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现阶段32周以下新生儿院内转运现状分析

2019-09-09徐倩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胎新生儿

徐倩

摘要: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国内新生儿有所增长,同时,国内新生儿的院内转运比例也随之升高,这也就对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对待新生儿的转运,应该如何构筑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如何减少和避免在新生儿院内转运所发生的突发事项,如何更好地确保新生儿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就成为了一个必要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二胎;新生儿;转运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61-01

新生儿的转运,是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意义在于能够迅速、安全、便捷的将新生儿转移到NICU进行治疗,通过发挥出NICU的人力优势、经验优势、业务优势等,进一步的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发生。同时,32周以下新生儿的转运可谓是“重中之重”,其标准和要求也可谓是“精益求精”。本文即是通过分析国内现阶段32周以下新生儿院内转运的现状,对其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此创造出安全快速的进行新生儿的转运体系,更好地规范和提升新生儿的救治效率。

一、现阶段32周以下新生儿院内转运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生儿转运系统主要包含了“单程转运”和“双程转运”。[2]其单程转运主要是由基层单位转运新生儿至NICU,而双程转运是由三级医院的NICU到基层医院接新生儿。此外,目前国内新生儿院内转运的模式也包含了两种,一种是地方120急救中心的统一转运,另一种则是医院的转运系统,其中包含了转运车、转运队等内容。

目前,我国现阶段32周以下新生儿的院内转运精细化体系建设还不够,如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院内出生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018例危重新生儿资料。院内转运危重新生儿共1018例,转运成功率100%,其中需要气管插管63例(6.2%),入NICU时新生儿体温不升175例(17.2%),呼吸情况恶化或出现新的呼吸问题72例(7.1%),其中45例(62.5%)发生在羊水Ⅲ度污染的新生儿窒息患者。1018例新生儿治愈986例(96.9%),7例死亡,死亡率0.7%。[2]足以见得,在32周以下新生儿的院内转运过程中,尚未做到“百分比”的保障和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二、32周以下新生儿的院内转运问题剖析

经过上述数据分析,造成32周以下新生儿的院内转运体系尚未精细化和完全安全化、保障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总结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是转运体系的不完善。对于新生儿转运系统构筑不清晰,比如说,新生儿的身份识别是否、呼吸道管理是够畅通、交接事项是否全面清晰等,都需要做到“精准”和“细致”。

二是转运过程中的数据评估。一般而言,在32周以下新生儿的转运过程中,其数据评估内容包含了监护、治疗仪器所显示的数据和应用评估,对于转运指征的要求也会更高,如果不能够勘测其正确的数据结果,就会为新生儿的转运带来隐患的发生。

三是转运医务工作者的技能硬性要求。在新生儿的转运过程中,如果转运医师和护士对于新生儿早起休克现象、发热、呕吐等常见问题的识别度不够,专业知识不过关,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新生兒病情的进一步治疗甚至是延误治疗。

三、确保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的“精细化”体系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对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现状来说,“愿意工作的手”是为了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干净、舒适、无菌、健康的环境,所以在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过程中,就必须要能够精细地制订转运计划,保证好每一名新生儿每分每秒的稳定;“同情心”就是来自医务工作者的关心与爱护,这种关爱就像水和粮,供给孩子们痊愈的能量,在每个人所负责的职责范围内,要确保新生儿保护知识的贯通、所有仪器、所有检查的正常和稳定。对待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就必须要像母亲的手一样,时不时将它伸向新生命的额头,以确保温度、环境的适宜性,确保所有检查数据能够得出一项最准确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只为让每一个生命健康的成长,这就是我们最终的愿望。对此,关于如何确保“精细化”32周以下的新生儿的院内转运,思考如下:

(一)以全面加强“技能+水平”为引领。对于新生儿的精细化转运体系建设,要能够做到在“思想”上的先行。即是凡负责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任务或者工作的医务工作者,都需要做到对于转运流程、转运业务、转运水平的“精细化”。要能够让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切实履行新生儿转运的工作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关于新生儿转运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水准,切实做到无缝衔接,为推进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以全面构筑“制度+问责”为方向。对于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的转运,要能够切实建立起框架和制度,我们紧紧抓住“运送设置、检查治疗、沟通反馈”三个重要环节,并将新生儿转运工作纳入进绩效考核制度过程中,使该项工作任务能够在业务指标、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工作效率上配套推进、在措施上彼此呼应、在流程上紧密衔接,形成良性循环。

(三)以全面立足“流程+保障”为实际

对于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要能够以流程化、保障化为实际,一方面,要求医务工作者对于新生儿的身份核对,要进行“双人核对”,并按照具体的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等必备物品,以确保转运过程中的静脉疏通;另一方面,在接送新生儿的时候,要切实做到加固和加强防护,防止新生儿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摔落、坠地等问题,并做到床位的固定和防滑处理;最后,要能够做到“一婴儿一人看管”、“一婴儿一人护送”的基本保障制度,确保接送、护送、传送的过程中,新生儿的安全“全方位”。

参考文献

[1]张馨文, 杨祖铭, 刘嘉,等. 新生儿院内转运现状调查及措施[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04):114-115.

[2]赵秋玲, 尚煜, 赵月,等. 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现状分析及问题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012):2671-2673.

[3]彭红,李胜秋. 新生儿院内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期):71-72.

[4]宋亚琴, 徐惠英, 何静雅. 危重新生儿院内转运流程的制定与护理[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2(11):323-323.

猜你喜欢

二胎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孩子,妈妈对你的爱是不会改变的
“二胎”导致“教师荒”?
“二胎”来袭,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