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2019-09-10宋长彦
宋长彦
关键词:兴趣;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188-01
数学知识虽然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其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地学习,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1.营造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个性张扬,知识丰富,他们每天可能会摄入大量的信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会产生“我什么都知道”的想法,课堂上无拘无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得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会学乐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始终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用自己振奋的神态来感染学生,如果教师能用幽默的语言拨动学生灵魂深处的心灵之弦,那我们的课堂一定是有血有肉,风趣幽默的。
2.抓好契机,适时引导
数学学习要让学生体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要让学生把所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学生才会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乐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一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乘法后进行学习的,教材以儿童乐园学生玩旋转木马为情境,让学生观察旋转木马上一共有多少人?整节课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一节课结束了,在当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出现回生现象,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对于乘加掌握的很好,用乘减解决问题时会出现错误,经过强调效果还是不够明显,后来我从学校举行的艺术节活动入手,把其中的一个节目照片放到班级的展台上,让学生观察台上有多少人?学生参与过这次活动,看到过这个节目,很快找出图片上的信息,用乘加算式算出人数,我提出: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学生们开始讨论,由于这是学生亲眼所见过的情景,印象深刻,所以在讨论中发言积极,有些学生讲得头头是道,让学生又一次体验到的为人师的喜悦,也让曾经出错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3.设计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钟表的学习一单元,认识几时几分,尤其是接近整时的时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对于几分,经过观察钟面,说一说、拨一拨等活动,并且利用5的乘法口诀已能比较准确快速地说出来,但像4时50分,4时55分这样的时刻,学生往往认成5时50分,5时55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在解决这一难点时,我让十二名学生围成一个圆,各自代表钟面上的一个数字,在圆心上站两位同学分别拿分针与时针,问:“5时整,分针与时针分别指向哪个数字?快行动啊!”两名学生摆好时针、分针后,继续追问:“4时55分到没到5时呢?分针、时针怎么办?”两个孩子往后倒退5分,此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判断是几时多,学生明确4时55分还没到5时,但已很接近5时,所以时针也很接近5。在后面的练习中,又安排了其他人做游戏,使每一位学生都扎实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在此环节中学生参与意识强,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4.尊重理解学生的“出错”
教育的技巧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心理学家盖耶夫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成功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教师要宽容错误,允许学生犯错,并且不要急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得到合理的答案,这个过程让孩子经历了犯错-思索-改错,意识到是自己学会的,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印象深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渴望。
參考文献
[1]彭启坤.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
[2]游品泉.创设愉快氛围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J].吉林教育,2010(05)
[3]于淼淼.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