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教学立意,培育核心素养

2019-09-10林惠琼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史料学科核心素养

林惠琼

摘 要:新一輪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中,围绕教学立意的确立与达成,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通过确定教学立意,树立唯物史观;指导学生研习史料,形成实证意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加深了历史理解;最后在历史情境中升华感悟认识,从而在教学中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君主立宪;史料;教学立意;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将培育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在准备人民版《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时,笔者尝试着以教学立意引领课堂,激化学生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确定教学立意,树立唯物史观

在准备《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这一课中,笔者依据课标,结合学情,对英国独特的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将本课立意确定为:“和平渐进的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通过“权力的转移”这条主线,依托典型史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将围绕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博弈”的重大事件,连接成环环相扣的教学链,突出“渐进”,明晰“创新”。这样,历史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学生得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探究历史过程中,理解英国的君主专制被君主立宪制所取代是大势所趋。教师通过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深化了教学立意。

二、研习历史资料,形成实证意识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历史研究的依据,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历史学科的特点注定了历史教学中对主题的实现和突破,最终还是依靠史料的呈现和解读”。[1]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中,围绕教学立意,对史料进行了选取研读。

1、精选史料:本课为专题七第一节,上承古代希腊罗马,时序上缺少了中世纪,因而学生对代议制背景知之甚少,而被称为“议会之母”的英国议会和王室传统也是教学中避不开的内容。为此,笔者补充了《大宪章》由来,并展示内容。《大宪章》的签署,反映当时的议会用法律限制王权的尝试,让学生明白英国有着“王权有限,法律至上”政治传统。但是,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专制盛行,查理一世更是信奉君权神授,经常越过议会征税。这就违背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原则,于是,议会展开对国王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随之爆发。

2、精细思辨: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而史料不足可能导致对问题认识片面,史料过多也可能导致结论的相互矛盾。这就需要在史料实证过程中,除了选取可信史料,还需注意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在讲述处死查理一世这一内容时,出示材料: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史》中引用了一位当事人的日记,日记中写到:“看到砍下来的头颅,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学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英国民众对查理一世的死抱有极大的同情,这与学生的固有认知发生碰撞,在判断思考中,历史人物不再以单一的脸谱出现在学生面前。此材料的呈现也为后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埋下了伏笔。

出示伏尔泰《风俗论》中对克伦威尔评论:“他虽然不称王,但比任何一位国王都享有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荣华富贵”。

克伦威尔死后,英国人高兴地为他举行了葬礼。历史再一次让人难以理解:专制君主查理一世去世,人们为之悲伤叹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者克伦威尔去世,人们为之欣喜。这又是为什么?

接下来的教学中,让学生关注查理二世没有履行复辟时“尊重议会和先例”的承诺,他强化专制统治引起了英国各界强烈不满。但此时英国已不愿再采用极端的暴力革命结束王朝专制,他们采用一种“不流血”方式来解决冲突,这就是后来英国人引以为豪的1688年“光荣革命”。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不同角度的材料,让学生迅速理解英国的政治变革为什么选择“和平”这样一条道路。通过材料的解读,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细致地辩析所收集的史料。论从史出,需要思辨的精神。

三、推进问题探究,加深历史解释

教学中如何将史料有机结合,关键在于问题的选择。围绕英国和平渐进式的制度革新,笔者选取了文献资料,精心设问,步步深入进行解读。出示材料:

钱乘旦语:“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的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

和平渐进的政治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3]“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他树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4]

问题探究1

(1)1688年宫廷政变为何称作“光荣革命”?

(2)由谁决定新国王的命运?“光荣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引导分析,学生看到国王权力来源发生变化,由“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议会授予),进而理解光荣革命实质和影响,落实了历史解释。

展示《权利法案》第1、3、4、6、9、13条。引用《王位继承法》。

问题探究2

(1)《权利法案》由谁颁布?为什么颁布?

(2)《权利法案》为何以“权利”命名?颁布前后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3)议会如何保障转移来的权利?

(4)《王位继承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权利法案》由议会颁布,国王受制于议会和法律,不能再凌驾议会之上,议会的司法独立、言论自由、定期召开的权利受到保障,国王权力逐渐减少,议会的权力逐渐高于王权。作为《权利法案》的补充,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掌握了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这进一步削弱了王权,强化了司法独立,消除了王朝复辟的可能性。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探究,学生很清晰地了解英国发展君主立宪制道路上的和平与渐进方式,为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做了铺垫。

提供一組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史料,设置一组紧扣教学立意的问题,两者的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加深历史解释。

四、创设历史情境,升华感悟认识

关于英国国王如何丧失行政权,我采用一组历史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情境一:英王乔治一世不愿意参加内阁会议。国王行政权逐渐丧失,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先例开创了,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情境二: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的首相。国王的行政权转移到首相(内阁),开创了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惯例。

情境三:“1746年,国王乔治二世否决了首相配兰的提案,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5]国王行政权的进一步旁落,英国责任内阁制一原则形成: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情境四:“议会下院……通过了对诺斯内阁的不信任案,诺斯辞职。1783年小威廉·皮特组阁,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他大获全胜”。[6]学生总结出责任内阁制又一原则:如果内阁受到下院多数反对,首相就要辞职,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通过这一组历史情境,学生明确国王向内阁转移了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接着,再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运作模式图,引导学生从国王、议会、首相(内阁)、司法角度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英国政治智慧和创造力的思考,认同和平、渐进、创新的改革方式是实现政治进步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理性分析,生成正确的历史理解与历史价值观。

总的来说,教学立意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确定下来的课堂教学要达成的最主要目标。教师的教学意图、思想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影响在学生成长上。因此,确定教学立意时,关注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升,对课堂教学至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袁廷虎,主题教学设计下历史材料的选用[ J],历史教学,2015(8).

[2]李小萍,让星光点亮夜空——中学生史学阅读实践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

[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192.

[4]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65.

[5][6]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3-256.

猜你喜欢

史料学科核心素养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