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09张会玲孔娅娜
张会玲 孔娅娜
摘 要:目的:研究对颈动脉狭窄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出自我院,经临床检查与病症分析确诊为颈动脉狭窄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共96例,其中有48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设立为参照组,另外48例患者在药物基础上实施神经介入治疗,设立为研究组,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IS)和短暂性脑缺血(TIA)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TIA的疗效相比,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IS和TIA的发生率,可推广。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神经介入;短暂性脑缺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00-01
经统计,颈动脉狭窄合并TIA患者中有20%的患者会发生IS,容易致死或者致残,给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颈动脉狭窄合并TIA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长。为有效改善此类患者脑部的供血情况,防止IS发生,本文对神经介入治疗此病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出自我院,经临床检查与病症分析确诊为颈动脉狭窄合并TIA,入院时间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共9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研究组(n=48)男:女为26:22,平均(61.5±0.2)岁,参照组(n=48)男:女為25:23,平均(60.8±0.4)岁。纳入标准:将超声诊断,患者颈动脉狭窄大于70%,双侧病变严重侧大于70%,TIA每月发作次数大于2次。排除条件:严重器官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入院前1月新发脑卒中、不愿参与等。对两组一般资料相关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经统计差异不明显(p>0.05),可开展。
1.2方法: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和阿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药量、用药方法及相关禁忌遵医嘱。研究组同样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介入方案,首先使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血常规、血生化、脑部CT、血管超声等各项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病情[2]。医生叮嘱患者手术前的6小时禁食,准备好手术需要的设备、药物等,肌肉注射适量的鲁尼那。接下来是手术室的实施,手术前、中应用微泵对患者注入适量尼莫地平注射液,然后静脉壶入适量肝素,留置5F血管鞘进行动脉造影,明确病变情况后交换8F血管鞘,利用8F引导管与加压输液器连接来注射肝素氯化钠溶液,再把6F导管置入引导管中,利用泥鳅导丝将引导管管头置于颈动脉,将6F导管与泥鳅导丝撤出。根据引导管提供的造影选择合适的支架、确定置入位置[3]。在Roadmap的引导下由颈动脉狭窄处将脑保护装置置于头颅基底,并释放保护伞,然后沿着其导丝扩张狭窄处,球囊直径3-6cm,扩张后将球囊撤出,再沿保护伞导丝把选择的支架送入狭窄处并释放。最后复查手术情况,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
1.3观察指标:治疗后1-12个月患者的NIHSS评分,随访12个月的IS和TIA发生率。
1.4统计处理:将记录的数据认真整理后用SPSS20.0分析,评分用(`x±s)表示,t检验,率采取(%)表示,x2检验,p<0.05认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二组NIHSS评分:入院时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更理想(p<0.05)。见表1。
2.2 随访中IS、TIA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组中有4.17%(2/48)的患者发生IS(1例)和TIA(2例),而参照组中IS和TIA的发生率高达18.75%(9/48:IS为4例,TIA为5例),组间差异十分明显(p<0.05)。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合并TIA的治疗是通过改善患者脑部的供血情况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的治疗方式由药物、CE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S(经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等,药物治疗周期长,效果慢,且作用不理想。CEA虽然技术成熟,但是在我国的推广还不普遍,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CAS更容易被患者接受。CAS的微创特性降低了手术造成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且能够对适应症进行准确的把握。只是,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并不完全成熟,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安全性和效果。本研究中,神经介入治疗的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的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TIA的疗效相比,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IS和TIA的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齐东, 杨菲. 观察分析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J]. 大家健康旬刊, 2018, 12(2):89-90.
[2] 闫丙川. 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13(7):133-135.
[3] 文颖, 杨秀军, 李婷婷, et al. 双介入治疗颈部创伤性动脉瘤间异物: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 16(8):4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