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当前美术普及的民间新动向

2019-09-10王秋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普及大众

王秋艳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经济,共享共赢成为思考问题的时代主流。少数人掌控、享受艺术的局面随着网络普及已经被冲击被打破,提倡美术普及,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美术的福利,得到美术的熏陶,乃至用美术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感性、形象的认识,是时代的趋势。本文所说“美术”是指用一定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泥土、木头、金属等,塑造可视视觉形象,反映自然或社会,表达创作者思想观念或感情的艺术活动。美术的表达是人类发展史上比文字还早的表现人类生活的方式之一,以美术作品的形式通行于世界,超越语言文字,跨越不同民族文化藝术的差异,形象展示各民族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传达人类情感,对整个世界和谐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普及这个提法指向于跨越与美术学科限制,面向人民大众所有人都敞开的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欣赏以及美术收藏等活动。

艺术来源于人民最终还要回归于人民大众,思考如何用美术的精神食粮惠及人民大众,谈“回归于人民”的美术普及,比建筑高深理论更有现实意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学校所推进的美术普及、美术教育卓有成效,成绩值得肯定和自豪。而社会上有眼界的民间机构积极进行美术普及的各项举措,亦引人关注,主要呈现从美术的产出到美术的接受这两方面的新样态:

一、 联合国际积极艺术力量,打破美术创作门槛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理念,无论美术馆博物馆、各大高校等国内美术机构还是民间美术组织与国际交流非常活跃频繁。其中美术普及做出社会效果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意向世界 多彩中国”这个微美术项目。意大利贝纳通基金会的“意向世界”项目,是面向全世界人们征集、展示一种微美术的形式与概念。2016年由北京正视引入中国,开始广泛征集民族微画,名字是“意向世界 多彩中国”。任何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免费领取10X12cm 的小画框,题材不限,手法不限,所用材料不限,只要有艺术创作想法、意愿或冲动,就可以大胆去尝试!

这个创意非常吸引人,一时间著名的艺术家、诗人,各行各业不具有绘画基础的普通民众等,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在这里艺术不再是属于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精神园地,也远离只能放置在巨大展厅空间里的巨幅创作,而是关注现实生活,表现大众生活与艺术心理的各个真实的层面,鼓励所有有兴趣的大众参与进来,并不否认精英艺术家的价值,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艺术家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广大群众基础的。笔者作为多年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人深切体会到,如果脑子里老是想着创作一幅大作,此外一切都得靠边站,一切生动鲜活的思绪都得推开,这样就丧失生活本身鲜活的小乐趣。

群众都有艺术参与的权利,文化的文脉要发展,不打击群众参与的热情,同时不怀疑精英艺术的优秀,中国即将出现伟大的艺术家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保护大众参与书法的积极性,同时保护先进的引领时代的艺术家的发展道路,好作品最后会有目共睹而留下,差作品会随风而逝。后现代艺术元素的引入,作品构思与形式空前丰富,这是一个宽广且令人充满期待的思路,这个思维创新点将会为中国艺术家提供更为广阔而深邃的艺术天地。人们如果有时间去欣赏世界,就不会缺乏搞美术的动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画家都是由现实生活提供画画的动机,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人们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有权也应该得到表现,微美术恰恰提供这种可能。“意向世界 ”来到中国,开启的是艺术平等的概念,在这10X12cm小小画框上呈现每一个人、每一个地域、每一个内心的广阔视野和丰富的世界,可谓“一沙一世界”。众多微作品放在黑色格子里,几十幅一组展示,形成艺术的马赛克,使多元并置和同时空展示得以实现,展现出共享美术的一种新样态,这是对中国既有美术现状提供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思考。

二、消除普通民众美术欣赏与收藏障碍,引动国内大众美术消费潮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进步,人民大众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如书画市场泡沫破裂,这些都是中国美术市场出现的问题、成长付出的代价。前些年人们刚刚富裕,很多人比车、比房,这些年人们比精神财富,比国外游历比收藏,比墙上有没有高雅的书画美术作品。回到原点上讲,美术使用简单朴素的审美形式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这来源于生活的作品怎样真正的“回归人民大众”,怎样 让人民大众都能轻易欣赏、收藏美术作品,这也是中国美术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浙江省的浦江、安徽省的萧县、山东省的高唐以及甘肃等地的书画之乡,其形成有其地域文化的原因,是响应这种需求应运而生。还有这两年在北京做的比较有影响的是博宝的“艺品万家”,都共同推动人民大众美术消费时代的到来。让普通大众都能买得起美术作品,美术商品化,而不是奢侈品化,让美术作品真正挂在千家万户的墙上,现在全民的文化素质在提高,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有品质的美术作品。在中华民族日益复兴的今天,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高雅的书画美术作品可谓当仁不让。致力于实践的带领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广,让艺术家和人民紧密的连接起来,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让艺术家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小结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多,美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纵览这两方面新动向是否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启发或积极参照?笔者初步思考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反观中国美术现状,我们是否把艺术创作进入的门槛设立过高,普及美术,引入普通人的参与对于建立起当今艺术体系和法则,对于挖掘、揭示艺术的真正本质不是干扰,而是提供更广阔的土壤。艺术是什么?在当今已经不是理论家来界定的,而是要把它放进公众的视野,人民来参与,然后由社会舆论和大众来判断。打破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并全面地诠释了日常性与艺术性,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差异与雷同特征。微画展形成了一个系统,利用生活中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电影、录像、书籍、目录编辑、乌托邦设计等传媒技术,使人们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方式,动摇了大众根深蒂固的艺术观念。针对中国的现状,怎样转化国际积极力量,怎样调适自己的艺术创作与艺术行动,是需要动脑子的。民族微画需要成长,积极吸取社会的精神能量,下一步才会有所大作为。

然后,普通大众参与的这种艺术的行为和过程,比画面反映内容及其本身显得更重要,美术成为了改进和转变大众的一种积极方式。博伊斯是把艺术从象牙塔引出来,归还给大众。美术作品提供了可以相互交流的舞台,从而超越了一切理论表述。重要的是我们的发现,而非我们的期待。艺术主要体现视觉触及的力量,不可能负担政治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的思想重任。当人们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内心就少了些浮躁,多了份宁静。在最短的这块板,能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进来,艺术汇聚大众进入,正是可以提升的一块“可耕地”。顺着由这两种普及美术新动向启发,再展望远一点的话,还可以长期创立大众美术参与学校,使公众普遍认识到美术创作可以成为一种自己想参与就可以参与的能动的实在的事情,公众学着把美术活动看成是一种社会生产,那么当代艺术的成果得到公众自然而然的接受,得到深入人心的认可。这种方式提示人们美术已经不是私人感受,而是与社会和公众相关的文化形式。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普及大众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