实行新农村建设。其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这样才有利于抓住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11]。为此,要着力解决农村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培养建设新农村的人才。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情况千差万别,工作难度很大,所以,政府要改革工作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的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4 勇于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世界市场的竞争事实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用昂扬的姿态和拼搏的精神完成自主创新,占领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制高点。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大量涌现的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水平相比,中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处于浅层次上(详见图1)。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真刀真枪”面对商业性科技竞争,不断攀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日本,高科技产业认定为技术密集,更新速度快,而且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并且能够渗透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12]。因此,坚持自主创新,并将自主创新的成果通过企业产品制造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占据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否则,就会因失去活力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倾力进行的技术发明领域,要投入一定的力量进行跟踪,保持能够追赶的速度。对于在国家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领域,要按照适宜国情实力特点的原则,寻求新技术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关,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分额。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大举进军国际商业市场的竞争,进出口总额显著上升,生产一些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满足世界市场需求,在高科技领域内,有商业性卫星发射、造船业等;在生活消费品方面,中国制造的服装、玩具、小五金、旅游鞋等商品已遍销全球,并成为这类领域的“世界工厂”(详见表3)。[13]要继续制定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科技改革政策,国家通过管理重大项目制度和市场体系引导普通项目科技竞争,保障中国在科学技术的不同层次上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经济已具备了较为庞大的经济规模,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开始真正接触到难啃的“骨头”。继续保持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在较低价格上涨区间运行,是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国家战略的重点。要通过创造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缓解能源与运输矛盾。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努力消除“泛市场化”思潮的影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国梦,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必然要涉及国家事务的各个方面,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具体领域采用相适应的建设和管理方式。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人们需要采用适宜这个规律的方法行事,在規律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其他各个社会领域内,同样具有各自的社会价值理念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们行事的途径也要有相对应的理论来规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有效路径,但市场经济并不等于“泛市场化”,所谓“泛市场化”倾向,主要指一些基础性、公共性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部门逐渐趋向于市场运作。然而,当卫生、教育行业等公益事业部门都被“泛市场化”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就很严重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原则是希望我国教育理念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实行全民素质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因此,要排除实现中国梦的障碍,就必须清醒意识到“泛市场化”思潮的错误影响。
3.1 公共服务领域不能奉行交易原则
不可否认的是,建立一个与中国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版本)第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在经历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和“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改革探索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可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又与中国国情相一致的改革指导方针[14]。基于对改革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认真反思之后,这条改革道路最终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在过去那种长期实行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对市场信息的判读容易受到主观认识等片面性的影响,市场活动容易被其狭隘的主观意志所支配。而违反市场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市场被扭曲,市场规律就难以正常发挥客观作用。为将这种不正常的被扭曲的经济体制改变过来,就有必要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流动起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所以,继续坚持改革是绝对有必要的[15]。
随着泛市场化改革思潮的兴起,人们将唯利是图和资本收益最大化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各项社会关系的唯一原则,扰乱了人们对国情的理性分析和科学思考。一些地方实际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表现出明显的削减国有经济比例和加强私有化份额的特征,最终使得许多国有企业被廉价出售,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此做法不加以纠正或制止,任其发展下去,国家政权的统治基础将有被严重侵蚀的隐藏危机。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清楚地表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国家的领导体制、政府机构、思想理论、司法、军事、民族和宗教事务等领域,深入进行的改革是完全不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那些部门也是完全容不得任何私有化倾向的。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环保等领域进行的改革,不能完全“以市场化为取向”为原则全盘私有化。同样地,对于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大量的非盈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改革,也要排除“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全盘私有化倾向,因为那样做就等于放任自流,结果只会削弱共产党的执政力量,使既得利益集团的所谓权益过度膨胀,危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6]。
事实上,即便是在经济领域,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必然会有一些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是不可能或不允许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更不用说私有化了。美国大学通行的经济学教材明确指出:“政府掌控生产国防军备这样的公共产品的物资或者资金”[17]。中国难道可以将国防工业市场化、私有化吗?答案是绝对否定的,而且对于世界各国也都同样如此。再者,真正的市场经济必然需要有一个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市场规则公开透明、交易过程规范有序、市场管理公平合理和市场环境法治公正的市场环境,那些有关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如国防工业的私有化,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实施所谓的完全自由的“市场化”的私有经济体制,在当代人类社会根本不可能存在。因此,继续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强化国家经营,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要按照经济客观规律进行,通过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最优化的组合,获取最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力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允许“以偏概全”,绝不允许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歪曲成为“市场化改革”。如此误导,与其说是幼稚,不如说是别有用心[18]。
