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形结合”

2019-09-10丁晓棠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丁晓棠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新教学手段,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字图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识字更简单,文形结合的方式让阅读更直观高效,思维导图让习作更高效,以此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形結合  高效教学  语文素养

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语用能力,其中不但包括识字写字能力,还包括阅读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基于形象化图形产生显著的感知能力。由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基于“文形结合”的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升级,既能够使学生准确把握汉语言的典型特征,也能够使学生全方位地提升语文素养。

一、字图结合——趣化识字教学

对于汉字来说,其独有特征是表意性,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每一个汉字都具有典型的故事性,同时还蕴含着历史性。因此,在针对汉字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字图结合的方式,以此引导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字形。基于辨析字理的方式,使学生既能够形成对汉字的深度认知,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汉字所独具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刚开始接触的汉字都非常简单,大都为象形字。这种汉字出现最早,不仅在金文,甚至在甲骨文中都能够发现这些汉字的最初写法。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针对这部分汉字的展示,大都会基于实物图形或者以概括抽象图形的方式,并备注相应的古文字的写法,最后展示当前的楷体文字。字与图的相互呼应,古与今的相互对比,既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在造字过程中的相关情境,也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字形。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握图形,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认知。

在呈现图片进行教学之后,基于古今不同的书写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其外形上的异同,展开丰富的想象,发现笔画和实物的树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以“木”字为例,图形结合以及古文字的融入等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木”的写法,并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休”这个字,并为它配上倚靠在树边的人正在休息的场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增加笔画,引导学生基于字理展开辨析和拓展。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助于学生对字形的感知,也有助于对抽象符号的突破。基于字图结合的方式,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以为学生想象提供线索,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汉字的认知、把握和理解记忆。

二、文形相融——深化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基于文形相融的方式展开阅读,既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记忆,保障阅读的高效性。这样的阅读方式,才能够被称为有意义的阅读,才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1.借助朗读示意图,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只有充满兴趣才能够真正实现百读不厌。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朗读的高效性,使学生和文本以及作者之间进行更深层面的对话。朗读示意图就是这样一种高效的辅助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这一内容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在对此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直接讲解的教学模式,而是首先向学生以课件的方式呈现朗读示意图。

师:对于这样一句话,你们认为怎样朗读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无穷丰富的变化?(教师首先指明一名同学进行朗读,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声音洪亮)

师:响亮的声音,如同女高音,但是怎样才能够突出其变化性呢?(之后,教师再指明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朗读得过于平淡且无特色)

接下来,教师借助课前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句话。

在课件中字形、颜色以及符号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促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有效拓展,学生基于这种改变发现语调的轻重缓急,或者高亢或者低沉,采用这种形式的阅读必然能够更充分地体现“花腔女高音”。

2.借助课文结构图,把握文章脉络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透过文章触及“血肉”,感受到文本架构。在了解了作者的基本写作思路之后,借助相应的线条以及简明的文字,基于个性化的图案,对文本的结构层次做出相应的标示,这就是文章结构图的设计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握范文,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结构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文本脉络集中概括于一幅图中。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架构,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文本内容,形成对写作思路的初步感知。当完成这一步骤之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必然会有所降低,也能够充分地激发想象力,甚至还能够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形成对文本的自主思考。这既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和拓展,也有助于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鲸》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由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自行设计文本结构图。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感知文本,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和简单说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实际上,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文本结构图,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形成图像化思维,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结构的图像化处理,由此必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方式,是对传统讲解模式的颠覆,却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成果,既清晰直观,又能够准确突出重点,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三、思维导图——优化习作教学

一篇优秀的习作,既要包含新颖的立意,也不能缺少遣词造句方面的准确和精雕细琢,还要有整体的巧妙构思。然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极容易被忽视。在开始写作之前,先针对文本思路进行设计,必然能够融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为一体。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五下第八组习作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在讲解之后布置学生展开习作练习,而是引导他们基于文本结构图进行构思。这一步骤,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到自己想写的内容、怎样对写作材料进行确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头以及结尾、在重点部分描述怎样的事件,等等。在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之后,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对表达方法以及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比如在对事物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拟人或者比喻的修辞手法;在针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基于表情语言或者动作。这样的写作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习作的具体性、生动性以及灵活性。下图中所展示的就是学生自主设计的写作思路图,再结合具体的习作,整体效果显著。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基于文形结合的方式,既能够贴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对语文学习过程的优化。教师应当善于把握文形结合的特点,对教学思路进行拓展,把复杂的问题简化,这样才有助于便捷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充分地感知汉语言文字所独具的魅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连秀霞.巧用思维导图 轻松学习语文[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

[2]达秀兰.让思维导图为阅读教学助力[J].教师,2019(12).

[3]余映潮.拓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思路[J].语文教学通讯,2016(18).

[4]黄玲玲.刍议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语文学刊,2014(11).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