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9-09-10李莹
李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科学引导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146-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重要推动力。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转变定式思维方式,多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利用想象推动思维的深入,使他们获得深刻的感悟。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时,教师要结合创新的教学观念,以多种教学方式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语文课堂呈现更多的精彩。
1.在合作交流中想象,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在阐述观点和认真倾听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思路,对课文产生新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大胆想象,并在交流活动中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可以提高参与兴趣。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走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生阅读了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理解的“鸟的天堂”。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有的说“鸟的天堂”有各种各样的鸟,还有各具特色的窝;有的说,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一定有维护环境的清洁工人和饲养小鸟的人,才能让环境这么优美,榕树上的鸟这么多。还有的学生说,在美丽的“鸟的天堂”中,人们的心灵会被净化,他们会主动保护这些小鸟不被伤害。在学生们各抒己见的发言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在相互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学习感悟。在合作讨论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探索的场所,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
2.结合绘画进行想象,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绘画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并把想象出来的内容画出来。在绘画中,学生能轻松快乐的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在利用绘画进行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绘画的内容讲出来,在讲的过程中进行思路整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在音樂情境中想象,获得快乐学习体验
想象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培养想象力,学生在探索知识时能从创新的角度进行,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掌握学习技巧,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根据课文内容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进行想象,让他们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开始想象春天的优美景色,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情之情。在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课文内容,可以让他们从盲童的角度分析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4.在诵读中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古诗词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古诗词的诵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充分想象,在脑海中刻画古诗词的意境,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结合想象领悟诗句描写的内容。在想象阅读中,学生能够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碧空”、“尽”、“唯”的意思,在诵读中感受到古诗中蕴含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5.在写作中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在描写过程中不能用生动详实的语言描写所写的事物。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想象。结合想象进行写作,可以让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更丰富、立意更深刻。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在想象中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想象类的作文《假如生活中没有空气》《我登上月球之后》《三十年后的我》等,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创作,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在探索语文知识时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空间中进行深入思考,对课文获得多角度的理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时,教师要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创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积极性,在想象中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荣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