3.2 “泛市场化”论调的偏激负效益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化程度还不够,一些该由市场调节的还没有交给市场,存在着许多使“泛市场化”现象能够得逞的空子。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薪养廉”的论调。与市场经济制度建立时间较长的国家相比,中国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相对较低。从常理上讲,公务员应该有与自己地位和贡献相称的工资,他们的辛勤劳动理应得到合理的报酬,而且报酬也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增加,但这并不等于高薪养廉。高薪养廉实际上是一种市场交易原则,即用高价去购买廉洁为公的行为。把市场交易原则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不可取的。廉政作为一种高尚行为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也不是用钱就能买来的。在政治生活中不能通行市场原则,应该讲政治、讲责任、讲道德,而不是讲金钱。不可否认,“泛市场化”思潮已经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麻烦。在改革的过程中,那些所谓的“泛市场化”论调的出发点一开始就完全偏离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方向,部分地区曾一度出现的经济社会混乱,实际就是由它们的谬误所致[19]。
需要反思与纠正的是,有些地方行政人员甚至将市场化理解成了全社会私有化,理解成了政府在甩包袱。在“市场化运作”的幌子下,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放弃了本来所应当承担的许多责任,且不说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的行为,就连一些公立的学校、医院和从事公益事业的单位都理直气壮地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为了“钱”和“利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更令人寒心的是,一些政府机关也想方设法利用各自手中的权力作为“资本”,换取性质上偏向于或符合于小集团的部分利益。在不少地方和单位公共资源的分配都被通过“市场化运作”转换成各自的利益。“权力资本化”和“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在官场也公然大行其道,腐败的买官跑官案件接踵发生,贪污公款事件也是屡屡发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泛市场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经济转型步伐过于唐突,大量城镇企业职工和乡村农民在没有其他替代措施保障的情況下,失去了原先拥有的许多社会福利,包括城镇职工的劳保、退休待遇和乡村农民在公社时期的劳动补助等。某些地方企业快速推行的“买断工龄”措施也十分不妥,结果造成了无数的下岗工人,下岗职工的家属也受到影响,由此影响的人数非常之庞大,使得原本就极为尖锐突出的就业问题更加恶化,由此形成了潜在的、破坏力极大的下岗失业大军。而且由于城市中小企业倒闭,就业机会减少,使得农村大批过剩劳动力进城寻找的就业机会也减少,这也成为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泛市场化”思潮浊浪掀起,所误导的改革进程显然是十分激进的,它干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正常秩序,十分具有破坏性。正好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必须让这个祸心暴露于天下,让路人皆知[20]。“泛市场化”论调掀起的浊浪,已导致一些政策或做法十分激进,危害了中国发展大船的稳定航行。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理论思想领域内,坚决批判“泛市场化”思潮,清除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修正带有泛化色彩的激进改革政策和做法。唯此,才能将中国梦规划的伟大蓝图变为现实。
4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练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条件差异性很大的国度内,单纯依赖经济学分析是不可能把握现代社会复杂性的。换言之,单纯的市场化不一定能够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所有问题。那些生搬硬套西方经济理论的做法,那些试图以此来影响甚至操作改革进程的论调,所推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一些贴着深化改革的标签而实际激进的方式,最后往往是搅乱了中国社会的和谐氛围。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为了拨乱反正,更加深刻地理解建设创新国家的意义,为了排除实现中国梦的一切障碍,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需要创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来指导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要明确建立或遵循以下发展理念:
4.1 提升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能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现阶段的中国一方面是欣欣向荣,另一方面也的确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国家必须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经济的现实,重新规划战略布局,否则将会失去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的全球战略问题事关重大,不可小觑。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符合民族复兴的内涵,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符合世界发展方式,它由只关注自我利益的实现到双方共赢的模式转变。中国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在某些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国家正逐渐具备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潜在实力。世界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新兴国家的壮大,往往意味着前一代霸权主导地位国家的没落。但中国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地位一再反复声明,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会称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步入新时代为世界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21]。
由于世界市场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要当世界霸主的国家绝不允许中国的逐渐强大,那些国家的小部分人一定会拼命遏制中国,并鼓吹中国大国崛起论。因此,中国要有属于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而这个战略布局的要点或说价值取向就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问题上,应当要有一个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一旦有了正确的国家战略,分步实施,中国将在50年内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达国家,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因此,当前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在彻底批判“泛市场化”论调的基础上,重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坚持“一带一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辅相成,有效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更雄厚和更有冲击势能的综合国力,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展现出一个复兴民族的雄姿。令人可喜的是,中国梦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既充满了协调发展的哲理,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路,通过在建设实践中的补充,一定会引导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天地[22]。
4.2 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同志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国有企业改革将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它代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产品所有权分离的过程。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创新,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雄厚基础,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突出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中。据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23](详见图2)。由此可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自主创新,树立能享誉全球的商业名牌产品,是能够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
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是指整个国家机械的“市场化”,一个先进政党的社会责任决不能被“泛市场化”的潮流席卷一空。市场经济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实质性表述也是纯技术的、具有很大局限性的,不能涵盖一切社会事物。所以,对“泛市场化”思潮应当批判,在破除错误说法之后,正确的理论才能建立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足安康,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权益保障,让全体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安全美好的国度内。而泛市场化言行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是对市场化改革的歪曲。真理再向前多跨一步就是谬误,把市场化变为“泛市场化”,就是迈出谬误的第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为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不断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4]。
