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助教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

2019-09-10王斯

高教学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王斯

摘  要:通过在文献检索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使用的微助教平台,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教学模式。微助教的出现弥补了流于形式化文献检索课程的不足,如合理分配实施环节,实现师生交流互动,及时得到教学效果反馈等。但微助教与文献检索课的融合仍处于不断实践的探索阶段,有许多层面有待深进。

关键词:微助教;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0-0113-04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he appearance of the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makes up the deficiency of the formal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such as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links, the realization of suffici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timely feedback of the teaching effect. 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s and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s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of continuous practice, and there are many aspects to be advanced.

Keywords: micro-teaching assistants;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technique

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多种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文献检索课失去了本应具有的意义。“互联网+”课堂等新兴概念的出现,为文献检索课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应运而生的微助教平台,也为课程探索着新的教学模式。

一、当下开展文献检索课的问题及障碍

(一)信息检索课存在的问题

黄贤在《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中提出信息检索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陈旧,大多数是手工检索内容,理论性强;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第三,学时较少,师资力量不足;第四,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缺少必要的适时交流,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感到孤独;第五,缺乏教师的监督与管理,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1]

袁庆荣在《高校信息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开设情况的研究》一文中,也探索了当下文献检索课所存在的问题。作者以参与主体为对象,认为学生方面的问题集中于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且学分诉求单一,选修课程上随意性较大,缺乏理性思考;教师方面则是在教学内容贪求多、广、全、深,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文献信息利用的指导,在教学方式上重共性轻个性,以及授课教师本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缺乏和专业技能有所欠缺。[2]

张红燕的《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指出,文献检索课的教师不断调整尝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但依旧存有受众面不广、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许多的不足:1. 学生信息意识薄弱,对选修文检课兴趣不高;2. 选修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选修率偏低;3.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专业背景,教学效果不理想。[3]

(二)我校开展信息素养课所面临的障碍

第一,学生个体素质跨度极大。作为刚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校不仅具有大量的专科专业,还有逐渐增加的本科专业,同时,专升本学生也成为参课对象。这就意味着原有的集中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不同年级、不同背景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统一授课难以兼顾个体特点。

第二,没有相应的实际操作机会。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设置,共有902人选修了文献检索课,但由于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61%(556人)選择文献检索课的学生无法在机房上课。意味着教师“授课+上机实习”的课程模式无法实现,作为这样一门更注重实操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只在黑板前讲课,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和熟练应用文献检索知识,失去了教学目的设置的重要意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亦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不够充分的师生交流互动。没有其他辅助手段,单纯依赖课上讲授,而且文献检索课的教师都不是学生本专业的教师,课堂上受课时限制,教师忙于推进课程内容、各种环节,安排给师生交流的时间稀少;课下与学生的接触机会远不如专业课教师,自然与学生的沟通不太频繁。很多时候,部分学生在面对教师会不自觉的紧张害羞,不敢交流,这样的畏惧心理更是阻碍了师生交流的通畅。[4]

第四,缺乏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我校的文献检索课隶属文法学院,但授课教师或来自图书馆,或来自文法系,还有老师来自农林经济管理学院。更多时候是不同部门的老师“各自为营”,各有自己的课程目标、大纲安排,至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授课效果、课程质量是否达标,练习设置、实践手段是否有效,并没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准,考量的手段[5]。

二、选择微助教的意义

微助教操作方便。首先,它只依赖微信平台,不需要教师再特意学习其他软件的使用技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仅需要一个微信号,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建立课堂,根据课堂信息生成二维码,学生可以直接扫码加入课堂;其次,它不需要学生适应过多的课程展现手段,有直观明了的步骤和互动过程,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再次,微助教的开展过程只需要手机和网络,不再被动地受课堂硬件限制,减轻了学校的教学支出负担;最后,微助教内部结构分工清晰,不需教师输入学生信息、输出作业统计,减轻了教师的课外负担。[6]

除此之外,在文献检索课中选择微助教也具有以下意义:

(一)手机作为学习工具

学习资源方面,例如视频音频、图像图画、电子文档等新型资源可以运用在课程教学中,给沉浸于新媒体环境中的学生以更加亲切的感觉。同时,基于手机的教育资源传播方式多样,存储能力拥有了提高的渠道,凸显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交互性,可吸引学习者更多的注意力[7]。

学习活动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学生构建具体的情境,并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里。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也得以扩容,让他们成为移动学习环境的享用者,成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新的补充,使“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真正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传递用户所需的信息”的目的得到实现。

学习设备方面,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对于“人手一机”的90后大学生而言,用手机上网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可弥补因无法上机操作而导致的实践能力缺位,如何将手机检索作为课程的一个部分,甚至占据更多的比例,成为课程内容安排、课程练习设置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互动交流人人参与

微助教中自带了在线讨论和答题,不只是针对一两位学生的提问,而是尽可能的让所有人全部参与在思考内。它“提供课堂签到、课堂测试、课堂讨论等多种互动功能,以游戏化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正如文献检索课追寻的个性化服务目标。

还根据用户的年级、学科、受教育程度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题库、练习,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材料分享、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检索工具和使用技巧,更系统地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原理与检索手段。

