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2019-09-10陶梅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传播防治症状

陶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养殖业也迅速崛起,其中猪养殖业的发展最为迅猛,在许多的地区,猪养殖业已经颇具规模,然而同时由于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导致猪的各类疾病、传染病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猪蓝耳病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猪疾病,为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分析和防治措施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内容。该文首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简单介绍,阐明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并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88

0引言

近年,猪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较大的规模,安全而稳定的猪的养殖、生产和供应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随着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高致病性的疾病如猪蓝耳病等的频发,严重影响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的研究。

猪蓝耳病是一种称为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感染性都很高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猪蓝耳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性猪疾病,首次发现与北美,后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1996年,我国研究学家首次分离出猪蓝耳病的致病性病毒,确定我国也有此类病毒存在,后猪蓝耳病逐渐出现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成为我国广泛存在的猪流行疾病之一。由于该流行猪病的治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猪养殖业的生产和经济,受到各界认识的广泛关注,并积极探寻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及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作为一种接触传播性很强的高致病性疾病具有特定的流行病特点和相应的传播途径[1]。

1.1流行病学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区域性强、传播迅速、发病急性等特点,发病概率不受年龄、性别和猪品种的影响。一年中每个季节都有可能来临,在一般湿度和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率会显著增加。猪蓝耳病的发病率较高,很难进行治疗,因此导致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通常母猪的流产率大于30%,也会出现发病死亡的现象,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通常杂种猪和本地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良种猪。其他鸡、鸭、牛等动物通常不会出现这种疾病。若在染病后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其他猪病疫苗不但不会治愈,还会显著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若某一猪群中发现猪蓝耳病,该病会持续的在猪群中进行感染和传播,引发此种病的病毒可以在主群体中存在并且循环传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如流产等,各个年龄段猪尤其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猪疫病。

1.2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传播途径有很多,传染病的主要来源与病毒是猪还是猪,猪的猪病毒存在于唾液、鼻腔分泌物,尿液和母猪牛奶分泌物和公猪精液,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播方式[3]。对于猪圈舍的环境,圈舍环境、养猪用具、猪的饮水及饲料,还有圈舍中的污泥等中病毒在水和污泥中的存在时期较长,是病毒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此外,空气传播和与病猪接触传播也是蓝耳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生猪养殖规模和密度越大,疾病传播率越高,猪对疾病的易感程度越高。

2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因为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病症状,但大部分猪染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通常会达到40°C以上。猪蓝耳病的普遍特点是患病猪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母猪在感染蓝耳病后,体温会高达41°C,食欲不振、嗜睡、呼吸困难、身体有些部位皮肤发紫[4]。怀孕的母猪遭受流产、早产和死产。仔猪体温升高,皮肤苍白,后肢麻痹,肌肉震颤,生长缓慢,死亡率高。虽然新生仔猪外表健康,但很快就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此外,死亡率非常高。仔猪死亡后,会出现眼结膜水肿等症状。

3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接触性传播很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要根据其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传播途径等研究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3.1疫苗免疫

因为不一样的猪的染病症状不同,因此猪蓝耳病的疫苗防治对于不同的猪的剂量使用也应是不同的。对于母猪,需在猪生产的1月前注射疫苗,每头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剂量为4mL;对种公猪,每头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剂量为4mL,每6月要免疫1次;对于年龄为23~25日龄的仔猪,开始每头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剂量为2mL,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会获得更好的疫苗防治效果[5]。

3.2中药治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预防性和急性期的防治可采用中药药剂,目前研制出的中药剂方有清瘟败毒散、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等中药剂方。清瘟败毒散的重要方主要包括生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等中药材料,将这.些中药材粉碎、搅拌,或者是煎水滤渣后制成饮用试剂,由猪自由饮服,每次的服用量根据猪的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饮用1g的药量,对于100kg以上的猪的用药量要逐量递减,接连使用2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预防期的治疗用药的药量要减少到一半。

3.3综合防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与该病无关的疫苗进行防治,减少打针次数,少抓猪,尽量使其安静静养;保证猪舍的清洁无菌,及时进行打扫,可经常性蒸醋对空气进行灭菌,注意通风,保證猪舍的温度适宜;在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有利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正确的处理死猪,密切关注猪的健康状况。

4结束语

在今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措施中,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和传染特点进行相关防治措施的制定,尽可能控制猪传染病对猪养殖业的经济影响,保证我国猪养殖业的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鹏伟,章熙霞,李凤玲,等.猪瘟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时间和先后顺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2,44(5):80-82.

[2]刘芳,高登慧,欧德渊.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学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8):108.

[3]于剑.浅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7):93.

[4]赵春萍,史开志,王婧,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研究进展[凹].中国畜禽种业,2016(10):125.

[5]俞鹏,刘文泽,蒋国才,等.高致病性猪蓝耳活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调查[J].湖南畜牧兽医,2015(2):85.

猜你喜欢

传播防治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