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社会领域教育经验解读

2019-09-10曹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曹霞

摘要:幼儿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幼儿阶段是孩子养成性格、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幼儿园要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这个时期,幼儿要学会怎样与父母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怎样与父母之外的人相处,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怎样约束自己,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幼儿园阶段的社会领域方面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帮助他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关键词:学前儿童  社会领域  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

引言

当前,很多幼儿园都会对孩子们进行社会领域的相关教学,帮助孩子们慢慢与社会接触,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与人交流与沟通,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二是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三是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进行自主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一些技能和能力。四是在活动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则,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学会尊重别人。五是教育幼儿学会爱护公共财产,爱护自己和别人的物品,爱护环境。本文针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核心经验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为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一、社会领域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与五大领域内容的构建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对社会认识的初步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对社会的初步认识都来自教师的指导与教育。幼儿园教师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教会他们基本的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教会他们懂得礼貌,学会尊敬师长与父母,爱护公共环境与财产。在幼儿园阶段要求他们学会社会领域的基本技能,学会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构建五大领域内容的学习,安排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各项能力,训练他们基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行为。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要求,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学习需求,课程安排与设置要合理,应在幼儿理解并接受的范围之内。

(二)社会领域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终归是要接触社会,与人交流沟通的,而幼儿园是一个较好的平台。在幼儿园中,有老师和小伙伴,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领域中有很多是要求幼儿要掌握一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从小做起,幼儿阶段是他们性格养成和接触周围环境的起点,这个时候如果能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学前教育中,社会领域方面的教学是必要的,这方面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对社会的初步認识,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把握好教学目的和方向,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学前教育社会领域教育经验解读

(一)人际交往

1.内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幼儿园阶段的人际交往只需要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学会与别人打招呼,掌握一定的进餐礼仪和行为习惯。当幼儿有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时,老师要及时纠正,培养他们合理的进餐礼仪与正确的打招呼方式。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活动来教会他们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体验与同伴共同玩耍的乐趣,在活动中体验交朋友的乐趣。

2.学前儿童人际交往发展的特征及趋势

学前儿童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他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大多会得到父母的溺爱,从而导致孩子在与别的幼儿交往时不懂得忍让与分享,普遍都有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别的孩子之间的矛盾,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而且有些孩子由于性格的问题不喜欢与别人相处,或者与别人相处时容易产生矛盾。目前,学前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愈来愈趋向于从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人际交往的乐趣,在活动中发现他们交往的问题与矛盾,鼓励他们解决问题和矛盾,与其他伙伴和平相处,体会人际交往的乐趣。

(二)社会适应

1.内涵

“社会适应”,指个体逐渐地接受现有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对于环境中的社会刺激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反应的过程。幼儿园的社会适应要求孩子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出一系列活动和反应,对各种社会活动感兴趣,并为此做出努力和改变,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愿意倾听别人的诉说,和父母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系列活动和行为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懂得一些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

2.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特征及趋势

学前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有专家通过对某市936名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调研发现,女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比男童高,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显著提高。学龄前儿童,无论从行为方面,还是从思维能力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动作发育成熟、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基本需要能力得到掌握,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个时期的儿童更有主见,因此,教师在培养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时会更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力,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从行为中一步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前教育社会领域核心经验的实施建议

(一)学前教育社会领域活动与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有机融合

学前教育社会领域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形成更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生活中日常的行为做起,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并改正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前教育社会领域活动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

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前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方式都是要回归生活和家庭的,因此,只有老师教导是不行的,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在幼儿教育中做到社会领域活动和家庭、社区有效的结合,家长的监督工作应当与老师的教导工作同步进行,家长要在其中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与教师共同监督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与老师切记不要催促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结束语

社会领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有利于加快幼儿社会化进程,激发幼儿内在动力,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发展,提高幼儿自身的人格素质。因此,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社会领域方面的教学普遍存在,旨在提高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约束他们的日常行为。帮助他们在各方面都有效地发展,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莲.幼儿园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

[2]党进.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27).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