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其中,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探析
2019-09-10李淑贞
李淑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165-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推动教学活动实现质的飞跃。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是相对有效的教学策略,归纳阅读主题,让学生可以掌握某类阅读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本文从整体角度分析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效果,完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1.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生阅读基础及储备相对较差,导致他们对阅读认知相对较差,文章中涉及到的很多词汇让学生感到很陌生,成为了学生们进行阅读理解活动过程中的阻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優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方式。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题,领悟中心思想,解决其他阅读问题。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筛选合适的内容,比较经典的课文是首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的阅读更为丰满。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他们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更为娴熟,能够在文章阅读讲解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能力的形成对学生而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学生长期的累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增强文章主题理解的能力,然后对相似文章主题理解更为容易,明确主题才能更好的理解主题,继而才能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学生进行主题分类,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主题展开学习是教学的核心,他们需要合理运用主题式阅读教学,以主题作为文章的切入点,进一步推动阅读教学的进步。
2.入情主题,深化阅读教学
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学生在分析文章过程中并未找到方法,对于文章主题理解存在思想上的欠缺。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使得对文章中抽象化的知识无法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对学生加以有效的引导,或是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如此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学生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让难懂的文章变成学生脑海中的一幅幅画面,这种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对于之后的阅读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趣味课堂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效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主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3.精选阅读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性更不能忽略,帮助学生筛选更适合他们的阅读内容,开展阅读训练,从典型内容出发,深刻剖析文章主题,重点加以分析。阅读教学中,分类突出文章主题,重点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掌握数量可观的文章主旨,在日后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学是讲究方法和策略,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增强学生阅读技巧,抓住文章主旨。
明确阅读主题之后,教师则需要筛选与之相关的文章,最好是比较典型的文章,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如此可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获得更多相关主题的文章,或是相反的文章。通过高密度的阅读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吸收的知识是相对全面的,不仅掌握信息资源,而且还兼具语文素养的提升,优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辅助材料的筛选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文字、视频、图片等内容,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相对真实的意境之中,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认知,予以学生正确的引导。典型的主题分析教学让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再困难,通过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则需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这对学生日后的解题阅读帮助极大,更关键的是主题式阅读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学习方法优化,推动阅读教学跨越式进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总体来说,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恰当运用,为语文阅读教学助力,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的实际效果。文章中简要分析了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应用的价值性,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渗透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针对应用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优化改革目标,使学生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雅玲.入情其中,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3):35-36
[2]李淑芳.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探析[J].魅力中国,2016(3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