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作用

2019-09-09张旭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转型

摘 要 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变化,但相对于政治制度来讲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影响力是持久稳定的,传统政治文化能影响人们的政治价值观。政治发展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一个过程。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政治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政治制度、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其积极因素在实现政治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消极因素则会阻碍政治的发展。推进政治发展,必需积极推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保障国家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政治内涵 政治现代化 转型

作者简介:张旭,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288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内涵

(一)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是回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时一个绕不过去的概念。从政治方面来看,它包含着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等多重意义,“一而不二,和而不分”是基本的价值取向。“大一统”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很好地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大一统”思想最大贡献者是儒家,认为政治次序必须统一于“仁义礼乐”“王教道化”。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以后,“大一统”从思想走向客观的政治实践。在汉朝独尊儒术的思想指导下,儒家“大一统”思想迸发出无穷力量,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的反复酝酿而最终形成,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服务。

(二)民本思想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宗法血缘为纽带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其统治思想是以民本主义为核心的仁政、王道,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所谓王道,就是民本之道;所谓仁政,就是民本之政。在统治过程中,这种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君主要重视人民,做到爱民、利民,施行仁政达到赢得民心的目的。反映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不是以保障民生而是以维护君主的统治为目的的,统治者的权利由上天赋予而不是由人民富裕。在这种政治制度中,民本思想为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服务。

(三)礼治秩序和为政以德的人治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特征产生熟人社会,礼治秩序成为处理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则,维持传统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礼治秩序而不是法律,是一种文化性的约束。在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基础中礼制秩序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其二,制定嚴格的封建等级秩序以维系制度权威。

礼治秩序治理国家的思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人(即君主)。政治统治的稳定和长久取决于统治者和服做统治者的臣子,所以他们很重视德行。这里的“德”涉及道德、行政、信仰等是一种综合概念,“德”要求统治者对上天、对祖宗诚实,对自己严格,对待民众要做到“保民”。德治作为一种政治原则是礼治的本质要求,在封建君主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礼治秩序和为政以德都集权于中央,要求统治者德才兼备、贤明达观,人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政治的发展需要依赖中国传统文化

(一)“大一统”思想内化于心推动追求国家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为大一统思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由此实现了思想观念上的大一统。儒家学说中“天下大同”的思想就是“大一统”思想的表现,这种思想使得中央集权得以迅速发展。大一统观念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融合力,推动封建专制王朝行政和制度的发展。在之后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大一统”思想内化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纵观历史,上至帝王将相、历代圣贤,下至仁人志士、黎民百姓,都会把维护国家统一为已任。宋代诗人陆游临死前写下千古绝唱《示儿》,近代诗人余光中饱含忧伤写下《乡愁》,都表达出中华儿女期盼国家统一的心理写照。“大一统”思想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推动政治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二)民本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发展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两大目标之一。价值观念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民本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够从两个方面推动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其一,中国政治向代化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实践,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模式。立足于传统的政治文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不可或缺的。对于传统政治文化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才能打破西方民主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其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非常重要,“民本主义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尽管与民主主义有根本差别,但毕竟相当程度上已经是对政治发展力 量的觉察。”在以民为本的思想中,君主的统治以保障民生以促进政治制度的稳定发展为目的;现代民主思想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目的的。传统的民本思想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实践范本,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取其精华并加以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使得社会主义的民主能够得到飞快的发展。

(三)人治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推进法治建设是政治现代化的另一重要目标。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中,民众对自己的政治生活不具有掌控能力,德治实质上是指用伦理道德标准和礼治教化来规范民众行为,维护统治。在现代社会中中国政治和道德还没有完全分解,人治和德政的思想仍旧发挥着作用。

其一,传统的人治思想中暗含着法治的概念,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在培养有良好的道德的社会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上的义务在现在社会中以法律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传统人治社会的君主统治包含着法家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奠定文化基础。

其二,在人治和法治的关系上,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以人治为主,古人“德治”的思想其实并不完全符合现代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传统政治社会以刑法为辅,现代法治社会要求以依法治国为核心,人治和法治的主客体地位需要互相调换。因此现在我国注重依法治国的方针,采取“德法并重”。可以最大程度继承“德治”的优良传统,也十分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可以称为传统政治文化的革新。由传统的德主刑辅的人治思想转化为以依法治国为根本要求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处理好人治向法治转化中的融合和创新问题,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法治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政治发展的阻碍作用

(一)等级观念造成的权利和法律意识淡漠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依靠血缘和官僚制度作为依据来划分社会政治地位,使每个阶层的民众各司其职,享有相应的权利,且阶级的流动性低。政治权利集中在少数的贵族和官员手中,民众不享有政治权利且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没有追求政治权利的意识。当代中国已经不存在等级制度,但等级观念产生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为民众对于政治的认知水平低和对政治的热情低。民众没有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也不能认识但自己的行为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在封建等级观念的阻碍下,民众对参与政治生活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从而阻碍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循旧性滞后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延续着封建的传统政治文化,文化是推动政治现代化制度改革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循旧性主要是指“官本位”的官僚思想固化,主要表现为官员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而不对人民负责。这种官僚思想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官员的权力无限扩大却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发展。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正确的治国方略,然而“官本位”的政治思想体系重视人治而不是法治,这不利于推进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

(三)传统文化的封闭性阻碍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封闭的经济,在这种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也具有封闭性。加之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具有以为家思想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对外来的政治文化具有抵触情绪。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位于世界前茅,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盲目自信,不屑于吸收外来文化。这种封闭的思想很难转变,先进的文化很难与本国的政治文化融合发展,给我国的现代化之路增添了阻碍因素。

四、对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建议

(一)传统政治文化需要继承与创新

在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民主文化转换的过程中,应当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基础。继承传统政治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和法治的萌芽思想,推陈出新与现代民主法制建设相融合。同时摆脱封建官僚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合理的对待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并加以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二)培养公民意识,促进政治现代化发展

激发公民参政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和素养,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政府应提供多种途径促使民众学习法律知识和接受政治教育,使之具備一定的政治素养,这不但非常有利于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同时也是争取和行使公民权利的基础,可以让我国政治文化的转型与现代政治发展建设的速度更快。使传统的政治文化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变革。

(三)使传统文化适应政治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在推动传统政治文化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同时不能固步自封,要主动的接受外来先进的文化思想,借鉴发达国家推进政治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要坚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进步文化,并推动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只有传统的政治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继承传统文化兼顾创新性,使之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符合政治现代化前进的方向,才能使政治现代化稳健的推进运行。

五、结语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目的是维护、支撑、延续封建专制制度,有着很明显的阶级性,它的合理性和历史作用,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如果中国封建社会按照历史行程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就会面临着崩溃,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则必然沦落为阻碍社会变革的消极力量,特别是皇权思想、权力崇拜、纲常意识、自律诉求、文化专制等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思想。今天,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精华仍将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仍有可以借鉴之处,我们应当做的,就是剖析、反思其优缺,以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华.中国传统玫治哲学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2.

[2]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16.

[3]王盈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2):87-89.

[4]李晶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当代价值[D].浙江:浙江大学,2014.

[5]李珊珊.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

[6]石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蕴涵与影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37(3):87-93.

[7]张贵洪.政治学导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9-01.

[8]李红梅.清除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推动基层民主建设[J].社科纵横,2006(2):24-26.

[9]冯焱.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双向影响[J].人民论坛,2017(20):136-137.

[10]邰鹏峰,董艾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J].理论研究,2007(4):19-2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沣芝转型记