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腐蹄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9-09-10顾文忠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顾文忠

摘要:羊腐蹄病属于重要传染病,感染坏死梭杆菌后将会导致蹄部产生发炎以及坏死症状。羊只感染腐蹄病后,在行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跛行,蹄部开始肿胀发热,出现不同程度坏死以及化脓现象,如果未能及时选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将会导致其不能稳定行走,采食阶段较为困难,体质虚弱明显,诱发诸多疾病以及死亡问题,因此要注重羊腐蹄病综合防治。

关键词:羊腐蹄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2.082

0引言

在山羊、绵羊养殖中,腐蹄病属于高发性接触性传染病,实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相对复杂,其中主要病原是结节拟杆菌、坏死梭杆菌,二者均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当自然天气多雨水或在阴雨天,此病较为高发,患病后羊蹄子开始溃烂以及感觉疼痛,其整体食欲降低,体重下降,综合养殖效益难以全面提升。

1发病原因

在羊群养殖中自然环境多雨水,气候湿润性较大,养殖圈舍以及放牧场中潮湿度较高,地面积水严重,养殖圈舍卫生状况较差,如果未能及时对各类排泄物清除,将会导致羊蹄子角质产生突出软化作用。在随后羊只运动中,如果羊蹄子碰触硬度较高的尖锐物,蹄冠部位皮肤会产生破裂现象,如果对其不能进行针对性处理,使其在湿润度较高的,土壤以及污多数污染物中浸泡,会产生缺氧环境,此时诸多坏死杆菌等将会导致蹄子产生腐烂问题。在日常养殖管理中未能对各类营养元素合理搭配,如饲料中钙、磷、铜等元素搭配不合理,羊蹄子在生长发育中会产生不同程度变形以及弯曲,蹄子部位角质层疏松,更容易诸多细菌感染。在蹄子患处主要是寄生了大量坏死病菌以及节流拟杆菌,长期发展将会产生较大毒力作用,生成活性作用突出的蛋白酶,导致角质不断被消化,对蹄子部位表面感染。因为患病后跛行对其正常采食产生影响,机体功能日益衰竭,或是导致体内各类病症继发性感染,如果未能及时防治病羊将会死亡,采取淘汰处理,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严重受损[1]。

2临床症状

患病羊只在患病初期会应用病蹄子对地面进行敲击,或是将患病肢体抬起,常保持卧地状态,不会保持站立形态。在日常走动过程中疼痛感明显,会应用蹄子尖部保持站立,在站立过程患病肢体不能正常保持负重状态,大多都表现跛行。在一段时间内病羊体温能快速升高,实际温度达到40~41°C,食欲较差。其中病羊蹄部深层组织、蹄关节部门、冠关节、脚趾韧带等部位产生感染,将会产生严重跛行现象,此时病羊食欲逐步减退,直至废绝。机体体型开始日渐消瘦,运动能力与生产能力丧失,蹄壳开始不断腐烂、梦形等。通过对病蹄子全面检查,蹄趾外皮肤严重充血呈现为红色,伴有糜烂、肿胀特征,蹄趾间腐肉增生现象明显,主要是表现为暗红色。蹄趾触感硬度较高,容易出血,其冠部主要表现为红色,容易产生肿胀现象。若外部角质没有产生较大变化,管理人员对病蹄修磨会流出灰色或乌黑色液体,恶臭味明显。当感染炎症不断扩散,会抵达蹄冠、球关节,关节肿胀较为明显,皮肤厚度增加,弹性不足,疼痛感明显。走路平衡性较差,常卧地不起[2]。

3防治措施

3.1饲养管理

在羊养殖中为防控腐蹄病要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保障养殖圈舍干净卫生,定期对养殖场中污水、垃圾、粪尿、大量积水等清除,始终保持圈舍、活动场所地面干燥适宜。如果季节潮湿性较大,在地面上要多铺垫几层干软草料、红砖和模板,避免路面泥泞。要定期对养殖圈舍消毒,选取生石灰粉、高锰酸钾、消毒灵消毒,提升环境卫生性。当自然降水较多时,要始终保证养殖圈舍通風换气,做好消毒杀菌措施,防止细菌大量滋生。在光照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建设养殖圈舍,如果养殖场养殖规模较大,在运动场地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选取灰土建设,建设结构呈现为中间高、四边较低,这样有助于饲养排水。

