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中心小学教育管理的探讨

2019-09-10刘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措施小学教育

刘军

摘  要:小学学校的管理是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小学教育作为学生们的启蒙教育,其学校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学校应该明白学校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本文将简单谈一谈农村中心小学的教育管理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校管理;管理措施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学工作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成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密切配合的,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都会关系到教学的最终结果,要想提高一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对学校实施科学性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有着启蒙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小学教育管理对于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今后的整体学习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群体,也是学生在学校待得时间最长和最熟悉的地方,其管理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小学建设中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体系建设这两个方面,学校管理贯穿小学建设的整个过程,其不仅对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对教学体系建设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所以,对于小学建设管理而言,学校管理是提高小学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校长自身素养对于小学管理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的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校长作为学校里的最高领导人,具有规划与决定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领导教师团队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在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校长肩负着组织和实施的历史责任,西方院校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好的校长”,由此可见,校长本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于一所优秀学校而言,其校长应该是善于学习,精通业务的智者;拥有宽容之心的仁者;勇于承担责任、开拓创新的勇者,要懂得知人善用,乐于奉献。校长自身的素养会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故而,校长应该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内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最新的教学要求,及时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作出改变,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要保持本校的特色,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三、加强小学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一般是严格遵循教育法律制度开展,落实了教育部某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学生的优惠政策,学校应该把这部分优惠政策落实到学生身上,让农村学生走出因家庭困难而放弃上学的困境,提高农村学生的入学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学校办学最基本的要求,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听取来自不同人士的心声,采取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的建议并付诸行动。在管理工作上,不仅要维护学生的利益,同时也要维护教师的利益,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组成的基本个体单位,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于学校来说,尊重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维护三者之间的利益,赢得其信任与支持,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石。

(二)知人善用

知人善用是学校校长必须具备的一项才能。学校里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校长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倘若所有的事情都亲自处理,那么便会没有时间去关注其他的事情,这并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故而,校长最需要做的就是“放权”,建立学校内部的管理团队,分别去管理不同的事务,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这就需要校长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时,实施“知人善用”,所谓知人就是要知人之所长、所短,善用就是可以做到避其所短用其长。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校长应该根据每位教师的优势点来为其安排合理的管理岗位,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提高团队的管理质量。

(三)加強课堂教学管理力度

课堂是农村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当前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有了明显的变革,但其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而是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但其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正确地学习教学理念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在课堂上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管理力度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环境造就人生,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学校是学生除家庭以外,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品质的好坏。所以,校长需要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力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外在环境,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正气、正能量满满的内在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校领导需要及时关注学校班级内的发展状况,听取学校班级内部人员的心声,及时解决学校内所出现的问题,并以监督管理的方式来督促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班级以及学校的认可度。

最后,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的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同时也应该追求自己的特色发展,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教育,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时刻关注教育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走在教育的前沿,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薛小金,浅谈小学学校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4(15)

[2]  刘景亮,谈谈新时期下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8)

[3]  杨艳菊,新时期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1)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管理措施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