4.3 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国内相关学者对此的建议有很多,公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社会变革或社会重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对此,有两点思考需予以明确指出。第一,市场经济不等同于市场社会。法国前总理若斯潘有句名言:“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25]。市场经济的确是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然而,它的原则却不能完全渗透或支配全部的社会生活。近年来,一些领域的改革频频出错,甚至出现重大危害,如医疗市场化改革和教育产业化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与“泛市场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在一个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基础上。现代社会学告诉我们,任何经济制度都是嵌入于社会基础之中的,没有一个好的社会基础,即便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也很难正常运作。
中国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需要不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实践社会主义在运用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时要避免盲目性,防范和规避系统性经济风险和危机,用理性视角看待和运用市场经济。[26]要杜绝资本主义式的剥削,保障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实质上也是国家利益。为此,习近平提出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它符合世界发展方式,实现了从关注自我利益到双方共赢的模式的转变,是对世界各国差异和相互依赖的正确认识[27]。事实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权衡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把握住共同利益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把握住共同利益,就把握住了所有制关系及结构、分配关系及结构,才能做到既不脱离实际、不迷失方向,又不落后于时代、不超越階段。从建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分析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构想和伟大中国复兴梦的构建的理解。
4.4 优秀民族文化是经济建设的灵魂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洗练和打磨出的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侵略压迫、谋求独立富强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历史虽充满变革,但它始终以昂扬的姿态继续前进,是因为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人民有着伟大的不屈不挠精神。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曾模仿过西方工业化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理论,其技术分析方法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应当继续发扬光大。但我们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理性的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要有四梁八柱,要逻辑自洽,要科学、专业、具体、精准。要实现这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就需要中国人民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自提出之时,就经历了“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对“中国自信”更精准的把握,是发挥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要求,是应对西方强势文化输出的完美回复[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市场经济理论目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更为谨慎地进行调整。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机械地引用一些仅从理论或技术角度层面看似没有纰漏的一些市场经济理论,那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忽略了“国情不同”这个关键性要素,没有实事求是,将中国的物质文明建设搁置于一个不存在的沙滩之上。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传统为参照,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可从以下三点加以注意:第一,单纯以GNP为指标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以人均GDP来考核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脱离中国人多资源相对少的国情,脱离自古以来形成的量入而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鼓励所谓的超前消费、信贷消费等,长期会导致消费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人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第二,过度强调经济效益会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两极分化,逐渐累积起不同程度上的群众不满,共同富裕目标就无法达到。第三,人们虽能认识到物质文明的发达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弘扬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过分注重物质基础,致使许多年轻人轻视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丢失了建设精神文明的主动权,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9]。
5 结论
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的经济社会工程,要求我们排除一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观,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途径,适当加以调整。发展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全民福祉和共同富裕,必须摆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位置——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向前迈进的方向,两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国梦。泛市场经济思潮曾导致的种种消极现象,使得部分人民对市场化发展有所迷惑,甚至感到不满。学界人士在分析此类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做出了不同层面的解读。他们认为,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泛市场化”问题,我们需更为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含义,理解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的具体内容。对于改革中的许多具体问题,从具体内容出发,包括一些改革措施是否存在向个别利益集团倾斜的偏向,或者宣传某些口号或不正确的价值观,都需认真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盲目从众。只有这样严肃认真的做法,才能保证市场化进程“不偏不倚”,才能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社会工程的征途上,我们应当夯实经济基础,突出高技术手段支持下的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强敌在外,国家不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另外,从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看,我们需建立推进创新型国家的系统理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要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有效构建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30]。我们要以调整国家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为依据,以营造最充分的就业环境为方向,以实现全民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为阶段性目标,人民才能生活富裕幸福,国家才能强大兴盛。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或策略进行必要调整之时,必须彻底抛弃“泛市场化”的谬误,该否定的要实事求是地否定,否则就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做好上述几个战略方面的调整后,再对现有的行政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管理层面出现的腐败现象[31]。
总之,从发展角度看,我们必须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观,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作为我国重建社会大家庭的准则,努力构建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创新型国家。市场经济理论仍需继续充实,但必须对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必要的重新解读和升华。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逃避的余地,唯有排除阻碍实现中国梦的一切障碍,攻坚克难将国家建设搞得更好,更强盛富裕,才能实现国家领导集体规划的宏伟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 李跃华.文化中国之崛起与中国梦[J].领导文萃, 2012(1):24-26.
[2] 郭鑫颖.中国梦理论与实践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4(6):160.
[3] 田广,戴琴琴.泛市场化批判[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1.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2.
[5] 黄清迎, 申曜林.探析四个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怀化学院学报, 2012, 31(4):36-38.
[6] 李克强.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J].理论参考, 2010(9):5.
[7] 劉斐斐,黎海波.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的融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