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连生活 内化语言 播种文化
2019-09-09杨楠
杨楠
【摘 要】第一学段的古诗词教学,重在聚焦语文元素,促进学生语言发育和文化成长,让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古诗词中隐含的文化意象、历史元素实现“柔性对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语言环境出发,揭示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引入特有的文化意象,帮助学生与古诗相融相合,从而体会传统语言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教学;文化播种;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语言文字的初级阶段,其日常使用的语言、书写的文字来源于生活和既有的认知。因此,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常常让他们觉得生涩、吃力。一些学生上完课后不知诗中所言何物,一些学生会死记硬背却难以透彻理解。如何帮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意境,感受诗歌语言所描画的景象?如何聚焦语文元素,促进学生语言发育和文化成长,提高核心素养?让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古诗词中隐含的文化意象、历史元素实现“柔性对接”,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试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村居》一课为例,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熟悉的语言环境出发,揭示古诗语言特点,引入特有文化意象,探讨帮助儿童与古诗相融相合的教学策略。
一、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促进语言思维的互生共长
学生语言发育的第一动力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学生观察、倾听、参与、体验,脑海中存储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丰富多彩,包含了学生的人生经验。大多数时候,它们是隐蔽的、沉睡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适宜的机会让学生将这些隐蔽、沉睡的信息转换为语言,让他们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变成成熟的表达,搭建起已知与未知、老经验与新体验之间的语言桥梁,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用语的准确生动性、思维的条理逻辑性和表达的清晰得体性。
教学《村居》一课时,笔者注重創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表达,力求让语言实践显得自然而充分。例如课一开始,屏幕上出现了柳枝,笔者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所看到的杨柳。
生:我看到了细细长长的柳枝。
师:你关注到了杨柳的形态。
生:我看到了嫩绿色的柳叶。
师:你发现了它的颜色。
课件显示黄莺和儿童后,笔者引导学生用“春天到了,黄莺( )。春天到了,儿童( )”的句式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黄莺和儿童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了。
生:春天到了,黄莺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生:春天到了,黄莺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
生:春天到了,黄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师:多快活啊!还有儿童呢?
生:春天到了,儿童在草地上放风筝。
生:春天到了,儿童在田野里嬉戏。
虽然学生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理解还没有完全形成,但这样的场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中是存在的,他们见过、感受过。当他们表达上述语句时,是一种“经验之谈”。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与重组。学生将见过、感受过的场景消化后进行表达,对未知的古诗文就有了直观的认知。因此,教学到这里,学生对于这两种意象已经比较了解,且在脑海中浮现出了现实中的模样。
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更简明扼要的表达。
师: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春天到了,黄莺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春天到了,儿童在草地上放风筝。
师:既然有两个“春天到了”,我们只说一次就够了。再说一遍。
生:春天到了,黄莺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儿童在草地上放风筝。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实践中,难免存在啰唆的现象,例如一段话中反复出现多个“然后”,或同一句话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组等。因此笔者特意把开头语相同的两句话放在一起,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学生第二次表达中,句式改变,意思不变。笔者力求用这样的“再进一步”“再追一问”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让学生接触的语言现象更加丰富,体会到语言简洁的魅力。如果在信息表象与语言表达的不断转换中,在语言形式的不断丰富中,学生的语言行为变得越来越灵动而有生机,那么这样的训练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二、从熟悉的语言出发,走向经典诗词的语境深处
古诗词的语言与今天学生使用的语言毕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直接朗读、背诵古诗,可能有不少学生难以消除陌生感,对古诗词的接受度就会打折扣。因而本节课,笔者尝试从学生熟悉的语言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走入古诗词。
教学伊始,笔者先围绕“黄莺”“纸鸢”“柳枝”“儿童”等学生相对熟悉的词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让他们说说看到的景象或已有的认知,在心目中初步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美景图。接下来,让学生再一次齐读刚才讨论的生字词,巩固所学,增强印象。当学生对陌生的词语有了完整且明确的概念后,笔者再引入古诗词。
师:把词语送到诗中去,你还会读吗?先各自试一试,一会儿请小朋友来展示。(生自由读)
师: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你一下子就把“莺”和“忙”两个后鼻音读准确了,真不错!(生读)
师:你还读出了七言诗的节奏呢!(出示节奏)我们就一起按照这样的节奏读一读吧。(生齐读)
有了此前的铺垫,把七言诗读得流利、准确、通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困难。笔者尝试通过“自由试读、展示朗读、反复朗读”的方式,让诗意的表达在学生脑海中反复地出现,帮助他们形成与古诗词特点相适应的语言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特别表扬了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优点,引导更多的学生注意这些朗读细节。这些朗读细节,也是平时读白话文和现代诗时常常强调的。如今,它们在学生的脑海中成为了“熟悉的语言”,是引导学生去往古诗词语境深处的灯火。
经过一轮悟、读,这首诗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但是对于其中一些字僻意深的地方,有的学生显然还没有充分领会。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古诗文中反复走上几个来回,利用图片、声音等教学工具,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其回想起曾经的所见、所知。
师:这幅“村居春景图”被你们用智慧的想象力画好啦!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画中的诗。(指名读)
师:你的朗读可以打五颗星,但老师还想给六颗星,谁想挑战?
