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治
2019-09-10索南措
索南措
摘要: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是布鲁氏杆菌,该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对养羊业危害很大,对人类健康也存在极大威胁。该文就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因、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帮助养殖场更好地防控羊布鲁氏杆菌病,进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2.085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羊肉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使羊的饲养量大幅度提升,养羊成为更多农牧民的选择。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逐步实现,羊只的流通和调运也越发频繁,这给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传播途径,近年,羊的各类疾病发病率均有所提升,其中布鲁氏杆菌病就是其中一种。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人兽共患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動物传染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这足以证明布鲁氏杆菌病危害之大,且防控困难。1病因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布鲁氏杆菌,经革兰式染色后呈红色,即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不运动,外形呈球杆状。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牛羊使用过的食槽、水槽、圈舍、垫料等也可以作为传染源感染健康动物。羊布鲁氏杆菌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当皮肤存在破损时经直接接触也可传播,粘膜传播、吸血昆虫以及交配也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母羊对布鲁氏杆菌的敏感性要强于公羊,尤其是第1次配种母羊,发病最多。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是在产羔季节的病例会稍多一些,呈地方性流行趋势。
目前,羊布鲁氏杆菌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认识仍旧不足,由于布鲁氏杆菌病常呈隐性经过,患病初期的病羊几乎无临床症状,导致养殖户不能很好地发现这一疾病,也就没办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发现患病动物后部分养殖户为挽回部分经济损失,不上报疫情、进行扑杀,而是将病畜偷偷卖掉,使病畜流向市场,加重了布鲁氏杆菌病的蔓延,更容易造成人患布鲁氏杆菌病。
2临床症状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不是十分明显,常呈隐性经过。怀孕的母羊较易观察,容易在怀孕后3~4月发生流产,流产前观察患病羊,能看到其精神萎靡,厌食,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水肿且有灰黄色或红褐色的分泌物流出,很快就发生流产。流产的胎儿仅有少数存活,即便存活也是弱胎儿,生长发育缓慢,通常出生后1~3d死亡[1]。公羊的主要症状为睾丸炎,睾丸肿胀,阴囊变硬变厚,精子活性受到影响,不能配种,少部分羊会有关节炎症状,主要发生在膝关节和腕关节处,患病羊会因疼痛而表现为跛行。
新疫区和老疫区的发病特点稍有不同,新疫区的怀孕母羊大多会流产,但是老疫区的怀孕母羊流产率会降低很多,但是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症状,产羔后再次配种难度较大,不易受孕。
剖检患病羊可以看到,胎衣和正常胎衣相比会厚很多,且胎衣上有出血点,呈黄色胶样浸润。流产的胎儿体表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胃内有大量的黏液性絮状物,淋巴结肿大且可见坏死灶[2]。
3诊断
根据患病羊的临诊症状和剖检特征可以进行初步判断,但是由于羊患布鲁氏杆菌病后症状轻微,通常不易察觉,所以在诊断时看症状不太准确,应结合实验室检验进行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诊断可以分为3大类,分别是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细菌学诊断就是对患病羊的病料采集后,做细菌分离培养,也可以直接取病料.进行涂片,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呈红色、柯洛夫基染色呈鲜红色、吉姆萨染色呈紫色,且细菌形状为圆杆状,则可以认为是布鲁氏杆菌感染。血清学诊断方法较多,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可以作为初筛实验进行大规模筛查,对阳性样品再次检验,可以用试管凝集试验或ELISA法检测,当初筛实验为阳性再次检验为阴性时,应30d后再对这个样品进行检查[3]。分子生物学诊断目前使用不太广泛,主要是因为P°CR法检测羊布鲁氏杆菌病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应用起来较为困难。所以诊断结果,应以细菌学诊断或血清学诊断的结果为准。
4防治
4.1治疗
由于羊布鲁氏杆菌病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所以对患病的羊不应进行治疗。在怀疑羊只患有布鲁氏杆菌病时,首先应先将患病羊隔离,而后立刻进行血清学检查或细菌学检查,一旦确诊患有该病,则应立刻淘汰。如果初筛实验为阳性,但再次检验为阴性,那么应视该羊为疑似患病羊,可用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用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和阴道,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对疑似患病羊使用过的圈舍、运动场、食槽、水槽、垫料等用具应及时消毒,消毒可以使用2%来苏儿、2%氢氧化钠或者10%石灰乳。对于病死羊的尸体应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于患病羊或疑似患病羊的粪便应进行发酵等无害化处理。
4.2预防
羊只患病后应立即淘汰、扑杀,患病羊还容易引起人的布鲁氏杆菌病,面对这样大的危害,养殖户需要在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方面下功夫。首先应坚持自繁自养,减少从场外引种带来风险,如果确实有引种(包括引入种羊和胚胎)的需求,应确定引人地区不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疫区或受威胁区,引入种羊时,要检查引人羊只是否有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开具的动物健康证明,并检查羊只的健康状况。此外,引入的羊只不得立即与原羊群混群饲养,要先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没有任何疾病后,才可以与原羊群混群饲养。免疫接种是预防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重要手段,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目前,商品化的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繁多,按照使用方法可以分为口服疫苗和注射疫苗2种,怀孕母羊不得使用注射疫苗进行免疫,但可选择口服疫苗,具体的疫苗使用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由于羊患布鲁氏杆菌病后症状不易察觉,所以应规范筛查程序,大面积筛查可以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种羊1年应进行2次。监管部门也应负起责任,做好防疫监督工作,不疏忽任何一个环节,防止病畜流通和调运,更要杜绝患病羊上餐桌。
疫病防控离不开养殖户科学的饲养管理,也离不开基层兽医辛勤付出,想要做好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也要加强宣传教育,要让养殖户充分认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严重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对地方基层兽医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地方兽医尽早发现所属辖区内的疫情,才能更好地对疾病防控。
5结束语
近年牲畜交易市场迅速发展,畜禽疾病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对检疫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不仅防检部门要做好畜禽的疫病检疫,养殖户更应对自己负责,在牲畜交易市场买卖时应重视检疫工作,不让患病动物出现在交易市场,从根源上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对于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技术应严格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切实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接种,发生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对患病动物及时扑杀,为净化布鲁氏杆菌病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巴特尔,羊布鲁氏菌病及其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16.
[2]李世华、羊布鲁氏菌病的科学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6.(8):116-117.
[3]王娟.羊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