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课堂学习的纪律

2019-09-10叶玩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良好课堂纪律效率

叶玩美

摘  要:维持课堂纪律是建设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及先决条件。本文提出一些实践性的措施,以强化学生纪律意识,探寻纪律管理规律,促进教师教学艺术提升,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课堂纪律;效率;良好

课堂纪律定义为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而当它们逐渐被学生所接受或内化,就可以称之为自律,这是个体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时学生就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了。

在课堂学习中维持课堂纪律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什么是好的课堂纪律,在一些教师乃至学校管理者心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良好的纪律在于保持一种有助于目前和将来学习的气氛。课堂上容许并鼓励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并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气氛,就是好的纪律。对课堂纪律普遍存在这样一些误解。

首先,认为课堂越安静,学生的学习效率越高。

由于這种误解,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上课时端坐不动,不准开口或有任何动作,也就是说,只准用眼睛和耳朵来学习。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有效的学习需要整体的配合。

其次,认为守纪律就是绝对服从教师的权威,而纪律就是教师的意志。

凡是服从教师命令的就是守纪律,凡不服从教师的行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律被说成是不遵守纪律。例如,年龄较小的一年级学生,体力上无法坚持长达四十分钟的时间双手背后端坐不动,稍有松动,便被教师认为是不守纪律。有的学生文具盒落到地上,低头去捡,也被认为不守纪律。持这种观念的教师总是感到学生在违反纪律,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整顿课堂纪律。与此同时,学生感到遵守纪律十分困难,甚至是痛苦的。显然,这样的纪律要求不但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而且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和管理者具有正确的纪律观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纪律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最佳策略,是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可参考以下建议:

一、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

引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为了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作业难度要适中,使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二、非言语线索的运用。

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个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一个眼色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三、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

为了预防课堂内违纪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对某些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班级里哪些学生的行为容易越轨,教师心中是有些的。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

四、赞扬其他学生。

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正当行为,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向教师挑衅。对待这样的学生,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该控制不正当行为。

五、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教师在对学生施行了必要的惩罚后,还要开展细致的工作,防止学生产生敌对的或自暴自弃的想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方式。另外,教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恰当的惩罚。

所有这些课堂纪律都有助于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扬或默许的行为准则,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和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独立、自信、自制、坚韧等良好品质,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课堂纪律也能使学生将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义务在学生身上的内化;课堂纪律还能使学生避免对自己行为的迷惑和担心,降低过度焦虑,形成情绪安全感。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堂纪律的维持。

参考文献

[1]  杜杰.抓听课习惯 提高课堂效率[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2]  吴振川.用纪律维护课堂秩序——回应《教育的时机》[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

猜你喜欢

良好课堂纪律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跟踪导练(一)2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