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流行特点、诊断与防控
2019-09-10母小霞
摘要:近年畜牧行业发展正不断进行自我改善、调整,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分析,非洲猪瘟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而且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都非常严重,必须在具体的处置中,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调整,观察非洲猪瘟的具体走向,在诊断、防控的体系上不断完善,分析各类工作的执行效果和预防细节,这样才能在非洲猪瘟的根源解决上,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效果。该文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特点;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1.096
0 引言
我国在非洲猪瘟方面,正持续性的研究,很多地方爆发疫病前,都会存在些许的征兆,不能继续按照被动防控的模式开展,而是要表现出主动出击的特点,坚持在每一项工作的实施中,都可以按照全面性的调整策略优化,这样可以在各项不足的综合弥补上,得到更好的成绩。另外,非洲猪瘟的试验和医疗分析力度也要不断提升,在不同的工作内容安排上保持有效衔接。
1 流行特点
第一,非洲猪瘟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如很多地方在出现非洲猪瘟前,并没有太大的异样,导致很多饲养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思路、方法应对,最终造成的潜在性损失不断的增加。如非洲猪瘟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进而造成的各类隐患和问题,将会不断加重。第二,非洲猪瘟的处置中,必须从综合性的角度完成。如有些厂家和企业,完全是按照药物处置完成,虽然表面上能取得较好的把控效果,但实践工作的落实,并没有得到突出的成绩,缺少其他辅助工作的支持,很容易影响非洲猪瘟的正常应对,最终构成的损失和漏洞不断增加[1]。
2 病原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分析,非洲猪瘟的病毒与虹彩病毒科及痘病毒科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在对非洲猪瘟进行研究中,发现在病毒9子方面,直径主要是保持在175~215nm,而且表现出20面体的对称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的病毒粒子具有非常明显的囊膜,在基因组研究中,主要是表现为双股线形态的DNA模式,而且在病猪体内非洲猪瘟会通过不同类型的细胞浆存在。针对大量的病猪开展实验分析后,发现非洲猪瘟的病毒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开展复制。因此,非洲猪瘟能在钝缘蜱中进行增殖,而且可以将其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2]。
3 临床症状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要在非洲猪瘟的预防、治疗、解决上更好的完善,必须针对发病症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非洲猪瘟的自然感染情况下,潜伏期方面主要是在5~9d内,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太长。但是在临床试验感染方面,则停留在5d内,发病情况下,病猪的体温会明显的升高,最高能达到41℃,而且持续4d左右,直到死亡前48h,才会在体温方面有所下降。同时,非洲猪瘟发病后,病猪会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不振现象,而且在行动迟缓,甚至是展现为极度疲累的状态。
4 诊断与防控对策
4.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应坚持在生物安全措施上不断的加强,能及时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促使各项饲养工作和疫病预防工作的开展,从正确的路线出发,针对特殊情况的解决,不会造成新的挑战。建议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改善或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机制,降低病毒的侵入,做到管住车、守住门、把住料、盯住人、看住猪、关住邻。不要从外面引进种猪;不要从外面买肉和猪肉制品入场;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控制车辆及人员入场;发现异常病例立即隔离送检;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状况;将防控级别提升至最高水平。应尽量减少养殖场人员访问,并要求入场前清洁、消毒鞋靴,或更换衣物和鞋类后方可进入,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养殖场主、猪贩子、患场推销人员、从事生猪工作的人员等[3]。车辆禁止进入养殖场,或进人时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4.2 完善診断标准
首先,非洲猪瘟的初期诊断在于病猪的活动状态改变。如有些病猪会出现异常活跃的现象,有些病猪会表现出活跃度特别低的问题,这些病猪由于自身的疾病状态不同,因此在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异性,而且会持续性的变化,与正常的猪群存在特别大的不同,饲养者必须仔细的观察、分析,而且对猪群的具体进食情况、活动情况等,开展详细的记录,进而在非洲猪瘟的判定方面,拥有足够的依据。其次,在诊断工作的开展方面,如果饲养者本身无法做出科学的判定,则需要与防疫站人员开展积极的联系,必要情况下,邀请防疫站人员进行现场诊断和筛选,对于疑似病例做出有效的隔离,进而避免对正常猪群造成严重的影响。
4.3 加强隔离手段
对于非洲猪瘟,要在处置水平上得到更好提升,不可能按照单一的手段完成,应坚持在相关的隔离手段上不断的增加,能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进行更好的巩固,帮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而且在病猪处置中,也可以按照集中处理的方法完成,针对将的工作落实,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病猪的隔离工作,一定要在独立的猪舍中完成,在同一个猪舍中开展隔离操作,很容易因为空气传播、液体传播等方式,导致病猪的数量不断增加,难以对其他正常猪群提供较多的保障。其次,隔离工作的进行,要求饲养人员、防疫人员,进行防护服的有效穿戴,并且在消毒措施上不断的加强,进而在病猪的治疗、处置工作上,避免造成新的传播途径[4]。
4.4 优化日常消毒
首先,非洲猪瘟的消毒工作开展,必须从防疫站的正规渠道购买消毒剂,而且消毒产品的重新配比和应用,也要按照防疫站的标准操作。如果在消毒剂的浓度上表现较低,则容易导致部分病菌存在严重的滋生现象,而且无法确保具体的应对、解决,能拥有足够的措施解决,针对非洲猪瘟的综合治愈效果,构成了新的挑战。其次,消毒的实施中,还要对日常的工作进行高度关注。很多饲养人员都是因为日常消毒不足,导致非洲猪瘟具备较多的爆发条件,建议在今后工作开展上,对日常的消毒次数控制在2~3次,尤其是在夏季饲养中,一定要对消毒剂的浓度适当提升,保持足够的通风和清洁。
5 注意事项
要继续在非洲猪瘟的综合处置方面进行更好的调整。第一,非洲猪瘟的研究、测试,以及相关的医疗技术研究,必须在病猪的不同患病阶段及自身表现的状态上开展详细的记录、分析,进而在非洲猪瘟的治愈水平上科学提升,尤其是在药物的运用方面,尽量要规避抗药问题的发生,选择区域性的针对药物治疗,对非洲猪瘟的预防效果更加显著。第二,无论是饲养人员,还是防疫站人员,亦或者是饲养人员的家属,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上,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综合防控。
6 结束语
我国在非洲猪瘟的处置、优化方面,能按照正确的路线、方法完成,而且在很多工作安排上,可得到较高的创新性。应继续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体系上不断的进行优化,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国际上的措施不断的优化和借鉴,为国内工作的进步,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覃军.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0):223-224
[2] 王喜忠.非洲猪瘟防控及与本地猪瘟区别辨识[J].农家参谋,2019(20):129.
[3] 盛敏,刘礼杰,王君玮,等.河南省一起非洲猪瘟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9(10):1-7.
[4] 郭雪洁.非洲猪瘟流行特点、诊断与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1):52-53.
作者简介:母小霞(1974-),女,本科,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