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中生物教学走进生活

2019-09-10魏秀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魏秀红

摘要:生物科學推动我们生活的进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而弱化生活中生物现象的渗透,使得高中生物课题气氛缺乏活力。本文通过运用生活实际例子结合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创造生活化教学场景、借助生活热点和科技成果开展生物学教学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构建。旨在为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提供参考,丰富生活教学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环境、生物体、细胞组织等都是生物科学的研究范畴。生物科学活动实践,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硬性记忆、学习技巧的培养,这样让课堂教学显得异常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让生物科学这一自然科学不能很好地开展。让生物科学走进生活,改变课堂死板沉闷的氛围,把生活中具体的现象用以解释生物科学中抽象的问题,从而实现生物科学教学的实用化、生活化。

从古至今生物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远古时代的人们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限制,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只能通过想象猜测来进行解释,因此有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等的神话故事。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不断进步、科学飞速发展,大部分人开始学习了解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并对生活中各种常见生物现象产生了兴趣。高中生物学是基于初中对生物简单的观察认识上,进一步地对生物体的本质和变化进行学习和探究。

许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都与生物学有关,如禽流感、温室效应、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外来物种入侵和低碳生活等,把这些问题融入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生物安全意识等,用这些具体的案列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物学的价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活

由于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用生物学知识来服务于社会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生物学涉及到日常生活、生存和健康等方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用物质营养相关的内容进行穿插教学,也可以开展食谱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物质营养知识设计自己一天的食谱,教师对其设计的对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指出危害并进行纠正。同时结合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让学生了解到饮食习惯的重要性,让合理的营养生活理念深入学生内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构建

运用生活实际例子结合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教学教师在讲解课本内容时,几乎很少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要让生物学走进学生生活,教师要在课堂中巧妙地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意识,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例如,在进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教学时,理论知识繁多枯燥,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些知识:酸奶为什么要冷藏?为什么冷藏可以延长果蔬的保存时间?葡萄酒发酵酿造工艺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等,教师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好奇心,继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创造生活化教学场景,传统教师教学几乎都是将抽象的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下,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创造生活化教学场景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物学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网络设备,准备丰富生动的教学课件展开教学:例如,在教授“细胞吸水和失水”知识点时,给学生播放相关动画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外界环境液体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外界环境液体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又如,讲解“反射受中枢控制”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让学生准备小针相互用针刺对方指尖,观察同学和自己的表现,发现“先缩手后随后才会产生痛觉”的现象,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教师利用生活中生物学知识的具体运用与体现结合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案等方式,创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近生物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生物学相关内容、在生物学学习中联想生活现象,提高生物学教学效果。

借助生活热点和科技成果开展生物学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运用热点新闻、先进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生物的兴趣。信息化时代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高中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教师要合理运用这一现象,将社会中生物学相关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进化”知识点教学时,利用社会热点话题“超级细菌”“非典”病毒等,首先让学生学习细菌病毒的繁殖与变异基础知识,然后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分析“超级细菌”形成的原因及“非典”病毒的变异发展,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知识的理解,并科普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获得抗药性等;利用现有的生物学科技成果,加深学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又如,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教师可以结合这个以成果让学生讨论细胞的遗传性;神州飞船发送成功,联系生物学,让学生讨论经过宇宙射线辐射后的种子或动植体的体积、外观和营养价值等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的神奇,让学生理解生物学科技的双面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综上所述,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学科[2]。因此,我们要利用生物学这一特性,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生物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让生物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再生活中探索生物学相关知识,在生物学课堂学习中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田涛.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索[J]. 好家长, 2018(49).

[2]王海晶.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6):62-62.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