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无抗技术疾病防治措施

2019-09-10费凤明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蛋鸡养殖

摘要:蛋鸡无抗养殖是确保鸡蛋绿色安全的重要前提,常见的替代抗生素的药物有中药、植物精油、大蒜素、抗菌肽、溶菌酶以及抗体等,这些药物在无抗养殖中起到重要作用;要做好蛋鸡的无抗养殖,前提需要做好疾病的防控,临床上常见的手段有用替抗产品防病,加强鸡群的免疫,注重鸡群的净化,学会辨别真假兽药,多使用微生态制剂,饮水和饲料要卫生,预防霉菌中毒,降低饲养密度,减小鸡群应激反应等。

关键词:蛋鸡;无抗;养殖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1.03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首要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对于肉、蛋、奶等动物蛋白类食品,影响安全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兽药残留,解决药残问题也是畜牧和食品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1 无抗概念

无抗养殖中的“抗”是指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化学抗菌药,临床使用能防控致病菌带来的疾病的流行,但抗生素的长期和大剂量使用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各地不断报道出儿童尿检出现兽用抗生素的新闻,直接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1]。随着食品安全法愈加严格,食品卫生部门对动物性食品的监测越来越严,特别是鸡蛋的药残检查,违规使用抗生素被定义为制造“毒食品”,重则判刑。对于广大蛋鸡养殖户,鸡群一旦进入产蛋期,一定禁止使用抗生素,特别是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喹乙醇类等化学药物[2]。

2 养殖现状

养殖业发展到当今阶段,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前所未有,但也造就对抗生素的依赖,抗生素的减量使用必然要求行业领域出现替代抗生素功能的药物,临床常见的有中药、植物精油、大蒜素、抗菌肽、溶菌酶、抗体等,上述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过和抗生素相比,也都存在相应弊端。中药在防治疾病时,使用成本较高,且对基层兽医的辨证施治水平要求也高,如果用药不对症,导致疗效较差。植物精油是近年兽药厂家推出的无抗新品,虽然使用成本较低,但原料市场混乱,导致这些药物在养殖终端的使用效果参差不齐。抗菌肽、溶菌酶虽然体外评价有良好抗菌效果。但做临床治疗时获得的效果评价一般,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上。抗体属于生物制剂,临床使用效果确切,但针对性太强,如果感染的病原血清型和使用的抗体不一致,则效果也几乎为零。

3 措施

要真正做好无抗养殖,必须首先做好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传染性疫病的预防。只有先把病防住,才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只要平时鸡群保健做得好,疾病就会少发,真正实现无抗养殖,最终获得无抗鸡蛋,符合食品安全。

3.1 替抗产品防病

家禽和人一样,吃五谷杂粮配制的饲料,会不定时发生疾病,但首先必须要有“养大于防、防大于治”的意识。疾病的发生不是偶然,对于养殖管理有漏洞的养殖场甚至是必然,但现实养殖生产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人通常疲于管理,需要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能替代抗生素功能的添加剂产品,保证鸡群的健康。这些保健类产品虽然治疗效果不如抗生素,但预防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3.2 加强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目前效果最为确切的预防疫病发生的途径,鸡群免疫疫苗后体内可在半月内可产生相对应的抗体,当有野毒感染时,抗体会在第一时间将病原中和,防止疾病发生。临床很多养殖场在免疫后,通常不关注抗体产生的滴度,疫苗质量、操作水平、免疫阶段、鸡群健康状态、应激反应、滥用药物等因素都会影响抗体的生成,临床有条件的鸡场可在免疫后测一下抗体含量,如果发生免疫失败必须补免。

3.3 注重鸡群净化

进入产蛋期的鸡群,最好每月定期净化一次病原,净化包括体外净化和體内净化2方面,体外进化主要指鸡场及鸡舍的消毒,使用广谱消毒剂对场内的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进行杀灭,提高场内生物安全水平。体内净化主要指使用一些无抗产品抵抗致病菌感染,噬菌体技术是目前效果理想,同时临床使用成本较低的无抗防治疾病技术,对动物机体无任何不良反应,使用安全。

3.4 辨别真假兽药

很多养殖户无兽药辨别意识,在鸡蛋查出有兽药抗生素残留时后悔莫及,主要原因是不规范的兽药厂家为增强药物的使用效果,在其添加剂产品或中药产品中加入化学药物,但包装上未标明,导致养殖场认为自己使用的是无抗制剂,但殊不知产品中的抗生素成分已经通过口腔进入鸡蛋中。建议养殖场在采购兽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兽药厂家产品,包装上必须有兽药追溯的二维码,建议购买有信誉的大品牌厂家兽药,保证用药安全。

3.5 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益生菌为主要成分, 口服后能调理肠道微生态系统,抵御外界病原的感染,避免病从口入[3]。常见的益生菌种类有枯草芽抱杆菌、地衣芽抱杆菌、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凝结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等,这些菌在肠道中能与有害菌竞争空间和营养.通过以菌制菌的方式避免疾病的发生。

3.6 饮水和饲料卫生

“病从口入”,即大部分病原体都是通过口腔进入机体,鸡也一样,如果饮水和饲料微生物超标,极易发生疾病。对于蛋鸡养殖,饲料选择一定要谨慎,使用全价料时一定要确保每批次饲料都有合格证明,自配料鸡场饲料要现用现配,存料不要超过3d,已变质的要丢弃。饮水方面,尽量使用深井水,如果水的卫生不合格,建议使用酸化剂对水质进行净化,也可使用电解水来杀灭微生物,确保饮水的安全。

3.7 预防霉菌中毒

鸡群出现疾病很多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外界病原的入侵抵抗力不足,导致感染,霉菌毒素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免疫抑制原因。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霉菌,春末、夏季和秋初是霉菌中毒的高发期,饲料中一定要添加脱霉剂,尽量选用以蒙脱石、葡萄糖氧化酶、丙酸等为主要成分的脱霉剂,最大程度吸附和降解霉菌毒素,起到预防效果。

3.8 降低饲养密度

动物饲养密度越集中,养殖数量越大,疾病发生几率越高,这是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基本规律,要将疾病风险降至最低,必须控制鸡群的饲养密度,合理利用鸡舍空间。建议鸡进入产蛋期后使用“H”型笼具饲养,每个鸡舍最多不超过4层。夏季要使用湿帘降温,冬季注意保温,合理控制舍内风速,避免鸡出现感冒。养殖过程出现的死亡鸡只尸体要及时清理,保持饲养密度均匀。

3.9 减小鸡群应激

鸡群应激情况非常多,应激后的鸡群免疫力会出现暂时性下降,此期很容易出现全身性感染和局部感染,临床常见的应激有长途运输、断水断料、天气突变、饲养员变更、疫苗免疫、鸡舍高温高湿等,需要提前使用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维生素C可溶性粉、酸化剂等,以增强鸡群的抗应激能力,减少疾病发生。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无抗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蛋鸡养殖户,生产符合食品安全的鸡蛋是应尽的义务和需要守住的底线,必须不断学习疾病防治技术,提高养殖水平,才能确保蛋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金元,张浩.蛋鸡无抗养殖关键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8(11):30-31.

[2] 李海燕,侯亚莉,郭平,等 鸡蛋药物残留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7):92-96.

[3] 潘宝海,李德发,谯仕彦.益生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00 (16):9-11.

作者简介:费凤明(1972-)男,兽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产地检疫等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蛋鸡养殖
亚洲最大的蛋鸡场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蛋鸡生态养殖饲养管理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