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家庭、社会合育,培养学生卫生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019-09-10李志慧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卫生垃圾

李志慧

摘要:

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与否,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小学,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等。因此,我们要抓住小学的关键期,培养学生这些好的卫生习惯。

关键词:卫生习惯家校携手多彩活动

一、研究问题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与否。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而小学,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等。因此,我们要抓住小学的关键期,培养学生这些好的卫生习惯。

在校内,虽然学生每天要对校园进行两次清扫——早上来校清扫,下午放学清扫,但保洁工作不到位,学生自觉性差,卫生意识不强。到上午第三节课眼保健操检查时间,就会发现有些班级地上有纸屑,有些同学会把垃圾扔进抽屉;还有些同学偷偷带零食进校园,吃完随手将垃圾扔到角落;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很随意地往窗外扔纸屑等。每次学校大型活动结束后,操场上随处可见垃圾。还有很多同学就算见到校园内有垃圾,也不会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在校外,没有了学校的监督,有些孩子们就没有了约束,边走边聊天,边吃东西边吐,垃圾扔满地,有的还会在墙上乱涂乱画,与在校的规范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家里,许多学生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没有对其进行教育;有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见到孩子乱丢乱扔的行为不以为意,甚至“以身示范”;还有些家长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卫生习惯教育几乎没有,导致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环保意识不强。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研究方法

一是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究个人卫生,学会保护环境,使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化为本能。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的体质,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行动落实

1.抓思想,养成卫生好习惯

让学生从思想上发生转变,愿意用行动去践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定要求,促卫生习惯养成

让学生知道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需要制定详细要求,让学生对照,知道该怎么去做,按制度实施,督促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以学校为主导,建立相应的卫生制度

学校建立制度,制定《一日常规检查细则》《安全文明监督员职责》。如:校园每天两次清扫,每周一次大扫除;保洁制度——上午第三节课下课眼保健操时间和下午来校时间,进行保洁工作,提醒学生不乱扔垃圾;卫生检查制度——每天检查两次,由大队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卫生评比制度——每周进行统计,颁发循环红旗;卫生监督制度——文明监督员课间巡视,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纠正;等等。通过一系列制度,让学生用制度约束自我,做到不乱扔、随手捡,做文明学生,创美丽班级,建美丽校园。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以少先队活动为突破口,开展各种卫生习惯养成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开展 “文明在课间”“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向不文明行为说再见”“学雷锋清洁校园”“争当校园环保小卫士”等活动。还有为期一个月的“争做文明小公民,从我做起”道德实践活动,每周为自己洗一次衣服、每周为学校打扫一次卫生、每周为成年人纠正一次不卫生行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到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成长的重要作用,强化了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意识。这些活动,让良好的环保意识、劳动意识、卫生意识占据学生的心灵,让良好的习惯在活动中逐渐养成,并通过学生的宣传,带动家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5.与社区携手,促进学生文明意识的增强

利用寒暑假,让学生走进社区,参加各种社区实践活动。如到社区打扫卫生,宣传“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6.树立身边的榜样

用榜样去激励学生。每月都有“校园之星”评选,通过 “卫生之星”的评比,使每个学生有学习的榜样,更加有动力用行动去争取荣誉。同时,我校每位教师都能够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办公桌、办公室整洁干净,言传身教,成为学生身边的楷模。

7.落实责任,强化监督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每个人主动参与,学生要有一定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每位学生都要做班级的值日生,营造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氛围。每个班级都制定了值日卫生制度,明确自己的责任,同学之间相互督促,一起搞好班级卫生,并由值日组长进行检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四、达成效果

1.学校主导,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自活动开展以来,美丽的校园更加整洁了,乱扔纸屑的现象没有了,学生日常值日更加认真了。同时,学生们形成了一定的个人卫生习惯,有些学生通过为自己洗衣服了解到了平时妈妈洗衣的辛苦,日常活动中更加注意讲究卫生了……家长们都说,通过活动,孩子们变得更自立、更懂事了。

2.家庭指导,协调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了家校合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對孩子成长的陪伴和指引,活动任务的驱动促使更多家长放下繁忙的工作,开始关注对孩子的陪伴和言传身教。

3.社区联动,增强学生文明意识。

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强化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真正做到学校主导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

在学校积极调动和协调下,通过家长会、网站等,密切家校联系,努力取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使家庭教育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形成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和谐教育合力,达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赢局面。通过家长、学校、社会的三方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先翱.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2]吴剀.学校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3]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广东:新世纪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卫生垃圾
垃圾去哪了
智取红领巾
向自己道歉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倒垃圾
浅谈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