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2019-09-10杨金海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幼儿园分析问题

杨金海

摘要:奥尔夫音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会直接提升在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在教学中也会积极的使用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成绩。幼儿园中也在积极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意图到达高效的课堂教学成果。但是幼儿园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教学效果的实现。下文分析了幼儿园在践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奥尔夫音乐;问题;策略;分析

前言:

奥尔夫音乐形式是音乐教学中独创的体系,会让幼儿感知音乐、形成节奏感。幼儿园通过此方式的应用,不断促使幼儿利用不同的细节形成乐感和节奏感,进而让幼儿喜欢上音乐的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来。幼儿园教师要积极的改变在教学中的策略,及时解决在教学方法应用中的问题,保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应用中的实效性。

一、幼儿园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过程中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音乐节奏教学形式

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受到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学形式的影响,在音乐课堂中主要重视的还是音乐基础技能的传授,对节奏的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简单的将节奏教学的过程归类为“敲敲打打”,实际在音乐节奏的教学中缺少科学方式的引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节奏教学的把控力度也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幼儿降低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抹杀了幼儿的创造力,会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学成果[1]。

(二)缺乏全面的声势教学内容

聲势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幼儿通过身体的特定部位发出声音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幼儿在学习中的兴趣特点相吻合,会直接提升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但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却对声势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缺乏相应的认识,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分的重视幼儿在课堂中的纪律,让幼儿跟随教师在课堂中以“跟随”的方法完成音乐学习,就实际降低了幼儿园声势教学的实际成效和幼儿对声势内容的学习成果,不利于幼儿园中音乐教学总体成效的提升[2]。

(三)缺乏充足的乐器使用率

奥尔夫音乐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乐器的配合,因此需要幼儿园拥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在乐器的配备上无法满足音乐课堂中的教学需求,也无法满足奥尔夫音乐模式的使用。幼儿园为了节约办学资金,减少在教学中的投入,大多不会配备充足的乐器,使得奥尔夫音乐的形式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不利于幼儿园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3]。

二、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保证节奏教学的合理性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幼儿巩固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基础,也会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融合生活中的情境,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的节奏,才会有效保证音乐课堂中教学成果的提升,也会让奥尔夫音乐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教师首先在音乐课堂展示下雨天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在汽车鸣笛时候的声音“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还可以展示母鸡下蛋后的声音“咯咯哒、咯咯哒、咯咯哒”,最后展示家庭中闹钟在运行时候的声音“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教师结合生活细节,让幼儿体会日常生活中的节奏,提升幼儿对节奏的认识,也会激发幼儿在节奏学习中的兴趣。随后教师开展节奏感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生活中的不同节奏形式,介绍自己,如:以母鸡下蛋的节奏介绍自己:咯咯哒、大家好、咯咯哒、我叫xxx。让幼儿完成简单的节奏感练习活动,就会让幼儿在课堂中形成节奏感的意识。

(二)保证声势教学的合理性

运用动作表达音乐感受,是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感知节奏的好方法。在声势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的动作完成声势内容的学习活动,教师采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同一节奏型,让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有效的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并支持了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简单的动作形式会满足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成就感,也会让幼儿增强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信心,让幼儿实际提升在声势学习中的感悟,同时保证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参与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以身体不同的部位作声势表演,以不同的动作展示声势的高低,如:让幼儿在不同儿歌的练习中完成声势练习的过程。以摸摸膝盖代表代表do、以摸摸腿代表re、以摸摸头代表xi等;教师以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在课堂中锻炼声势,训练幼儿形成条件反射,就是在教师作出相应动作的时候,幼儿就会直接发出相应的声音,保证幼儿在奥尔夫音乐法声势课堂中的学习成果。

(三)保证乐器使用的合理性

此外,幼儿园中应该保证不同乐器的配备,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到乐器的合理使用,才会让幼儿在音乐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完成乐器的合理选择,选择相对简单易学的乐器,让幼儿在课堂中提升学习的信心,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善于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主动教会幼儿操作乐器,培养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乐器的使用让幼儿形成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根据不同音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乐器,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操控能力,比如,节奏欢快的适合使用串铃、手腕铃敲击,抒情的乐曲适合使用碰铃和三角铁。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在课堂中动手操作制作音乐风铃手串,在教学中跟随教师的节奏完成音乐学习,教师让幼儿实践操作完成乐器制作的过程,会激发幼儿在音乐的学习中的感悟,也会让幼儿实际提升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的创造力,才会通过提升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保证奥尔夫音乐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形式,首先要了解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中的应用问题,及时的调整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才会有效的改善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成果,提升教学效率和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郑珂,何春莲.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施的现状调查――以西安市为例[J].新西部,2018(27):70-71+58.

[2]张静漪,王瑶.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现状研究——以赤峰市两所幼儿园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1):264-265.

[3]姜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技能课程中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27-28.

猜你喜欢

幼儿园分析问题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爱“上”幼儿园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