在羊只日常养殖中营养搭配要更全面,均衡补充每日日粮,确保饲料中含有充足的钙、磷、锌元素等,再在饲料中定期补充麸皮、硫酸铜、硫酸锌、骨粉等,促使机体养分更为充足,对蹄病进行控制。在养殖圈舍门前可以铺撒2~4°Cm厚度生石粉,或是结合实际要求在圈舍前建设相应的消毒池,在池子中补充添加深度适宜的水兑上10%~20%硫酸铜溶液,促使羊只在进出羊舍时能对蹄部全面消毒洗涤。针对羊蹄要做好日常护理,养殖管理人员要定期观察与蹄部修磨,发现伤口以及出现跛行后要及时处理。针对新引入羊只,要全面通过养殖区域动物卫生监管部门检疫手续后调入,做好15d隔离观察,确保其没有携带任何病菌后才能混群饲养[3]。

3.2防治

在羊养殖中发现此病后,要及时对羊群全面检查,做好隔离病羊措施。强化护理,对于病患处治疗要合理搭配肌肉注射,注人适量抗生素,直至山羊全部恢复健康才能混群饲养。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于病蹄部位要选取20%硫酸锌溶液清洗,或选取10%硫酸铜蹄浴,其治疗效果较好。而后管理人员要对蹄子外形进行适度修剪整形,去除腐烂组织。然后再应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晒干后填充含有5%碘酊棉球或选取20万IU青霉素,添在5mL蒸馏水有效溶解。在其中添加50mL鱼肝油,搅拌后制成乳剂,在病羊蹄子腐烂部位涂抹,如果腐烂深度较深,要用纱布浸满上述药液,然后包扎,每日定期药物更换,后在伤口位.置用硫酸铜溶液全面冲洗。此外,还要用液氮对病羊采取冷冻处理措施,将患处提前清洗,将干棉球浸人液氮后在创伤位置快敷,外部用力按压,多次敷盖。对患病蹄部采取冷冻处理要通过碘酒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再撒上适量消炎药物。在治疗过程,病羊蹄子部位会产生较为明显疼痛感,可以选取35mL氢化可松注射液,再添加350万IU青霉素,等其全面溶解后再添加6mL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将其混合均匀后在蹄子部位骨关节位置采取封闭注射,在注射中要避开血管。如果病羊全身表现疼痛感,要选用480万IU青霉素、2g链霉素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添加3~5d,提升机体抵抗能力,疗效成效较高。

在中药治疗中,选取10g白矾、10g花椒、50g艾草、25g防风,添加适量水煎煮15~30min,之后将药液倒人盆中,以能全部浸泡病羊四肢为最佳。在药液中将病羊四肢浸泡15~20min后,要应用药液将患处含有的杂质清洗,及时切除坏死组织。当蹄子部位产生变形,要及时对其矫正。之后再选取50g石灰、50g川芎,将其充分研磨成粉,再添加200g猪油调制成膏体状,再对患处适度涂抹,之后包扎绷带。实际用药量要结合病羊数量适度调控,通常换2~3次药便能有效痊愈。或是选用500g陈石灰、250g大黄,在煎药锅中放入大黄,然后补充1碗水。等水全部煮沸经过10min后再添加生石灰,全面混合后炒干,除去大黄,余下药物研磨成粉直接涂抹在患处,消肿、散血、镇痛作用突出。

4结束语

目前在羊腐蹄病防治中,首先要明确病症主要发病原因,然后分析具体临床表现,最后拟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在羊群养殖中做好预防管理,应用西药与中药治疗措施,提升羊腐蹄病防治成效,促使羊群稳定生长,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吉能日土、羊腐蹄病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9,46(2):55

[2]余明兴羊腐蹄病的防治[D].养殖与饲料,2019(1):92-93.

[3]郭胜.羊腐蹄病的诊治[].养殖与饲料,2019(6):109-110.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