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

2019-09-10王璨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内角小学生情境

王璨

摘要: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还原生活中或想象中的场景,引导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强化数学思维意识,从而提升其认识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用问题作为引导为其设计有趣的数学情境,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共同参与、快乐成长的角度,谈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

基于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激发小学生共同参与的意识,促进其快乐成长,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能够在有趣的实践当中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意识,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作用

1.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实践并提升自己。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无论所选择的案例还是理论内容讲述,都有些死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兴趣,因此课堂效率不高。但是基于情境创设的立场,教师将案例内容或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连接起来,为其创设生活化的、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能够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融入课堂环节当中,通过集体学习和主动参与思考,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这对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来说具有关键作用。

2.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作为主体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和数学案例,这样虽然能够保证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并没有好处,而且在无形之间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基于此,通过问题情境、案例情境和生活情境的创设,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随时作答;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生活情境的角色扮演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既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与学生的沟通搭建一座桥梁,这对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3.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记忆数学定理和公式等,还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问题解决技巧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但是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对于案例的分析和问题的讲解,大多从学生的整体角度出发,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素质均等。这样虽然也能维持和谐的数学课堂关系,但是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不利的影响。而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将问题设在情境当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个性也具有差异,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情境的表达也各不相同,因此这样既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潜能,保障学生能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二、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和实践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将数学案例和理论基础应用到生活化数学情境的创设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作保障。基于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创设的情境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将课堂想象成一个场景,深入场景进行角色的扮演和分析,从而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认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为了让刚接触小数的学生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在黑板中间画一条竖线,并准备好几个数字卡片,卡片中的数字包括整数和小数等,如18,1.88,27.3,255,0.16等。每个学生选择一张卡片,轮流贴在黑板的整数和小数分类上,让学生对整数和小数的表示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在认识小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如:小明想去动物园看大象,一共有两头体型差不多的大象,但是一旁的介绍栏上,其中一头大象重3吨,另一头大象重28吨,小明不解,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非常简单,学生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是动物园的介绍栏写错了,另一头大象的重量应该是2.8吨,而不是28吨。但是这时候也有一两名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在3后面加一个零呢?也就是一头大象30吨,另一头大象28吨。教师要为这几名同学质疑的勇气提出表扬,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根据生活中去动物园参观或看电视的经验,一头大象到底是3吨更合理还是30吨更合理,用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们既对小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重量单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是情境教学法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竞争意识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数学课程资源,在备课的时候设置好难度不同、充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形成数学学习的驱动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亲自动手,对含有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角形的教具进行测量,先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演绎的能力。然后,循序渐进地确定问题: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②以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为主的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③五边形、六边形直至n边形的内角和呢?学生在教师一连串的问题中,根据经验和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公式解答问题。教师再抛出具体的问题案例,如2020年奥运会马上就要到来了,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想要设计一个内角和是2010°的多边形,你认为这个任务可以完成吗?内角和是2020°的多边形是几边形?学生们根据演绎和推理,将问题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推导联系在一起,最终得出结论。这种问题的情境既能让学生们树立竞争的意识,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优化课堂效率。

3.设计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的身心获得成长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活泼好动是常态,与死板的理论和套路的案例教学相比,游戏情境往往可以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中来,对于打破数学课堂低迷情绪、拓展学生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情境,引导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在加强互动沟通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讲到“有趣的七巧板”的时候,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组手工动画片,主人公用简单的七块图形就能拼成帆船、美人鱼和各种的小动物。在游戏情境的设置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七巧板拼出目标图形,并涂上相应的颜色就算胜利。在这种丰富有趣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游戏,体会到数学知识除了有枯燥的理论之外,还包含有趣的实践,既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需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共同参与,并获得身心成長,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情境,用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游戏情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为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春华.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教育观察,2019,8(14):117-118.

【2】赵国.身临其“境” 共同参与 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116.

【3】马柏林.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学周刊,2019(10):10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内角小学生情境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三角形分割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我是小学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