(三)合理分配课堂环节

正如上述内容,微助教课堂具备了多项功能,对它们进行整合归纳后可以发现,对教师而言:1. 进行学生管理,包括日常出勤,课堂练习的参与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偏好等;2. 进行题目管理,题库的编写与使用,作业和答题的批阅与分析、评价,上传资料和课件以配合课前预习或课后阅读;3. 进行课程管理,知识点的掌握度,重点难点的倾重,成绩的合计与导出等。

基于传统教学开展流程,又对个中环节进行重组和调整,对部分环节“外包”,对部分环节合总,对部分环节由抽象变具体。如图1所示,微助教节省了课堂点名的时间,以及统计答题情况的时间;备课重点置于结合学生的难点重点实练,利用各种材料让理论性内容易于理解且丰富有趣;及时有学生予以反馈,可以把握课程进行的节奏并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四)教学评价方法丰富多样

关于成绩管理。课业成绩的打分向来复杂,给分的公平公正性、科学合理性均值得权衡。使用微助教后,不论是出勤分数,还是课堂表现分数,都变得清晰明了、有理有据。比如每次互动完成后,微助教会及时统计学生的参与成绩,并以EXCEL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来,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成效一目了然。

关于课程反馈。使用微助教后,在个体层面,能够“深入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具体环节,搜集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全面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详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8]。在整体层面,则可在合理安排教育时间的基础上,相对科学地规划教育成效评价指标——教学方法、课程质量、实践手段,最后根据反饋,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修补。

三、微助教在文献检索课的应用与思考

(一)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安排

由于文献检索课更注重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再考虑到它作为公选课的定位,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已有诸多限制。再根据我校的教学计划,文献检索课安排为双周8次16个课时,凸显出课时少、间隔期长、不具连续性的特性,为了更好地铺展进程,以主题替代原有的单元章节更有实际意义。

于是将课程分解为以下八个课程主题:第一,个人信息管理,主要是课程入门介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等内容;第二,文献检索基础,为文献检索的概念、工具和方法等本门课的理论基础;第三,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检索等相关知识内容;第四,书籍资源检索,了解学校的馆藏资源、电子资源,会检索书籍期刊资料,使用电子书数据库等;第五,数据库资源检索,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并能自主地运用数据库为学术服务;第六,事实与数据检索,学会数值数据的检索以及非数值数据的检索、比较、演绎和逻辑推理;第七,就业求学信息检索,紧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拉近与检索的“距离”;第八,学位论文写作,在传授“找”所需文献知识的同时也传授论文写作知识。

根据每个主题对应的能力要求和重要程度,可以有目的地嵌入微助教功能模块,如表1所示。最基本的考勤管理和资料共享可以作为课程固定部分;在线答题、平时作业和课堂讨论则根据课时、内容有选择性地加入。课程最重要的“地基”——文献检索基础,因为内容相对陌生、枯燥,应加入更多的课上实例练习以加强理解,可以通过课上的答题或讨论加深印象;网络搜索引擎与课程的目标之一即手机作为检索媒介密切相关,可以跟随课堂进度开展答题,另交由课后联系以巩固精进;书籍资源检索和数据库资源检索更仰赖课下的实际操练,促进熟能生巧的技能掌握;事实与数据检索需要课堂答题予以先期性了解,就业求学信息检索亦是,不过,前者与学生的学术需要相关,应加大练习程度,而后者只需讨论点到为止;学位论文写作则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即可。

(二)结构化的参与练习设置

参与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的经验成为学习要素的核心,让他们通过行动、参与、体验而真正成为课堂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助教的讨论功能,以匿名或不匿名的方式,将学生们针对某个问题或议题的回答全部呈现在屏幕上,经由教师点评、总结后,形成比较完整的师生互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之中来,尤其是把教学知识点与现实热点、思维模式与学习技能相关联时,更能激发学生将课堂知识用以评判、考量问题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对话具有“平等性”和“启发性”,靠教师的控制和引导,关键是自由思考与表达,为师生间多边学习的互动,是一种充满了集体思维的教学。

微助教的答题功能。提供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记忆性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针对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让学生凭自己的记忆回答,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概念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2)思考性问题,需要学生使用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思考,通过对知识的加工和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来获得问题的答案;(3)探索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形成个体的思维方式并建立起一种思维模式。

教师可以自拟题库,不仅用于课堂答题,也可在期末时组成测试用的试卷,甚至设置了教师随机点人答题等元素,这些都可以纳入对学生课堂表现、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中。而且根据课程内外的特别要求,还可以组织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课堂规模,开展嵌入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更好的了解学生亟需的知识需要。结合不同课程主题制定相应的问题,对需要掌握的课程重要、要点、难点进行系统的排布,如表2,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既感兴趣,又与他们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文献找寻与获取、处理与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微助教为文献检索课提供了诸多帮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学习手段更加多样,但它与文献检索课的融合仍处于不断实践的探索阶段。如何营造网络通畅的课堂环境条件,如何使各功能在行进中流畅且自然,基于手机但又不全部依赖手机,未能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导致开展仍旧单打独斗,都是需要在磨合中思考的问题。

參考文献:

[1]黄贤.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袁庆荣.高校信息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开设情况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s2):161-163.

[3]张红燕.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32(1):90-93.

[4]黄亚楠.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6(19):146.

[5]王慧.江苏省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5(8):82-85.

[6]微助教如何吸引校园“低头族”[N/OL].北京日报,2016-04-12(14)[2018-03-06].

[7]王艾.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系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

[8]艾四林.MOOC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