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我评价在高中作文评改中的应用

2019-09-10朱玮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写作评价作文

朱玮

摘要:众所周知,作文的评改是写作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作文的评改工作,是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作文进阶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作文;评价;写作;高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1-0113-02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学生写作结束后,老师给出“结论性评价”,然后写作就结束了。这样的写作评价是比较单薄的。即使让学生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学生往往很容易评价其他同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却很难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改起其他同学有问题的语段笔下生风,但是面对自己的作文却束手无策。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主体意识不明,很少有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写作,并坚持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修改。

写作,是一种个人色彩非常强的活动,所以在进行写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改。下面将以高中议论文评改为例谈在作文教学中自我评价的运用。

1反思性阅读——让学生自己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再次阅读自己的作文,在重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而不是以作者自居,去欣赏自己的作品。什么是读者意识?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读者去重读。而是在重读的过程中,有代入感地去阅读,边读边思考,假如我是读者,这样观点的表达是不是准确,这个论据读者是不是熟悉,假如是读者不熟悉的论据的话,那么过于精炼、简单化地处理读者能不能读明白;假如论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么比较详细地阐述会不会显得非常啰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自我提问策略进行一些指导。以议论文为例,可以从观点的提出、观点的陈述、论证的严密性、用例是否恰当、语言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表达是不是清晰等等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文章。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质量会得到提升。

以习作《整理》一文的修改为例,学生初次写作写了下面这两个语段:

现代社会,学习越来越深入人心,许多人都参加了各种学习班,但是许多人都不能如愿以偿地获得相应的成绩,正是他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整理——一种对生活学习的总结和思考。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说的是:人广博地学习并且每日反省自己,就可以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清末明初的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从小就学习雕花,后来拜师学艺改行画画,每一行他都做得风生水起,不正是由于他每天勤奋学习和事后的思考总结吗?他做到了荀子所说的话,所以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如我们学生一样,每天都没对着很多的输入,而大多数学生都是平凡人,都有自己的遗忘曲线,如何避免知识遗忘过快,只有“日参省乎己”能够帮助我们。

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阅读后,本文的作者发现,语段有两个问题:第一,《劝学》中的观点和“整理”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论述不清楚;第二,读者不一定清楚齐白石拜师学艺的故事,所以陈述过于精炼;第三,齐白石每天的反思总结在语段中并没有具体的体现,讲的不清楚。并且这位作者征求了其他同学的意见,大家阅读后确实有这样的感受,所以作者进行了语段的修改:

如今“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上各类辅导班也如雨后春笋掘地而起,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费尽心思学习,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成绩呢?我想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整理。

早在千年之前,荀子就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所说的“日参省”就是指的每天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如果每天坚持如此,那么就可以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可见,学习新知之后的整理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孔子也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不是一个单一输入的过程,更需要我们去整理,去总结和反思,而这个过程就是整理内化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比单纯的做题、背诵听讲解更有效果。曾经有人说过,读书就是将一本书变厚,然后再变薄的过程。“变厚”是指读书时候触类旁通,而“变薄”就是指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归纳和总结。

整理不光能够让我们巩固已有知识,更能够让我们获得创新的灵感。

清末明初的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不管是学雕花还是学画画,都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师傅每天零散教授的技法,日积月累的整理让他在自己领域能够独当一面,更令他在整理中创新了雕花工艺并独创齐氏透视画法。也许你会说,齐白石的创新来源于灵感,来源于顿悟,可是没有时时的思考、日日的整理,让自己在艺术上的理解加深,这种灵感与顿悟又从何而来呢?所以,在学习中还是沉下心来,不要总是幻想有一天灵感会降临在自己头上,踏踏实实,整理所学,勤勤恳恳,总结所得,总有一天这些为整理付出的汗水会给你最美好的回报。

2投入性朗读——让学生关注作文情感的表达

如果说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让别人了解你作文的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这种方法一定是朗读。诵读法在平时语文老师的授课过程中经常使用,但是一般是用于散文、诗词的教学中,很少有老师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写作的的問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真实的写作需求是什么。写作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表情达意,阐述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写出来的文字,如果默读,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是一旦投入情感朗读出来,就会发现有一些语言的表达过于啰嗦,有一些段落情感表达很不到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角度去进行修改,让作文进阶。

在写作材料作文: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是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这个题目时,吴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一个语段:

传统像无声地雨,已浸润在我们私生活中,无形之中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思想财富。

王世襄在《北京鸽哨》中描写过北京的鸽哨,鸽哨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传统”。听着北京上空的鸽哨,可以让我们消除一天的疲劳。我们生活在“传统”的海洋中,无时无刻都受到“传统”的洗礼。比如说抖空竹。在三国时期曹植就写过《空竹赋》现在抖空竹已经成为我国独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和武术一样具有表演和健身功能。传统,不是遥不可见的冰冷的存在,它在时间的慢慢流逝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品质,滋养着我们的性格,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情趣。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中国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中国,无不因为传统的滋养。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觉得这两段文字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但是当这个学生进行朗读之后,很快就发现,虽然这两段文字句句在理,但是却缺少了一点感染力。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吴同学进行了如下修改:

传统像无声地雨,已浸润在我们私生活中,无形之中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思想财富。

王世襄在《北京鸽哨》中这样描述它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天空。鸽哨,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传统”。仰头望见雨点般的精灵,在空中谱写一幅灵动的“山水画”,洗去人一身的疲惫,鸽哨文化博大精深,巷南院北时而听闻央央琅琅的声响,仰头看见鸽子在空中飞舞,我们生活在“传统”的海洋中,无时无刻都受到“传统”的洗礼。公园中的广场上一阵阵嗡嗡嘤嘤传来,这嗡嗡的旋律把我们带进空竹历史长河。是的,这是空竹。在三国时期曹植就写过《空竹赋》现在抖空竹已经成为我国独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和武术一样具有表演和健身功能。传统,不是遥不可见的冰冷的存在,它在时间的慢慢流逝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品质,滋养着我們的性格,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情趣。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中国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中国,无不因为传统的滋养。

在修改稿中,吴同学用两个生活化场景表现出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传统的滋养,从而表现出题意的第一个方面:我们无法脱离传统。这样的表达可以说非常生动,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3自我评价体验的记录——让积累变成一种习惯

大家都说写作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那么积累到底积累什么?很多老师都认为应该积累素材,积累写作的方法,积累写作的策略,这些基本的东西确实需要积累。但是文无定法,没有一种写作的方法可以囊括所有好文章的写作,也没有哪种素材可以用遍所有的主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宝贵的是每次写作和修改的体验。学生在本次写作中是怎么构思的,最得意的段落是什么,写作中曾经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去应对的;在修改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的;本次写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些写作体验的积累才是最珍贵最独特的。在每次写作评改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样独特的体验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积累。

写作教学应该“以学定教”,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指导什么。但是这个“学”不是老师以为的学情,而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修改,积累写作体验,从而达到作文进阶的目的。

(编辑:杨梅)

猜你喜欢

写作评价作文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