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快乐永驻中职语文课堂

2019-09-10李瑞侠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快乐中职语文活力

李瑞侠

摘 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比较沉闷的现象,笔者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读课标,着重实践,通过摸索,寻找创设活力课堂的几种方法:以情境为契机,体验学习的快乐;以情感体验为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以活动为抓手,点燃课堂的火花。

关键词:中职语文 活力 快乐 课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动力不强。诸多课程中,只有语文课,他们还能够参与课堂,但是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情境教学方法去激活他们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①以下是对于构建中职语文活力课堂,我在实践中的总结。

一、借助音乐解读诗词文本。

斯宾塞曾说:“和小斯宾塞到河边的运动,我视作是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的一部分。这项与身体和情绪有关的活动,与知识的传授完全无关,但效果却是神奇的。”①“经过数年对教育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我认为孩子在快乐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②

我在上课的时候,就琢磨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兴趣点放在课堂上。

比如,我在讲授白居易《琵琶行》时,先让同学们感知全诗,然后借助纯音乐《琵琶行》来激活课堂。学生在琤琤琮琮的琵琶声中感受音乐旋律起伏变化,时而压抑,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欢快。我请他们闭目沉浸这感人的旋律里。针对中职学生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的特点,我會在每一次旋律转变处暂停,请同学说一说听这段音乐的情感体验。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说出过门的压抑、幽怨、凄凉,第一小节处的温馨、欢乐、美好,第二小节处的慷慨激越,最终又回归于如泣如诉的忧伤。

再请同学回到诗歌描述语句里,能不能在诗中找到与这些情感相一致的语句呢。同桌合作,共同寻找。他们能很好地概括出: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与结尾处“凄凄不是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忧伤、凄凉的;琵琶女年少时青春得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是春风得意的,老大沦落天涯之悲“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是慷慨激越的;白居易自诉经历也是低沉忧郁的……

在音乐氛围的营造里,同学们带着新奇和愉悦,诵读得声情并茂,把琵琶女的坎坷不幸与作者的失意遭际,在同一个音乐旋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感染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在愉悦的音乐欣赏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从故事切入课堂

“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特定的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产生兴趣,也就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② 其实,在语文课堂上,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是最吸引人的,有故事性的兴趣点。

《念奴娇 赤壁怀古》融人、事、景、情、理于一体,有时,教师读来尚有困难,在教学时如何化之为浅入深出呢?

笔者在教学本课时,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 “二乔”入手,选用百度二乔在书香四溢的氛围里,读书、弹琴的场景。引导中职学生关注,二乔之美,不是美在浓妆艳抹,而在其素雅清淡,更在于潜心读书、弹琴娱情的高雅爱好中。其貌美、其才情,连一代枭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都发下宏愿:此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望扫平天下,以王中原;二愿得江东二乔,筑铜雀台以供之。最终小乔,名花为什么落入周瑜呢?周公瑾又有什么优越条件呢?

进而引出对周瑜的简介,江东才俊,出身名门显贵之家,从小时即与孙策交好,倾其所有助孙策。善交朋友,忠心耿耿,扶持幼主孙权。文韬武略,精心谋划火烧赤壁,一定天下鼎足三分的格局。

追问,“多情应笑我”,“笑”的味道是什么?学生能体会出“嘲笑”,作者为什么非要与一个春风得意、志得意满、英俊潇洒的周瑜比,并勾起自己无尽的伤心呢?他难道有与周瑜这位大英雄比肩的资本吗?

再通过同学的网络搜索,很快了解苏轼其人。原来,他也是青年才俊,“一门三父子,个个大文豪。”文与八大家齐名,诗与黄庭坚齐名,词独开豪放一派。也曾有伉俪情深,但天隔一方;曾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之志,但宦海浮沉,一贬再贬。这怎能不令他自嘲呢?但,我们感受到的一丝悲伤,被笼罩全诗的豪放所淹没,作者又是如何化解人生的不如意的呢?

转而对上阕的景、情、理的解读。故垒西边,据说是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时的古战场,此时所见的只是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巨浪拍打着两岸。如画的江山,当时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呀!而他们的身影,也被这长江东逝的浪花消蚀殆尽。

人生呀,得意也罢,失意也罢,终归泯于历史烟尘中,既如此,何不放开那内心的千千结,来一个快意人生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那永恒的,安慰我人生悲欢为常态的明月!那失意中永远陪伴我的明月!还有那奔腾不息的浩荡江水!

因此,苏轼失意时的放歌,总有一种英雄气在升腾。那是参透了自然、历史、人事的旷达洒脱。

三、以表演点燃课堂的火花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③在语文课上,适时采取话剧表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锻炼组织语言和口语交际能力,倾情的组织与创意性的表演,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我在讲解《诗经 氓》时,采用此法,收获颇大。这首诗歌,叙事简单,但女子内心情感变化一波三折,诉说爱情婚姻的痛感,刻骨铭心的教训,对今天的孩子依然有切身的教育意义。怎样才能把这思想的精华植入孩子心中呢?

观察本诗特点,发现可以利用其故事性以演课本剧形式激活课堂。开端:恋爱——开端;结婚——发展;婚变(比兴 诉苦)——高潮;决绝——结局。

带领同学理清脉络之后,分成四个大组,找演员、定角色、编台词。再给他们一个舞台,任其自由发挥。

他们真有创意!坐在讲桌前,摊开书卷为卖“丝”,抱着几卷书的为卖“布”男子,急匆匆走上前去,憨声憨气地说,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婚后的生活,一位男生这样表演:朝椅子上来个葛优躺,大呼“小娘们,过来给我捶捶背!”“过来给老子倒杯水!”女子表演者弱弱地说:“我正在织布呢,等等吧!”“哼!不会伺候老子,老子上外找个小三去!”好活脱脱的口语,把一个无赖之徒的嘴脸,二三其德的心态,形神并肖地表现出来。

女子内心的控诉:唉!女子呀,不要沉溺于爱情之中。像那斑鸠,太依恋美味的桑葚,就会醉熏熏的。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就难以解脱!回想小时青梅竹马,我们的誓言,言犹在耳,你为什么忘记了当时的真挚诚恳,现在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了!你一直不思悔改,那就一刀两断了吧!

对于这些戏剧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的文章,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小品或课本剧让学生走进课文,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让快乐驻课堂,借助音乐解读诗词文本,用故事激活兴趣点,课本剧表演内化课堂主旨,是我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小小的尝试。这群可爱的孩子,是相当聪明的,对于语文的学习,他们有自己的创见;对于名家名作中所展现出的人文理念,他们是能目光敏锐地捕捉到。构建中职语文的活力、高效课堂,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著作类

①②《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斯宾塞/著 蓝秋庆/编译 中国书籍出版社

③《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 P9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快乐中职语文活力
活力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