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探究

2019-09-10张书洋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张书洋

摘 要:新高考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许多新要求。优化实施分层教学,加强探索应用教学策略,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各个学习程度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即教师灵活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差异性学习情况,将他们划分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不同的学习群体,并施以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们在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在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往往良莠不齐,所以,推广实施分层教学就尤为必要。下文,将简要做几点阐述,探讨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一、巧设分层提问,活跃探究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是学生参与的活跃度很低,只有部分学生能与教师积极互动,而许多学生则情绪低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讲课过于复杂,问题过于深奥,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分层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动力。分层提问就是利用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作答。简单的问题可以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难的问题则可以进一步锻炼中等生、优秀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设置如下层次性问题:“(1)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2)已知直线L:3x+y-6=0和圆C:x2+y2-2y-4=0相交,你能据此得出哪些信息?(3)已知直线和圆的解析式,你有几种判断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方法?请详细说明。”

面对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初中数学基础内容,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为了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教师便尽量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此题。而第二个问题稍增加了难度,它需要学生在掌握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具体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这要求中、优等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最后一个问题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清晰且完整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系统构建和知识总结能力,适合优等生作答。通过设计分层提问的过程,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思考,进而实现有效的释疑解惑。

二、精设分层作业,激发探究动力

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对巩固学生数学知识、锻炼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不爱完成数学作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分层作业,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分成几个模块,指引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做。因为作业被分成各个模块,难易之间的界限较为清晰,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胜求知心理,促使他们主动攻克难题,从而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

例如,为学生布置《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课的作业时,教师将作业题划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个难度等级。如范例:“(1)基础题:函数y=1/5×sin(3x-π/3)的定义域是____,值域是____,最小正周期是____,振幅是____,初相是_____。(2)提高题:函数y=sin2x-cos2x(-π/6<=x<=π/6)的值域为?(3)拓展题: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边的边长,若cosA+sinA-2/(cosB+sinB)=0,则(a+b)/c的值是?”其中基础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域、值域、周期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题则对基础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式,考察学生的知识應用能力;拓展题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学生偷懒,保证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将其中的基础题和提高题设为必做题,拓展题设为选做题。通过这种分层方式,尽可能缓解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反感,充分利用设置难易程度适宜的作业,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消化所学知识,实现数学作业训练的教学价值。

三、活设分层评价,促进共同提升

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各具差异,所以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对学生实施分层评价,即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严格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稍微放宽标准,以鼓励为主。在评价学生数学成绩是否进步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进步空间,不要只关注优等生的进步而忽略了后进生的努力。只有做到科学的分层评价,才能有效激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等差数列》教学中,有一道例题: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首项和公差。指导学生解答题目时,教师针对各个程度学生分别设置两类评价标准:(1)解题思路合理,结果正确;(2)解题方法新颖,解题过程简单,结果正确。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基本都是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解,教师便只要求他们能得出正确结果;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便鼓励他们能充分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用新颖的方法来求解。于是,部分学生便用a12减去a5,将得数除以12和5的差来求公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巧妙利用科学手段,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激励全体学生一起进步,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文震.谈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陈美兰.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