(出示繁体版的古诗,指名读)
师:好多小朋友已经有六颗星了。没得到的,不要紧,七颗星在等着你们。
(出示小篆体版的古诗,指名读)
师:七颗星都被你们收入囊中了!如果老师还有八颗星,你们敢试试吗?
生:敢!
(出示没有文字的画面)
师:如果你能从这无字的画面里读出有字的诗,就能得到八颗星。
(生背诵)
第一步,对着课件画面上的古诗原文读。通过前面的讨论,学生对古诗词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能读通顺、读流利,还能读出感情。第二步,读繁体版和篆体版的古诗,这两种字体对于学生而言较为少见,但因为对古诗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他们都能猜到对应的简体字是什么,并且可以读准字音。这一步不仅让学生对繁体字和篆体字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且引领学生逐步离开文本,是进入背诵环节的一种铺垫式训练。通过反复的朗读、猜读,学生对这首诗更加熟悉了。最后,屏幕上只剩下课文插图,没有文字,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将这首诗背下来。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性得到增强。学生在这一个个环环相扣的诵读活动中,穿越当下与过去,穿越文字与图片,回环往复,实现对文本的熟悉和记忆。同时,教师采用激励模式,立足学生的天赋与兴趣,找准能够激发其诵读热情的“因子”,让原本枯燥的背诵变得让学生乐于接受、愿意完成。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一书中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教学活动从儿童出发,从儿童熟悉的文本语言出发,期待儿童向其最本真的自我发展而去。
三、从文化的播种出发,引入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
学生学习古诗词,识记、理解、背诵、感悟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缺乏深度。大多数古诗词沉淀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教学这些古诗词,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机地渗透讲解,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中华传统文化美好的种子。
这堂课中,笔者一边带领学生学习、理解、背诵,一边不时地聚焦一些关键字眼,埋下一些文化种子。如讲到“东风”这个词的时候,笔者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解释“东风”的含义。
生:“东风”就是东边刮过来的风。
师:现在这个季节,刮的是——
生:西北风。
师:什么感觉?
生:很冷的。
生:寒风刺骨。
师:等春天到来,西北风转向,就变成了——
生:东风。
师:那是什么样的风?
生:暖意融融的风!
师:刚才我们对诗对到的“等闲识得东风面”,说的也是东风,春天刮的风。
学生在理解“东风”的含义时,起初显然是从字面意义上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已经是一种对诗歌意象的自我还原。孙绍振教授曾提出:“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从而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当学生在自动还原“东风”时,他们的理解和真正的含义之间有相同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差距。“东风”在汉语中是一个含义特别丰富的词,常常让人联想到“暖意融融”“万物复苏”“鼓舞人心”等。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它与西北风作对比,引用“等闲识得东风面”等诗句丰富其意蕴,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东边吹来的风”这么简单,领会到“东风”这个词有着不同于普通词语的内涵。找到了这种差距,学生就能实现对诗歌意象更完善的理解。
在学生能够对着画面背诵诗歌的时候,笔者临时补充了一段總结语:“刚才我们从诗中读出了一幅幅画,现在则从画中读到了一首诗。这就是古人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进行板书。
这一部分内容,笔者在备课时并没有预设,而是课堂上生成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常识,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抽象的解释一定是行不通的,但通过最后对着无字的画面背诵诗歌这个行为,并辅以板书进行强调,让学生记住这八个字,这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展示繁体版、篆体版的诗歌内容,目的不是要学生识记它们,而是想创造一个机会,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中国的汉字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轨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古诗词之美,美在温婉含蓄、内涵丰富、语言富有音乐感。这样的语文载体就像一片金色的田野,可以滋养出灵动的语言、灵巧的表达。当教师将语言能力的种子种入这片田野,辅以温和的呵护,使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古诗词语言柔性对接后,其语文素养必定会在这一系列看似不经意的教学实践中,超越“背熟”“会默写”等层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读书范围的不断拓展,学生再一次与这些文化词汇、现象相遇时,最起码会少一些陌生感,多一些亲切感。文化,就这样渐渐地成为流淌在学生血液中的重要养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正处于蓬勃的成长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立足于学生熟悉的语言,引导他们学习《村居》这样的经典古诗词,能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魅力,在学生的心中悄然埋下文化生命的种子。在优美典雅的语言熏陶中,学生的语言生命会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枫.探秘小学语文教学背后的脑科学[J].上海教育,2018(10).
[2]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